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游戏教学原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7-08-18
/ 1

浅谈小学英语游戏教学原则

严晓燕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学生生来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能满足儿童的天性,能激发儿童的思维,让他们灵活动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把游戏和教学结合起来,将知识融于游戏中,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戏中练习所学的知识,那么学生就会学得快,记得牢。游戏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游戏教学应具有全体性

在游戏教学过程中,设计游戏时一定要注意游戏的全体性,要面向全体学生,难度适中,让大家都参与。不要搞“另类”,例如,我在初上岗位时,教新的单词,我只会反复带读、认读,一遍又一遍地机械操练,枯燥无趣,学生不愿意读更记不住,后来,通过指导老师的悉心指点,我逐渐开始运用游戏教学,如“警察”抓“小偷”,踩地雷,开火车等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游戏中,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体验学习的乐趣。

2.游戏的任务要有目的性

在小学的实践中,我体会到了,游戏在“精”而不在多,课上使用的游戏一定要有意义,要与教材相关,不要偏重趣味性,冲淡了语言的实践性。例如,我在教单词atrain,ajeep,aplane,aboat,要求学生跟我读几遍时,发现几个学生开始有点心不在焉了,我意识到,该给这种机械的朗读加点“调料”了。我组织了一个简单的朗读游戏,创造了课堂的一个高潮。我让学生按座位,五人一组,声音由轻到重“开火车”读单词,将枯燥机械的朗读变成了生动有趣的游戏,创造了课堂学习的高潮。

3.游戏要有竞争性和激励性

小学生喜欢争强好胜,每个人都有“比一比”的愿望,谁都怕落后,总希望自己能获胜,所以游戏要有竞争性和激励性。例如培训期间的汇报课上,我以一个passinggame操练句型This...isforyou,以异组竞争为形式,让学生展开激烈的竞赛,像这样的比赛能增加每个组员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同时使组员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4.游戏方式的安全性

有些教师为了追求所谓“刺激性”,设计了令人不敢恭维的游戏,例如有一位教师设计了一个“喝汽水比赛”的游戏,看谁喝的汽水又快又多,输者要背单词。这种方法引导学生记单词显然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有负面的影响,甚至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在设计游戏时一定要仔细考虑,保证游戏的形式和内容不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5.游戏形式的综合性和多样性

在英语教学中,我觉得角色扮演是一个很好的综合性操练方式,这是把知识转变为能力的环节,是学生最兴奋的时刻,也是训练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学生此时可以尽情的发挥交际能力。如,我在教4A“MayIhave...?”时,制作了MissLi和SuHai的头像,准备了一些文具用品,让学生运用这些文具用品进行角色扮演,进行对话,效果很好。

6.游戏的针对性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的差异,在设计课堂教学用的游戏时要多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要和特点。当以一二年级学生为教学对象时,教师设计的游戏必须简单明了,使学生容易领会,容易操作。当以五六年级为教学对象时,设计的游戏要有一定难度,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以解决问题。

7.游戏教学运用的综合性

游戏的目的在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力求有情趣。但这种情趣必须是有意义的,有知识性的,应以趣激学,趣中求知,发展潜力,不能只追求形式上的花样。例如,在听到的汇报课Unit1Hello中,有老师运用了多媒体、图片、实物等等的教学工具来教学动物类单词bird、monkey、tiger、panda、cat、dog、zebra、elephant,让学生们唱唱跳跳,说说演演,形式多样,使学生在快乐中接受知识,并且在操练过程中,老师还运用了新颖的游戏,如赛车比赛、拔河比赛、划船比赛,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让课堂高潮不断,十分热闹。但是,在游戏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缺点:孩子们似乎只关注到了游戏,玩得有点忘乎所以了,有的甚至在课堂上情不自禁地高声喊叫,不听老师的指挥。原因不难发现,教学只停留在表面,看似热闹实际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

英语教学是要重视培养兴趣,但不能单靠说说唱唱玩玩。因为培养兴趣主要是为学习英语,游戏应成为小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的手段,作为帮助学生学好英语的一种有效教学形式,要真正发挥其辅助教学的功能,达到寓教于乐的真正目的。课堂上,教学不能停留在课堂表面的“活”,“乐”,“玩”,要注重学科本身,而不是过多地看重游戏这种形式。其实,我们应该意识到游戏教学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它以灵活多变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首先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采用游戏教学法的主要目的也就在于借助游戏的趣味性,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用。

综上所述,在运用游戏进行教学时要充分掌握原则,适当选用方法,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乘航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