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创伤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在老年股骨大转子骨折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小创伤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在老年股骨大转子骨折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彭小波

彭小波

(重庆市涪陵区人民医院重庆涪陵408099)

【摘要】目的:分析小创伤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在老年股骨大转子骨折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老年股骨大转子骨折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近端解剖锁定板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小创伤动力髋螺钉内固定进行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后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手术后总有效率为8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件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创伤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在治疗老年股骨大转子骨折中具有更好的疗效,有效帮助患者更快恢复健康,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小创伤;动力髋螺钉;股骨大转子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8-0199-02

股骨大转子骨折在老年人群中是一种常见的骨折,主要由于老年患者年龄较大,在受到大力撞击时就会出现股骨大转子骨折的现象,动力髋螺钉属于一种髓外固定的系统,能够有效起到静力加压的作用,也可以通过滑动进行动态加压[1]。本研究针对小创伤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在老年股骨大转子骨折治疗中的价值进行分析,下面进行以下内容的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股骨大转子骨折的老年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5例。其中,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59~78岁,平均年龄(68.9±2.4)岁,根据Evans分类可分为Ⅰ型3例,Ⅱ型23例,Ⅲ型15例,Ⅳ型4例,观察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60~77岁,平均年龄(68.5±2.3)岁,根据Evans分类可分为Ⅰ型4例,Ⅱ型21例,Ⅲ型16例,Ⅳ型4例。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的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医院论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近端解剖锁定板进行治疗,采用常规的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应用小创伤动力髋螺钉进行治疗,即首先选取患者患肢上端的外侧部位以直线的形状进行切口,切口长度为5cm即可,使患者的股骨大转子和股骨上端的外侧面暴露出来,其次,沿着转子顶端2cm出,股骨外侧的中点为位置使用颈干角定位器和X光机进行引开,颈干角定位器的角度为130°,在前倾角为15°的及基础上将一枚克氏针打入,克氏针的位置在距离股骨头软骨的1cm处。再次,通过X光对克氏针的位置进行观察后,动力髋螺钉进行置入,当位置符合置入位置后,将导针拔除。最后,将接骨板安装在股骨的外侧面,用股骨钉将股骨远端锁住后,锁紧尾钉。患者在治疗后进行抗生素的治疗,避免患者感染而出现并发症状,并给予患者一定的护理和功能锻炼。

1.3评定标准[2]

显效:患者行动正常,髋关节恢复良好,经X线拍摄后骨折愈合情况好;有效:患者行动稍微受到限制,髋关节活动受到限制,且有一定程度的恢复,经X线拍摄后骨折有了一定的愈合;无效:患者无法活动,髋关节情况以及X线拍摄结果无变化甚至更加恶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的数据均经过SPSS13.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之间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术后恢复显效26例,占总人数的57.78%,有效18例,占总人数的40%,无效1例,占总人数的2.22%,术后总有效率为97.78%,观察组术后恢复显效20例,占总人数的44.44%,有效19例,占总人数的42.23%,无效6例,占总人数的13.33%,术后总有效率为8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股骨大转子骨折就是指股骨颈基底到小转子水平以上部位发生的骨折,在老年人中是一种常见的损伤,由于转子间的血液循环十分丰富,骨折后愈合较慢[3]。股骨大转子骨折是由于患者直接或间接受到暴力,在跌倒时身体发出旋转,从而大转子受到撞击,加之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较差,骨承受撞击能力弱,导致患者出现骨折。

近端解剖锁定板手术治疗,在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较多,术后恢复速度慢,且术后易感染,产生更多的并发症,如果伴有全身性慢性疾病患者,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生命健康的威胁。而动力髋螺钉(DynamicHipScrew)是一种广泛应用在股骨近端骨折的一种骨折内固定技术,具有最大程度上抗弯曲的优点,能够有效的地质髋内翻差生的剪切力[4],形成一种动力性压力增加稳定性,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股骨大转子骨折的痊愈。动力髋螺钉不仅具有静压加压的作用,也能够起到动力性加压的作用,从而更加牢固的进行加压和固定,减少炎症的同时,促进骨愈合,在老年患者股骨大转子骨折中应用较为广泛,逐渐取代传统的手术治疗。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对比分析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小创伤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大转子骨折患者的骨折情况,促进患者更快恢复,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具有更好的效果,在临床中应广泛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邓叶虎.小创伤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38-139.

[2]陈荣涛,寿康全,付纳新等.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及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对比[J].实用医学杂志,2014,18:2933-2935.

[3]曹华,吴世良,张勤忠等.动力髋螺钉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浙江实用医学,2013,05:319-321.

[4]刘书华,宋肖舟,傅安.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J].浙江创伤外科,2013,05:640-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