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旱作物农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2-12
/ 2

如何发展旱作物农业

徐景辉

1、发展旱作农业应该增加土壤有机质

旱地高产试验结果表明,主要靠高留茬、少耕、麦草麦糠全程覆盖发展早作农业应该新技术,并施足有机肥、化肥,降水保蓄率从原来的25%-35%提高到50%-65%,1m土层最大保水率250-300mm计,2m土层就是530-540mm,再能提高15%-40%,对防旱抗旱将发挥“土壤水库”强大功能作物。培肥改土,主要通过以土改土、以肥改土、绿肥改土、秸轩还田改士和无机换有机等多种途径。

2、发展旱作农业应该选育耐旱作物与抗旱品种

其一为耐早生态型,如谷子、糜黍、珍珠粟、高梁等。这种作物-般为根系发达,苗期生长量较少,叶片及其气孔较少或表皮有腊质,吸水性强,抗萎蔫能力强,耗水系数低。其二为非抗旱生态型,如大豆等直根系作物,虽生育期耗水量较大,因其根系强大,又与自然雨热同步,对降水利用系数较高,如播期安排得当,也具有相当的耐旱适应性。

3、发展旱作农业应该研究推广地面覆盖技术

地面覆盖具有抑制土壤蒸发,蓄存降水,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地温等诸多优点,技术简单,成本低,是抗旱保水有效的增产措施,具体有有机物覆盖和地膜覆盖。

有机物覆盖大多数为秸轩覆盖,即利用农作物秸轩、糠皮等为材料进行田间覆盖,也有用生长快,短时间覆盖地面的作物(牧草)作覆盖,在其生长旺盛,全部覆盖地面,用除草将其杀死,形成覆盖物。

地膜覆盖是人工调控肥、水、温、光生态环境系统工程。具有蓄水保墒节水、抗御早害、蓄热增温,抗御冷害、灭草抗病、肥水互促,提高化肥利用率,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生态条件,使作物沿着最佳的生物轨道运行,从而实现了增产幅度大,稳产性好,经济效益高的最佳效果,是二项突破性的增产措施。

4、发展旱作农业应该建立抗旱保水耕作栽培技术新体系

发展旱作农业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由多耕向少耕、由浅耕向深耕、由耕翻向深松旋耕方向发展,施肥有机与无机相结合,秋施与春施与追肥相结合,结合耕种技术,做到分层深施,提高肥料利用率;高茬收割与低茬深翻相结合,扩大秸轩还田种植面积,提高土壤有机质;合理轮作换茬,发展立体农业,提高光能利用率。

5、发民旱作农业应该发展节水灌溉

节水灌溉农业。通过渠道衬砌、配套田间工程,土地平整,采用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和膜上灌、滴灌以及喷灌等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与节水型灌溉制度,实施分级供水、按量计算和灌溉预报等节水型管理制度,并与节水增产栽培技术,农业结构调整等农业技术相结合,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

集水补充灌溉农业。根据可利用的水利资源,集水农业可采用工程集水农业(微集水、微灌溉农业)和栽培集水两类。工程集水农业有径流蓄积和雨水集蓄两种:径流蓄积是指直接将地表径流沉淀后引入蓄水设备中;雨水集蓄是指集雨、集雪设施来收集降水或降雪,然后蓄积作物。栽培集水农业是指利用宽幅地膜覆盖,窄行栽培方法,膜上面可集雨水,集中流入根部,膜下可供和利用日光辐射温差将非耕作带土壤气凝结构作物带根部土壤中,从而达到保水和“微灌”的目的。有水蚀地区,还包括深耕增蓄、秸秆膜盖保渗和等高线设拦水埂拦水,以及通过沟、池囤水和蓄水栽培等措施,直接在田间集水、囤水、防止水土流失等。

旱地农业(雨养农业)。是高效利用自然降雨达到有限增产的农业。它适于降水量在400-800mm之间农业区,对旱地农业用水类型,采取工程措施耕作措施和生物措施,有效拦蓄天然降水,增加雨水入渗,采取旱农节水措施,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点水灌溉。即是在早春播前或播种同时,坐水或摅水种,是抗春旱保全苗的有效措施。在近二、三年春旱严重,在既无底墒,又无表墒的条件下,在4月初深开沟摅足水(摅水量10t/667㎡以上),这种播前贮水灌溉,不但灌水量足,灌水时间长,保证作物适期播,肥料深施,是点水灌溉新发展。

6、发展旱作农业应该采取化学节水技术

化学覆盖土壤向孔隙中的水气受到多分子膜的阻碍,不能散发于大气中,便在膜下聚积凝结,形成液态水重新返入土壤,如此循环复始,使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不断升高,大大超过非覆盖地。

化学覆盖的方法有如下几种:成膜法。是用成膜物的乳液喷洒地面成膜覆盖,防止减少水分蒸发;泡沫覆盖法。在塑料、树脂等的溶液中加入发泡剂,喷于地表表成有膜的塑料,泡沫层状似海绵,吸水力强,又能抑制蒸发,且透气好,有效期3个月;粉沫覆盖法。将树脂、塑料等高分子疏水材料制成0.025mm厚的薄膜,然后切碎,撒于地表,效果同泡沫法相似。

保水剂一般具有吸水速度快,在旱条件下能将所含水分通过扩散慢慢渗出来,并具有反复吸水和渗水的特性,常用于种子涂层和种子造粒,效果很好。

抗蒸腾剂可减少土壤水分损失40%左右,抗蒸腾剂的种类主要有代谢型、薄膜型和反射型3种。

综上所述,发展旱作农业,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是:旱作农业发展战略模式:植树种草(建设天然水库),有机培肥(建设地下水库),调整结构(适应干旱)、平整土地(节省水资源)十二字是旱作农业战略模式。

发展旱作农业技术模式:抗旱作物品种(适应抗旱能力),机械少耕作业(蓄水保墒),地膜化学覆盖(蓄热增温,节水保墒),分根交替灌溉(刺激根系生长节约用水),适时旱播缩短播期(根系发达有效利地下水)二十四字发展旱作农业技术模式。

(作者单位:152000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东津镇农牧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