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形势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6-16
/ 4

建筑安全形势与对策

徐斌

建筑安全形势与对策徐斌(山东烟台市公路管理局安全生产科,山东烟台,264000)

摘要: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拥有庞大的从业人员,然而其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的建筑安全形势日趋严峻,一些重特大安全事故接连不断,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巨大损失,加强安全管理刻不容缓。本文阐明了建筑安全的严峻形势,详细分析了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加强建筑安全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建筑行业;安全形势;安全对策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它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一个长期困扰建筑业稳定与发展问题日益突出,不容忽视,那就是建筑业的安全问题,这一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确保施工作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生命安全,是直接关系到改革深入,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建筑安全的基本形势

(一)建筑安全的基本情况原因分析

近年来,我国建设系统加强了建设工程安全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每年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施工作业、施工安全、生产环境、卫生及文明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即便如此,事故发生和死亡人数一直居高不下成为人民群众和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类别主要是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触电、起重伤害等。这些事故的死亡人数共915人,分别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45.45%、20.36%、11.56%、6.62%、6.42%,总计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90.42%。种种统计数字表明,我国的建筑安全生产形势又将面临新一轮的考验。

二、建筑安全生产事故生产的“要素

建筑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无外乎四大要素,专业人士习惯上称之“4M”要素:即人(Men)、物(MachineorMatter)、环境(Medium)和管理(Management)的因素。

1、人的因素。人的因素主要是指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产生的最直接因素,因人的不安全行为为主要原因引起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74%。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有:违章指挥、指挥失误、违章操作、操作失误、疲劳作业、侥幸或盲目作业、忽视安全警告、违反劳动纪律等。另外人的心理也是引起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当工作或者生活遇到意外事件,思想上或感情上受到刺激时,便容易产生忧郁或者亢奋心情,在这样的思想情绪下很容易使作业者注意力分散,操作失误而产生事故。因人的不安全行发生的事故主要有以下几种:

(1)坍塌。形成坍塌伤害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因工程结构不能承受实际载负力而发生的;二是因作业中人为的盲目破坏物体原有的相对平衡状态而发生的。这里的人为因素除了包括施工人员缺乏科学的态度,盲目蛮干使物体平衡失控引发外,还包括设计人员、管理人员、经营者、监察部门人员的失职、渎职行为有关。

(2)高外坠落。坠落伤害是建筑业最常见的事故之一,虽然坠落伤害在建筑业中发生的概率较高,但多数与个人的失误行为有关,主要包括踩空、踩翻、踩穿、踩掉、踩滑等误踩行为。

(3)触电。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处处离不开电源,触电事故产生的原因很多,但共同的因素都是相关的人员没有安全的用电意识、电力知识匮乏、违章作业等。

(4)物体打击伤害和机器。伤害人的不安全行为也是物体打击和机器伤害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物体打击和机器伤害事故占到74%左右。就物体打击而言,不小心移物失落、传递物失手落下、手推车装砖不合理失落、拆模板物料伤人、高层备料超量、操作起重设备打伤他人、打夯机偏心击伤等多数与人的大意失误有关,其实质是由于作业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不按规程作业、管理人员疏忽麻痹引起。

2、物的因素。在建筑生产活动中,物的因素也是事故产生的直接因素。物的因素是指物的不安全状态,即重要场所或设施无安全防护,安全防护损坏或失去效果,隧道开挖支护不当,斜井施工无防溜车措施,起重机的索重不符合安全要求,设备设施自身的刚度、强度或绝缘强度不够,防护用品不合格或缺少,工具、制品、材料堆放不安全等等。物之所以成为事故的原因,是由于物质的固有属性及其潜在的破坏和伤害能力的存在。物的不安全状态随着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条件的存在而存在,是事故的基础原因,它可以由一种不安全状态发展为致命的不安全状态,也可以由一种物质传递给另一种物质,事故的严重程度随着物的不安全程度的增加而增大。

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指环境的不良状态,即作业场扬尘、烟雾弥漫、视物不清、噪声大、光线不良、作业场地杂乱、作业场所狭窄、地面有液体或易流物、瓦斯排放未达到安全浓度、无安全标识或标识不清等等。不良的生产环境会影响人的行为,同时也会对机械设备产生不良的影响。由于建筑活动是一种露天作业比较多的活动,同时随着建筑技术的深地化和高空化的发展,气候、温度、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人的行为和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另外,人文环境也是一个十分重要不容忽视的因素。环境因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其对建筑安全的影响涉及方方面面,对建筑安全的影响不可忽视。

4、管理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良状态,往往只是事故的直接和表面的原因,深入分析可以看到,发生事故的根源在于管理的缺陷。绝大多数情况下,正是管理存在缺陷才导致了不安全行为,事故频发的背后,正是不健全缺乏效率的管理体制作祟。造成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在于管理系统,包括管理规章制度、管理的程序、监督的有效性以及员工培训方面的缺陷等,是因为管理的失败而造成了安全事故。环境因素带有很大的客观性,我们无法改变,但是通过适当的管理行为,选择适当的措施是可以把影响降到最低的。导致安全事故的管理因素主要包括企业主要领导者对安全不重视,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不完善,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操作规章制度缺乏或执行不力等。在建筑行为上,劳动力密集、劳动者文化素质低,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就显的十分重要了。

(二)我国当前的建筑安全形势

1、缺乏适合市场经济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建设投资主体发生了变化,原有投资体制的安全管理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建筑生产方式了。因此,一直由政府主导的安全管理体制出现了很多漏洞,再加上有关建筑安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监督效率低下,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导致管理工作不到位,适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法律手段与经济手段并行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尚未形成。

2、安全管理手段治标不治本。多年来我国的建筑安全管理工作一直是发现问题后解决问题,重事后教育而轻事前预防。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管理手段粗,易表面化,导致无法从事故发生的源头入手,结果自然是事倍功半。预防和控制施工伤亡事故发生的必然原因,并最终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在国际建筑安全管理领域,事故致因理论被广泛应用:事故发生是多个未果事件,也就是那些本来该造成损害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造成损害的事件积累的结果。根据上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的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的统计分析,在330件类似的未果事件中,300件不会造成损失,29件会造成轻微损失,有1件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事故伤亡往往是一系列未果事件进行积累的必然结果,我们的安全管理只有从减少未果事件的发生入手,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施工伤亡事故。

3、建筑安全管理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理论来源与实践并指导实践。目前,发达国家安全理论研究活跃,应用广泛,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系统,如安全系统、安全控制论、事故致因理论、统计论、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安全体制理论等,涉及施工伤亡事故造成人员伤害程度和经济损失,建筑企业和建筑项目的投入与效益,预防和赔偿、安全评价,安全技术和安全文化、安全防护、机械设备、电动机具等方面,为预防和控制事故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我国的安全理论研究非常薄弱,安全管理不够科学、随意性大、成效低,必须尽快加强安全理论的研究,指导安全管理的有效进行。

4、建筑企业的事故成本低导致企业对安全缺乏重视。建筑安全管理具有系统性、复杂性、连续性的特点,这种情况要求企业必须大量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而我们的建筑企业发生事故之后,不但对企业的信用影响不大,对受伤人员的赔偿费用也很低,再加上安全事故从表面上看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侥幸心理使企业必然不愿为了偶尔很小的损失而对安全管理有大量的投入,最终导致施工伤亡事故得不到根本的预防和控制。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还不健全,处于过渡、转变初步形成时期,还有大量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地方,如缺乏足够的理论指导、监督管理部门效率低下、缺乏安全意识、不注重安全投入等问题。这些不利因素使我国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形势,要想彻底改变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从管理上抓起。

三、防范建筑安全事故的对策

1、从思想上重视。

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处理好安全与思想的关系。

(1)树立安全第一的哲学观。“安全第一”是一个相对辨证的概念,建筑活动中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这是在建筑活动中各个方面发生矛盾时必须遵守的原则。在思想认识上,必须明确安全生产高于其他任何工作;在组织上,安全权威大于其他组织和部门;在资金安排上,正常的安全投入重于其他工作所需要的资金;在知识更新上,安全知识优先于其他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在检查考核上,安全的检查考评更严于其他考核工作。当安全与生产、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要做到安全优先。要想真正做到安全第一,必须完善管理体制,树立安全第一的哲学观。

(2)珍惜生命的情感观。安全维系人的生命与健康,充分认识人的生命与健康的价值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建立的情感观。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只重经济不注重生命的现象,这也是导致我国安全成本过低的原因之一。尊重人、认可人自身的价值,珍惜每个人的生命是当代文明社会最起码的价值情操。树立珍惜生命的情感观,要求各领导阶层树立以人为本、生命大于一切的指导思想,要求各领导必须以热情的宣传教育激励职工,用衷情的服务支持安全技术人员,用深情的关怀温暖职工,用柔情的举措规范职工的行为,用绝情的管理爱护职工,用无情的事故启发职工,采取一切措施来保障职工的安全。

(3)预防为主的科学观。要高效高质量实现安全生产,必须走预防为主的道路,必须采用超前的管理方法,这是经过生产实践验证的。现代社会生产系统中任何事故从理论上和客观上讲都是可以预防的,人类可以通过各种合理的对策和努力,从根本上消除隐患,把社会生产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限度。要采用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技术,变纵向单因素管理为横向综合管理,变事后处理为预先分析,变事后管理为隐患管理,变静态的被动管理为动态的主动管理,实现本质安全化,预防为主的科学观是实现社会生产本质化的必由之路。

(4)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在建设施工作业的过程中,施工作业人员是事故发生的第一危害对象,同时也是控制和避免事故发生伤害的第一要素,这是一对辨证关系。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观念和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熟悉安全施工的法律法规、规程和标准,正确运用施工安全措施和施工安全方法,自觉纠正错误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措施,是自上而下各级管理者的重中之重,也是每个施工作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安全施工素质。安全管理的基础是全员参加,要认真做好岗前培训和班前检查,定期举行专业安全技能培训和演练。

2、建立建全法律、法规。

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建筑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建立,初步形成了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建筑安全法规体系。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在某些方面还存在问题,如责任分工不明确、不同法规之间相互抵触、条文内容模糊、概念不清晰等情况,使得某些施工单位在执行法律法规时存在相当大的灵活性,从而为其逃避责任提供了可能。另外,我国建筑行业的执法队伍普遍缺乏专业性,且缺乏监督,在执法过程中流于形式,甚至还有一部分人存在严重的渎职行为,完善法规建设和执法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3、综合运用多种经济手段

国内外多年的实践证明,安全状况的根本改变光靠法律的强制力是远远不够的,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必须借助市场的强大经济杠杆作用,充分调动建筑业主提高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只有各方主体在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同时感受到经济上的利益时,才能从维护自身利益的角度真正加强安全管理水平。其中建筑职业保险制度和采取各种手段刺激加大安全投入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是最为广泛的措施,现分别介绍如下:

(1)完善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是通过经济手段实现维护建筑工人合法权益并预防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动态管理系统,能够从补偿和预防两个方面推动建筑生产安全管理工作,是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的预防和控制伤亡事故的有效经济手段,带有社会保险性质,属于建筑企业必须办理的强制性保险。

我国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制度体系基本框架是以工伤保险制度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推动各参与主体的成立与成熟,通过加强各主体之间的组织管理,监督和协调,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市场经济的完善建筑职业意外伤害保险制度,保证该制度向有利于提高我国建筑安全水平的方向发展。

(2)合理确定安全投入水平。安全投入不能产生现金收益,但这种投资能够大大降低安全事故产生的损失,是社会财富和资源的节省,是对人生命健康的保护。我国经济在上世纪90年代经济有个飞速发展,安全投入相对于GDP的增长幅度不升反滑,说明我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忽略了安全增长与经济协同增长的关系,这从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我国90年代以来事故持续高发的主要原因。

(3)提取安全费用制度。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投入不足是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立强制性提取安全费用制度,有利于改变这一状况。要保证安全生产所需要的资金投入,形成企业安全投入的长效机制,我们可以借鉴煤矿提取安全费用的经验,来建立施工建筑企业提取安全费用的制度。安全费用主要用于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从业人员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安全设施以及安全即时措施经费,重大安全危险源评价和监控,重大事故隐患评估和整改,事故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投入及维护保养,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等。

(4)提高企业安全事故伤亡赔偿标准。企业生产安全事故赔偿是企业发生安全事故责任后,事故受害者除应得到工伤社会保险赔偿外,事故单位还要按照受害者的受伤程度给受害者和死亡者的家属一次性赔偿。一直以来,我国的安全事故赔偿标准偏低,地区之间的差异也很大,还没有形成事故赔偿促进安全管理的机制,不利于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增大事故成本,迫使企业增加安全投入,自觉的防范事故减少事故的发生,必须建立新的赔偿制度,进一步提高安全事故赔偿标准,同时增加地方政府的责任风险,增强地方政府的责任意识。

(5)安全生产抵押金制度。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是预防企业发生安全事故预先提取的,用于发生重大、特大事故后的抢险救灾和善后处理的专项资金。安全生产抵押金由企业自行负担,在自有资金支付中,它的收缴、管理、使用和相关业务的开展由各级人民政府指定的机构负责。安全生产抵押金的管理机构应在银行开设安全生产抵押金专用帐户,专项存储、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严禁挪用,具体标准由各级安全风险抵押金管理机构有关的规定和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安全生产抵押金的具体使用范围一般包括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的指挥,抢险救灾的工作费用的支出以及善后处理相关费用的支出,不足部分由发生事故的企业补足,安全生产抵押金经批准被企业使用后,企业应在规定的时间内补齐。

4、建筑企业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近年来才提出的一项安全保证的新概念,是安全系统工程和现代化安全管理的一种新思路、新策略。提高安全事故的预防能力,不仅要充分依靠安全技术、安全工程设施等手段,更需要安全管理、安全法制和安全文化的建设。在当代有许多研究安全事故发生的模型,大都认为事故是心理、行为以及环境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对改善安全环境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