无人机摄影在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无人机摄影在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龙威林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拥有了巨大便利性,提升了我们生活质量,也增加了我们工作效率。无人机的横空出世,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性。通过将无人机技术和摄影技术的结合,为我们提供了全新不同的视觉体验,而将无人机摄影应用到测量工程中,使得整个行业人员结构发生了改变,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新兴技术的到来需要专业的人员操控,学校作为提供人才的原产地,更应该将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出来。于是无人机摄影进入到了工程测量课程中,这样的融入给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工程测量课程教学的改革。本文将围绕无人机摄影技术在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做出讨论。

关键词:无人机摄影;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应用研究

引言:

测量学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科目,在学习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对测量工具有一定掌控能力。这两样知识技能的掌控,在实际工程施工建筑方面有很重要的地位。随着中国经济的进步,测量工具也有了更加方便、更加高效、更加全面的变化,其中无人机摄影在现在测量工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提高学生在社会的竞争力,那么教学内容应该与时俱进。将无人机摄影引入到工程测量课程教学中,是对学生前途的负责,也是对社会的交代。

(一)工程测量课程教学现状

如今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主要包含两个部分:理论和实习。学生在学习课程内容的时候,主要学习的是传统与现代测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教学内容显得过于陈旧和落伍,教学课程比较偏向理论化,前沿的技术无法学习,导致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大大降低。无法满足企业和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因此增加现代先进设备和工具的应用,能够大大增加学生的竞争性。

(二)传统测量的弊端

教学内容应该是与时俱进的,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在社会中的竞争性和生存能力。结合现今工程测量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随着无人机的诞生给出了解决方案。将无人机摄影技术应用到工程测量中,将会给测量工程带来革命性的改变。在现今的城市工程测量工作中,许多电力线路工程都在远离城市的深山老林当中,因此在搜集测量数据的时候,由于地形复杂,交通的不方便导致了勘测难度增加。传统的开山凿路的作业方式,不仅会增加工程量,而且由于大面积砍伐,也会给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在增加成本和造成生态破坏的同时,还增加了工程难度,降低了整个工程效率。传统方法定下来的路径方案因为缺乏对地理环境全局性和整体性的观察,导致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总会出现新的问题和各种阻碍。

(三)无人机摄影的优势

1、机动灵活

无人机航拍灵活小巧,起飞时间超短。能够适应大部分工作环境,现今被应用更多的是在重大赛事活动直播中,多旋翼无人机飞行平稳、操控便利,能够带来稳定清晰的画面。

2、安全性高

无人机摄影不需要搭载飞行人员,因此出现状况也不会对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影响,加上体积小,飞行平稳等特点,出现状况人们也能及时避让。

3、视角的全面性

无人机航拍技术具有超高、超远、超广的拍摄视角,航拍镜头能够在运动中对空间进行切换,镜头覆盖面积极广,不仅能提供纵深感的空间,还能提供更多的视角信息。航拍出来的画面具有高清晰度、大比例尺和小面积等优势。

4、受地域环境因素影响小

无人机摄影在操控上也非常方便,起飞降落收到场地限制非常小,无论是在山坡、还是公路操场,都能够平稳地起降。

将无人机航拍技术应用在线路工程勘测设计中,能够有效避免传统测量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这将会成为未来工程测量的趋势。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无人机在工程测量中的巨大潜力,但是由于无人机是高新技术的产物,因此在工程测量项目中严重缺乏相关人才。学校通过在工程测量课程中增加无人机摄影课程能表现出了对行业发展的前瞻性。新兴课程的增加在教学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麻烦,由于与传统教学目标不同,无人机摄影课程应该是更加偏向于应用性。不同的教学目标在课程教学中,将要迎来新的变化和创新。

(四)无人机摄影在工程测量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在数据搜集课程上的应用

根据教学内容,在学生进行数据测量科目中,通过传统测量技术与无人机摄影技术的一起运用对比出两种方法的不同,让学生分析讨论出两种技术分别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应用更加合适。在地形条件复杂的环境下,学生用传统方法进行测量的过程中肯定会各种各样的问题,造成他们效率下降;然后通过无人机摄影来对该地形进行测量,依照影像输入、自动点测量、控制点测量和交互式编辑等方法步骤,搜集分析出想要的数据。两种方式的对比能够加深学生印象,使他们掌握的知识得到巩固。另外,随着无人机摄影的加入,能够给课程带来科技感和新鲜感,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线路路径优化课程上的应用

在线路路径优化科目中,老师将线路绘制到全数字影象地图上,通过简单的调整确定基本线路,然后参与测量项目的老师和学生通过立体眼镜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上仔细观察道路两边的环境。通过测量模板测量出对线路造成影响的物体和相隔距离,以及对该区域的地形地貌和建筑物分析,确定路径是否成立。这样一整套系统流程走下来,能够让学生对线路路径优化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使学生们全身心参与其中,能够增加他们对于课程的专注度。有了具体的例子和参与感,能够更加全面的思考问题,在加上老师耐心地分析他们的观点,让学生的思维逻辑性更加完善。

结束语:

文章从现在工程测量的现状和无人机摄影对于测量工程的意义,进一步说明了无人机摄影在工程测量课程中带来的优势。学生学习无人机摄影在测量工程的操控和应用中,能够对传统教学带来巨大冲击,使原本传统落后的工程测量课程变得科技感十足,学生对于工程测量拥有更加强烈的兴趣。不仅会给学院带来更多学员,更能向社会输送先进人才,这样的相辅相成才能为推动中国经济和发展添砖助力,让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韩立,王怡.小型无人机在摄影测量课程中开展教学的可行性探讨[J].新校园(上旬刊),2017,(1):

[2]申斌,李坦,傅小进.无人机新型教学训练手段研究与实践[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

[3]易俐娜.无人机数据处理技术教学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

[4]李德仁,李明.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