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难点和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难点和策略

吴兴雨1史磊2李海东3

肥城矿业集团梁宝寺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省济宁市2724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不断供应,这些促进了煤矿开采行业的发展。然而,我国现今的采矿现状必须得到改善,这其中就需要政府、企业、民间多方面共同努力。唯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突破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难点,找到合适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煤矿开采技术;发展难点;策略

1煤矿开采技术发展的现状

基于煤矿本身的特性,对于煤矿的开采需要具备着较为独特的要求,它不仅仅需要开采企业具备着较强的技术手段,同时还需要开采企业具备着较强的综合能力,比如安全管理,协调运作等方面。一般来说,煤炭的开采基本上多为井下作业的形式,而井下作业所面临的环境相对较为复杂,并且相对来说也具有着极大的安全隐患,这就要求煤矿开采时需要运用到较为特殊和专业的开采技术来进行。

目前来说,对于煤矿的开采方法有很多,但是随着开采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进步,现在常用的开采方法主要可以归结为两大类,一种我们称之为柱式采煤法,另外一种我们称之为壁式采煤法。这两种采煤的方法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不仅回采的工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两者之间所应用的采煤系统也是有着明显的不同的。

一般来说,柱式采煤法具有如下特点,开采主要以柱形的形式,在进行开采时通过多个面共同进行作业,而开采的煤炭则是通过与工作面垂直的方向向外送出;而相比之下,壁式采煤法的煤壁相对较长,开采时以单一煤壁进行作业,而开采的煤炭则是通过与工作面平行的方向向外送出。目前来说,我国运用的采煤方法,多以壁式采煤法为主,采煤量约为总产量的百分之九十五左右。

在进行煤矿开采的过程中,根据井下煤层的具体情况,需要使用不同的采煤技术,其中包括正层开采技术,分层开采技术,走向长壁开采技术以及倾斜长壁开采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以煤层的厚度以及倾斜程度来进行区分和应用。一般来说,厚煤层采用分层开采技术,中度或者薄煤层采用正层开采技术;倾角相对教小的煤层一般采用走向长壁开采技术,而反之则应用倾斜长度开采技术。

2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难点

2.1技术的落后

目前我国的煤矿开采技术参差不齐,不同的地区的采矿技术相差甚大,一些落后地区现今使用的煤矿开采方式还是手工生产。技术的落后必然影响了煤矿开采的发展,大大降低了其采矿的效率不说,还带来了一连串的问题。尤其是随着煤矿开采量的扩大,人们面对的煤矿地区也越来越多,这就意味着将面对不同的或者以前未曾见过的复杂地形。此时,落后的技术将是一大绊脚石。

2.2安全的威胁

“安全第一”,这是所有施工场地都遵行的第一标准,然而,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挖煤采矿是一项高危职业,事实也的确如此。根据国家提供的公开数据显示,我国最近十年来因为矿难而死亡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一万。矿井火灾和瓦斯爆炸等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导致这些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技术的落后和被忽略的安全管理。采矿技术的发展跟不上,导致人们面对各式各样复杂的地矿无法做出相应的对策,使得施工人员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另外,在煤矿开采这股浪潮刚刚掀起的早期,民间涌现了许多私营煤矿企业,这些企业大多本着利益至上的原则,完全忽略了安全管理,他们为了获取可观的利益,把严峻的安全问题当成儿戏。例如,有些企业为了减少成本,省去了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工厂使用的器械也没有随着年限更新换代。更有甚者,为了躲避相关部门的安全检查不惜以身试法贿赂官员。企业管理者对安全管理的忽略以及有关部门的监管不力,这些都是导致一起起安全事故发生的元凶。

2.3环境的破坏

煤矿开采过程中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失误的操作极有可能污染到地下水,一旦地下水遭到破坏,周边的生态环境就会受到极大影响,而且这种破坏,大自然很难在短时间内自我修复。煤矿的开采必然会对地表造成损伤,这将使得周边植被受到不利的影响,这些会使得周边生态链正常的运转受到影响,也会提高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直接影响到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1]。因此,开采煤矿一不小心就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污染,这就会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符合我国长远发展的理念。

3煤炭开采技术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3.1开采前探测地下地质环境

开采之前,矿区地下的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必须使用探测器仔细探测地下的地质条件,对开采困难的地方做好标记,在探测后针对该煤矿做出合理的开采方案,并对开采后产生的影响如何降到最低给出合理的建议。同时需要同相关专家探讨评估方案是否可行,对不合理的部分及时修正,只有方案经过多方论证后才能进行开采工作。

3.2完善现场工作制度

开采现场的工作制度需针对该矿区进行汇编,不能套用其他地方的工作制度,毕竟不同的矿区,现场的工作环境不一样,工程师需对该方面进行针对性编写,并向员工宣贯在该矿区开采作业的特别注意事项[2]。

3.3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素养

在矿区,开采工作都是需要人工操作,所以企业需要加强员工的技能培训和安全意识,让员工熟练使用各种仪器,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同时需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教育,让员工自己的安全意识保持高度集中状态。技能培训可以让开采人员在发生问题不会手忙脚乱,只有让员工自身的能力提高,才能让事故的发生率降低。

3.4定期检查仪器设备

矿区作业对作业机器的损耗非常大,此时需要企业定期检查仪器设备,对指标不合格的仪器及时维修或者更换。员工在使用设备时,若发现仪器产生故障需及时向专职人员反映,企业必须让员工在开采作业过程中时刻使用合格的仪器。

3.5政府的扶持

要想使用机械替代人工,须提高机械覆盖率。然而不管是引进人才还是更新机器,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很多煤矿企业往往是有心无力,因为技术落后,机器落后这些原因导致利润无法提高,利润无法提高导致无法对这些方面投入大量资金,由此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2]。这个时候政府应该出面解决问题,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减轻企业因为改革而带来的经济压力。有了政府的协助,煤矿行业的改革之路自当畅通许多。

3.6多元化发展

为了顺应社会迅速的发展,煤矿开采也应该走向多元化发展的道路。要想采矿技术多元化发展,就要摒弃传统的方法,在采矿之前要进行风险评估,结合开采成本和煤炭利润综合考虑是否开采煤矿,而不是传统的“见矿就采”。除此之外,企业还要加大对深矿井开采技术的研究力度,探索我们未涉及的领域,以扩大可利用的资源,以争取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结束语

从现有我国的煤矿开采技术来说,无论是生产效率还是安全方面,我国相对来说都比较落后。而为了提升生产效率,企业需要采用新技术,使用新设备,这就要求企业加强安全保障措施,不能一味的追求效益而忽视安全。在现场开采过程中,专职技术人员需要时刻观察现场的生产环境,在可能发生事故之前,及时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将危险源排除后再继续开采工作。

参考文献:

[1]李琦.煤矿开采技术与掘锚工艺及支护技术的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7(11):34-35+58.

[2]郭红平.浅析中国煤矿开采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J].能源与节能,2017(11):165-166.

[3]张家红.现阶段煤矿开采技术发展及存在问题[J].建材与装饰,2017(37):190-191.

[4]张俊.浅谈地方小煤矿开采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7):93-94.

[5]周嗣伍.浅议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难点和策略[J].山东工业技术,2017(1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