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分压值对双向腔肺吻合术病人氧饱和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二氧化碳分压值对双向腔肺吻合术病人氧饱和度的影响

付德华王娟付海舰高阳倪睿智

付德华王娟付海舰高阳倪睿智(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ICU157011)

【摘要】目的通过人为控制二氧化碳分压,为双向腔肺吻合术后患儿寻求一个更科学的二氧化碳分压值,以使动脉血氧饱和度最佳化。方法选择20例矫形满意的双向格林术后病人,通过调整人工呼吸机参数,将二氧化碳分压控制在多个可接受的平台值,人为的将病人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控制在25-30mmHg、30-35mmHg、35-40mmHg、40-45mmHg、45-50mmHg、50-55mmHg。并严密监测病人血液动力学变化,严密监测动脉血气,观察各种二氧化碳分压值病人恢复状态,并详细记录,从中检验得出能使双向腔肺吻合术后病人肺血流量最大化,也就是动脉血氧饱和度最高的二氧化碳分压值。结果将双向腔肺吻合术后病人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控制在45-50mmHg,可使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最高。结论在保证手术矫形满意,容量负荷适当情况下,将双向腔肺吻合术后病人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控制在45-50mmHg,对病人的术后康复起积极作用。

【关键词】二氧化碳分压双向腔肺吻合术血氧饱和度

【中图分类号】R6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8-0040-02

如何控制双向格林术后病人的二氧化碳值,是平衡肺循环阻力和上腔静脉血流量的关键,也就直接影响血氧饱和度的高低。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20例,男7例,女13例。年龄1月~23个月,其中右室双出口伴肺动脉瓣狭窄5例,单心室伴肺动脉瓣狭窄2例,单心室伴肺动脉闭锁3例,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2例,大血管错位伴肺动脉瓣狭窄6例,重度肺动脉瓣狭窄2例。

2实施方法

2.1设备:应用GEMPremier3000血气分析机。

2.2通过调整呼吸机参数,将二氧化碳分压控制在多个可接受的平台值,人为的将病人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控制在25-30mmHg、30-40mmHg、40-45mmHg、45-50mmHg、50-55mmHg。并严密监测病人血液动力学变化,严密监测动脉血气,观察各种二氧化碳分压值病人恢复状态(带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并详细记录。

2.3血氧饱和度ICU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并常规记录。

2.4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双向腔肺吻合术后的患者病情危重,需要应用多种血管活性药物来维持生命体征,这些药物的应用间接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是不可必免的。

2.5机械通气时间双向腔肺吻合术后应尽早拔除气管插管,入住ICU时间为机械通气开始时间,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病情允许时拔除气管插管。

2.6住ICU时间与住院时间详细记录时间。

2.7临床观察指标:

对20例双向腔肺吻合术患者的详细记录如下:

A组所有患者PaCO2处于(25-30)mmHg范围内,共4例。第一例SaO2范围在(84-90)%范围内,应用呼吸机30h,于ICU住院11d,总住院时长为31d,主要应用PGE1(剂量为不超过50ng/kg/min)和米力农(剂量为0.5μg/kg/min)活化血管;第二例患者SaO2范围、应用呼吸机时长、住ICU时长、住院时间分别为(82-89)%、30h、10d、31d,主要应用PGE1(剂量为不超过50ng/kg/min)、米力农(剂量为0.75μg/kg/min)和副肾(不超过100ng/kg/min)活化血管;第三例患者相应数据为(82-88)%、29h、11d和33d,应用药物的情况与第一例患者相同;第四例患者对应数据为(85-91)%、26h、10d、37d,仅应用PGE1(剂量为不超过50ng/kg/min)进行治疗。

B组所有患者PaCO2处于(30-35)mmHg范围内,共3例。第一例患者上述对应的四项数据为(83-88)%、26h、10d和35d,应用的药物为PGE1(剂量为不超过50ng/kg/min)和副肾(不超过100ng/kg/min);第二例患者对应数据为84-89%、29h、10d和32d,应用的药物为PGE1(剂量为不超过50ng/kg/min)和米力农(剂量为0.75μg/kg/min);第三例患者对应数据为(81-90)%、28h、9d和31d,应用的药物为PGE1(剂量为不超过50ng/kg/min)。

C组所有患者PaCO2处于(35-40)mmHg范围内,共3例。第一例患者上述对应的四项数据为(84-90)%、26h、11d和33d,应用的药物为PGE1(剂量为不超过50ng/kg/min)、米力农(0.5μg/kg/min)和副肾(不超过100ng/kg/min);第二例患者对应数据为84-91%、28h、8d和34d,应用的药物为PGE1(剂量为不超过50ng/kg/min)和米力农(剂量为0.5μg/kg/min);第三例患者对应数据为(82-22)%、25h、9d和40d,应用的药物为PGE1(剂量为不超过50ng/kg/min)和副肾(不超过100ng/kg/min)。

D组所有患者PaCO2处于(40-45)mmHg范围内,共3例。第一例患者上述对应的四项数据为(83-88)%、25h、10d和27d,应用的药物为PGE1(剂量为不超过50ng/kg/min)和副肾(不超过100ng/kg/min);第二例患者对应数据为84-91%、25h、8d和30d,应用的药物为PGE1(剂量为不超过50ng/kg/min)和米力农(剂量为0.75μg/kg/min);第三例患者对应数据为(84-91)%、23h、8d和34d,应用的药物为PGE1(剂量为不超过50ng/kg/min)和米力农(剂量为0.5μg/kg/min)。

E组所有患者PaCO2处于(45-50)mmHg范围内,共4例。第一例患者上述对应的四项数据为(89-93)%、25h、8d和33d,应用的药物为PGE1(剂量为不超过50ng/kg/min)和米力农(剂量为0.5μg/kg/min);第二例患者对应数据为86-92%、22h、7d和31d,应用的药物为PGE1(剂量为不超过50ng/kg/min);第三例患者对应数据为(84-90)%、23h、6d和27d,应用的药物为PGE1(剂量为不超过50ng/kg/min)和米力农(剂量为0.5μg/kg/min);第四例患者对应数据为(85-92)%、22h、10d和28d,应用的药物为PGE1(剂量为不超过50ng/kg/min)和米力农(剂量为0.5μg/kg/min)。

F组所有患者PaCO2处于(50-55)mmHg范围内,共3例。第一例患者上述对应的四项数据为(85-92)%、26h、11d和37d,应用的药物为PGE1(剂量为不超过50ng/kg/min);第二例患者对应数据为86-91%、24h、10d和39d,应用的药物为PGE1(剂量为不超过50ng/kg/min)和米力农(剂量为0.5μg/kg/min);第三例患者对应数据为(83-89)%、27h、10d和40d,应用的药物为PGE1(剂量为不超过50ng/kg/min)和米力农(剂量为0.5μg/kg/min)。

3结果

术后2周对研究对象随访,20例患者手术效果都为满意。研究表明当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控制在45-50mmHg,患者的动脉血氧饱和度高于其它各组。

4讨论

年龄小于2周岁的右室双出口伴肺动脉瓣狭窄,单心室伴肺动脉瓣狭窄,单心室伴肺动脉闭锁,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重度肺动脉瓣狭窄,大血管错位伴肺动脉瓣狭窄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实施双向腔肺吻合手术,手术难度大,患者个人因素较为复杂,并且实施此术式的患者,上腔静脉直接与肺动脉连接后,从上腔静脉到肺循环间无泵动力功能,肺循环阻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上腔静脉血能否顺畅经肺循环到达左心,而二氧化碳分压的高低与肺循环阻力成正比;

综上所述:

二氧化碳分压在45-50mmHg范围内时血氧饱和度最高,肺循环阻力适中,增加上腔静脉血流量的有效血容量,在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的同时保护大脑的供氧,对病人的术后康复起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翟波,何强,刘景旭,彭邦田,王鹏高.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双向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在复杂先心病中的应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2;8;04;(8-9).

[2]朱颖,宋瑜,陈艳玲.双向Glenn分流术治疗单心室的术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3;(1195-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