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治疗方案在耐多药结核病治疗中的疗效比较王桂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不同治疗方案在耐多药结核病治疗中的疗效比较王桂贤

王桂贤

黑龙江省林业第二医院黑龙江伊春153100

摘要:目的:探讨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在耐多药结核病治疗中的疗效,选择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有效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4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治疗方式的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比较器疗效差异。结果:180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中,80例患者采用的是基于自身药物敏感性的个性化治疗方案,60例患者采用的是标准化治疗方案,40例患者采用的是短程化疗方案治疗,三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3.7%、51.7%和40.0%,三组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不同的治疗方式结果也有很大的差异,传统的标准化治疗方式在治疗上没有针对性,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以患者的药物敏感性为突破口,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往往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不同治疗方案;耐多药结核病;疗效比较

耐多药结核病(MDR-TB)是指结核病患者对一般的抗结核药物产生了耐药性,这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产生了一种结核分枝杆菌,这种菌类对异烟肼和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较重。据相关研究显示,2010年,全球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已近30万,其中以中国和印度地区最多,同时数据显示初步治疗的耐多药率为5%左右,复治患者则上升3倍以上。耐多药结核病的诊断需要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而一般的药物显然不具备这一特征,为进一步探讨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方式,本研究回顾分析了近8年来我院收治的180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4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80例患者中,男112例,女68例,患者年龄为41~72岁,平均年龄(51±2.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对耐多药肺结核诊断标准的要求,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耐药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方法

1)个性化治疗方法:个性化治疗方案就是充分考虑到患者的耐药性,进行药敏试验,以寻求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耐药性状况,进行针对性的药敏试验,禁止使用异烟肼和利福平等一线抗结核药物,而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配合多种药物(如氧氟沙星、氨基糖苷类)进行治疗。

2)标准化治疗:标准化方案是根据患者的既往用药史、用药习惯、以及药物的可获得情况并结合经验决定的。标准化治疗方案并不是适用所有的患者,它仅仅针对某一特定类型的患者,不同类型的耐多药结核患者应当采取不同的标准化治疗方案。本研究近列举一类标准化治疗方案,即以5种药物(包括卡那霉素、丙硫异烟胺、氧氟沙星、环丝氨酸和吡嗪酰胺,可以治疗一种类型的耐多药患者。

3)短程化疗治疗:短程化疗治疗是建立在标准化治疗方案的基础之上的,它是对某一类型的耐多药患者的系统分析,从而评价标准方案治疗MDR-TB的效果。本研究仅列举一个短程化疗治疗方案,初治方案为2倍剂量的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和吡嗪酰胺,复治方案为5倍剂量的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

3、疗效标准。显效:患者的各项症状及体征均消失,辅助检查示肺部病灶吸收,痰菌转阴。有效:患者的各项症状及体征均显著改善,辅助检查示病灶部分吸收,痰菌转阴。无效:患者的各项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辅助检查示病灶未见吸收,痰菌阳性。

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版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及计数资料分别进行t检验及卡方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80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中,80例患者采用的是基于自身药物敏感性的个性化治疗方案,60例患者采用的是标准化治疗方案,40例患者采用的是短程化疗方案治疗,三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3.7%、51.7%和40.0%,三组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耐多药结核病(MDR-TB)是指结核病患者对一般的抗结核药物产生了耐药性,这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产生了一种结核分枝杆菌,这种菌类对异烟肼和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较重。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对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方式较多,不同的治疗方式产生的效果也有所不同,通常来说,采用标准化的治疗方案较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一种以药敏试验为基础的个性化治疗方式出现了,这种方式与其他治疗方式相比效果明显。

标准化方案是根据患者的既往用药史、用药习惯、以及药物的可获得情况并结合经验决定的。标准化治疗方案并不是适用所有的患者,它仅仅针对某一特定类型的患者,不同类型的耐多药结核患者应当采取不同的标准化治疗方案。可以包括一线药物,甚至是异烟肼和利福平。标准化治疗方案对于同一类型的耐多药结核病(MDR-TB)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当这种类型发生变化时,其治疗方式也要相应发生改变。相对而言,标准化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适用性广的特点,特别是这种治疗方案中的药物容易得到,因此针对一些资源较为贫乏的地区,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本文涉及的短程化疗方案是建立在标准化治疗方案的基础之上的,它是对某一类型的耐多药患者的系统分析,从而评价标准方案治疗MDR-TB的效果。研究发现,短程化疗方案会随着治疗治疗次数的不一样,效果发生变化,有研究表面初次治疗的治愈率为40.0%左右[5]。在复治中这一数据仅为30%左右。本文涉及到的短程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时,要充分考虑患者的一般情况,即病史、治疗次数以及具体的耐药情况等等。

从本研究的数据来看,个性化治疗方案是根据患者的药敏试验结果制定的具体方案,更具有针对性,其治疗有效率为总治愈率为63.7%,显然高于其他两组。因此,文章认为,在有条件支持的情况下,进行针对性的药敏实验,并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是一种极为可行的治疗方式。然而个体化治疗对硬件设施和技术相对要求较高,部分地区是经济条件而定,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治疗方式将是未来主要的耐多药结核病治疗方式。

综上所述,对于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不同的治疗方式结果也有很大的差异,传统的标准化治疗方式在治疗上没有针对性,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以患者的药物敏感性为突破口,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往往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朱莉贞,傅瑜,马丽萍.利福类联合多种药物长疗程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8):1204-1206.

[2]陈启亮,陈亮,尹建军.含左氧氟沙星及卷曲霉素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近期疗效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8):1312-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