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早期综合康复护理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分析早期综合康复护理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洪怀娟

(江苏省射阳县人民医院江苏盐城224300)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综合康复护理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3月-2017年2月时间段内收治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2组,即干预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护理训练,对比分析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对比Fugl-Meyer评分与Barthel评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干预组Fugl-Meyer评分与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比护理满意度,干预组为90%,对照组为75%,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护理训练,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综合康复护理训练;脑卒中;偏瘫;生活质量;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9-0283-02

脑卒中偏瘫,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近几年,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可控制致残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1]。基于此,为分析早期综合康复护理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本文笔者以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对象,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方式,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3月-2017年2月时间段内收治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2组,即干预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13例男性和7例女性,年龄为43~78岁,(56.3±10.25)岁为平均年龄。干预组,11例男性和9例女性,年龄为41~75岁,(57.8±9.71)岁为平均年龄。所有患者均符合脑卒中偏瘫诊断标准,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有知情同意书。另外,干预组与对照组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例如,日常护理、心理干预、病房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干预组,则在开展常规护理工作的同时,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护理训练,具体而言,如下所示:(1)卧床期:待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鼓励患者反复运动,改善肢体运动功能,辅助患者更换体位,叮嘱患者反复锻炼,并监督锻炼效果,防止因挤压诱发痉挛现象。(2)离床期:护理人员以30为基准,进行卧位锻炼,以2d为间隔时间,增加10,直至坐立为止。训练期间,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血压水平,一旦出现不适感,需立即停止。(3)步行期: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挪动健肢,稳定双臂后,慢慢挪动患肢,如此反复,每日训练30min。以患者实际水平为依据,训练患者日常能力,例如,穿衣、进餐、行走等,鼓励患者自主锻炼,提升患者自理能力。

1.3观察指标

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与Barthel指数[2],分别评估患者肢体运动能力与日常活动能力,另外,通过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满分100分,80~10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一般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在EXCEL表格中,录入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用百分比(%),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予以卡方(χ2)检查,用(x-±s)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予以t检查,其中,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2.1Fugl-Meyer评分与Barthel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与Barthel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干预组Fugl-Meyer评分与Barthe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脑卒中(cerebralstroke),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cerebralvascularaccident,CVA),是因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者是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无法顺利流入大脑,造成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3]。其中,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是脑卒中的两种基本形式。偏瘫(hemiplegia),又称半身不遂,指一侧上下肢、面肌以及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临床上,主要包括四种基本表现形式,即轻偏瘫、迟缓性偏瘫、痉挛性偏瘫和意识障碍性偏瘫[4]。近几年,脑卒中偏瘫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大大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及时诊治脑卒中偏瘫,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早期康复训练,是影响患者功能康复的关键因素,与患者预后效果存在密切联系。因此,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脑卒中偏瘫,脑部神经功能表现为发散式损伤,无论是上肢屈肌,亦或是下肢伸肌,均处于紧张状态下,在正确摆放肢体姿势基础上,反复活动,可改善此状态,促使大脑神经系统功能得以恢复。早期,以卧位、离床及步行阶段为依据,进行康复训练,不仅可优化血液循环,而且可对中枢神经产生刺激作用,促使患者早日康复[5]。本次研究中,以2015年3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对象,以入院先后顺序为准,平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护理训练。结果,护理后,干预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P<0.05)。

综上所述,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早期综合康复护理训练,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玲.早期康复训练配合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94):110-111.

[2]王娟,艾绍军.早期系统规范的康复护理措施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5,6(6):67-69.

[3]屈婧.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5,36(12):2690-2690.

[4]俞怡.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2010,(11):13-14.

[5]程蕊琼.早期综合康复护理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0,8(19):1737-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