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创新做好职工岗位技能达标培训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浅谈如何创新做好职工岗位技能达标培训工作

王洪珊

佳木斯工务段154000

为全面提升职工岗位技能水平,深入推进安全风险管理,全面落实现场作业标准化,大力提高职工岗位技能水平,全面开展职工岗位技能达标活动,着重解决职工素质与本职岗位不适应的突出矛盾问题。

一、当前基层职工岗位技能达标活动培训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1.新增生产人员,培训环境上的不适应。由于岗位需要,单位内部调整人员,新职、转岗人员较多。多数原后勤小工种转岗为主要行车工种。以前作为后勤工种,对他们岗位技能培训重视不够,他们在适应性培训上的学时也比主要行车工种少,转岗为主要行车工种在短时间内不能适应职工岗位操作的需要。

2.培训教材编制滞后,理论基础上的不适应。在技能培训中,理论是为实作技能服务,而培训教材又是培训的基础,在工务系统中,线路工、桥梁工、轨道车司机等工种由于作业项目繁多、规章变化较快作业指导书的编制相对滞后,一直以各工种《单项作业标准》为依据。一些应急培训无资料可查。

3.职工业务素质良莠不齐,存在培训上的不适应。一部分职工年龄偏大、文化基础差、起点低。一些职工对规章的学习教条、孤立,无法达到前后联系、融会贯通。还有部分职工虽然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但随着近几年技术装备发展及设备更新的加快,他们的专业知识日趋老化,而理论基础的先天薄弱恰恰是他们进行知识拓展和更新的最大障碍。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故障处理心中没底,不敢处理;根本不会,无从下手或没有头绪,程序错乱。甚至日常的基本岗位技能也不过硬,与岗位技能标准存在差距。

4.思想意识禁锢,职工在新技术、新设备面前表现出的不适应。工务设备变化日新月异,大量60公斤灰枕单开道岔、可动心、交分、菱形道岔上道,维修方式与木枕道岔差别较大,新设备如垂直打磨机、波纹打磨机、钢轨打磨列车、大机换枕车等,维修方式在显著改变,传统的洋镐、手扳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很多职工对新的天窗修、新的施工组织感到无所适从,茫然。

5.培训工作层次化不够,导致职工不适应。在掌握职工技术业务真实水平的基础上,由于兼职教师根据职工素质的高低拉开档次进行培训,要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因材施教,避免培训内容一致、单一,导致职工素质高的吃不饱,职工素质低的跟不上,致使职工素质提高比较缓慢。

6.培训管理重视不够,导致的不适应。职教工作并没有因职工素质在企业中的核心而受到应有的重视。职工教育仍然是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忙起来就可以不要的“软任务”。致使职教工作时紧时松,缺乏长期有效的实施策略。站段三级教育网都已建立,但车间兼职教师都是兼职,他们没有充分的精力和时间去抓好本车间、本班组职工岗位技能达标工作。

二、创新做好职工岗位技能达标培训的对策。

(一)“变”--改变教学手段,让实作培训渗入每个作业环节。

师带徒强化基础。对新职人员脱产30学时培训,强化新规章、单项作业标准的培训,对新岗、转岗的职工以师徒对子等形式,签定《师徒合同》,搞好传、帮、带。在日常工作帮带中,师傅要把好的经验、好的做法、不断向徒弟示范演练、面对面教,手把手纠错,《师徒合同》结束后对师傅进行帮带考核,要不断提升新职、转岗职工的实作技能,达到独立上岗水平。

背包教学强化标准。树立“现场就是课堂”的理念,根据生产实际和车间请求,每月各车间兼职教师要根据本月重点工作带着问题深入现场,职工能够有质量、快吸收地掌握现场实际所需的知识。有效的提高培训效率和质量。

带着问题跟班指导强化现场。段针对作业、施工现场经常出现的一些顽固性和具有倾向性的设备隐患问题,教育科牵头,各科室配合利用施工例会、班前会、班后会、施工碰头会等形式现场跟班帮教指导,把疑难、顽固性问题在现场解决,消除安全隐患,使职工快速、全面、牢固地掌握实作技能。

推广多媒体教学强化常态。针对职工培训需求调查反映出的授课单调,缺少3D、FIASH及视频课件等问题,抽调专门人员建立课件制作团队,针对重点疑难问题进行研发攻关。使作业标准、应急处置、疑难病害整修可视化,提高职工学习兴趣。

(二)、“活”--优化岗位技能实作培训内容,适应现场需求。

活化实作培训预测分析,解决生产一线需求。树立“培训在前、施工在后”的培训理念,充分做好实作培训前的预测分析。根据生产一线需求,及时对职工现实岗位作业技能达标情况进行调查摸底,认真结合施工及维修作业方案,有针对性地确定培训内容,选派有教学能力、经验丰富的培训老师进行授课或示范,保证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

强化应急培训水平,提升职工应变能力。段建立职工应急处置培训长效机制,把应急演练作为一种常态培训。段教育管理人员及车间兼职教师经常深入到现场,根据工务系统季节性工作特点,及时做好防洪、防胀、防三折、轨道车救援起复、事故救援等常见故障的判断及排除的演练。对道口工每季度组织全员的培训演练,提升应急故障处理能力。对演练情况进行写实,并计入《培训演练写实单》中,通过对薄弱职工进行反复强化练习,让每名职工在突发事件中,都会操作,会处理,不断提高职工对突发事件及故障的应急处理能力。

深入现场讲解,突出典型案例教育。每一起事故案例,都是由一系列的违章造成的,违章不一定出事故,但事故一定是由于违章造成的。教育科与安全科配合把历年路局、段发生的各类典型事故,作为教学案例,编成教案,由各车间兼职教师深入工区,现场讲解。通过开展经常性的典型事故案例教育,让大家从活生生的事故案例中吸取深刻教训,把别人的事故当自己的事故、把没事当有事的态度来接受教训,举一反三,防微杜渐,不断增强自控和互控安全意识,让安全在职工心中警钟长鸣。

(三)、“实”—抓实职教基础能力建设,提高培训能力。

电教培训设施的投入。建录播一体现代化培训教室、电教室。对于优秀教师讲解的精品课,利用录播一体机直接制做成培训教学视频,即节省了人工编辑的时间,也减轻了教师教学负担,同时也缩小的教师兼课津贴的费用支出。我单位自建立电教室,近几年来所有考试全部实现机考。电教设施的投入做到了一举多得,受益多多。

夯实师资队伍建设。克服管内线长点多、承担教学任务重等困难,充分发挥车间兼职教师作用,今年我段将专业技术人员和具有较高实作技能的技师、高级技师、技术能手充实到兼职教师队伍间,目前已骋任110名兼职教师,充实到段教学队伍中并实行动态管理。为提高兼职教师的授课能力,按路局要求,在兼职教师中要开展精品课和示范课评选活动,每季度进行一次评比,段对评上的精品课和示范课的兼职教师将给予一定奖励,调动兼职教师的积极性。

三、职工岗位技能水平全面得到提升

今年我段制定了《职工岗位达标考核实施方案》,其中岗位技能达标考核做为其中重要一项,每月进行考试考核评价,经检验职工理论知识及岗位技能水平得到逐步提升,现场作业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全面落实现场作业标准化,大力提升了职工岗位技能标准化作业及应急故障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