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某高校386例教师脑血流图检查结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3

河北某高校386例教师脑血流图检查结果分析

班旭英

班旭英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075000)

【摘要】目的:通过对河北某高校教师脑血流图检查结果的分析,了解高校教师脑血管的功能状态。方法:我们采用广州白云蓝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BSREG2100数字化血流图仪对386例河北某高校教师进行额-乳及枕-乳导联的常规检测,并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脑血流图检查结果显示高校中年教师的脑血管功能状态明显减退,而60岁以上老年教师的脑血管功能状态与其年龄基本相符。结论:高校教师工作压力过大等不良的生活方式促进了包括椎基底动脉硬化在内的脑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建议对高校教师应早期检查,并早期干预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高校教师;脑血流图;脑血管功能

【中图分类号】R7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5)8-0647-02

Analysisofcerebralbloodflowmapof386teachersfromalocaluniversityofHebei

BanXu-ying

(AffiliatedhospitalofBeifangcollegeofHebei075000)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cerebralbloodflowmapof386teachersfromalocaluniversityofHebei,toanalysiscerebralvascularfunctionofteachersofuniversity.Methods:BSREG2100Digitalimpedanceflowimageanalyzerwasusedforcerebrovascularimagedetectionin386teachersfromalocaluniversityofHebei.Results:Teachersofmiddle-agedgroupshowedsignificantlydamagedcerebrovascularfunction,whileteachersofelderly-agedgroupshowedaveragecerebrovascularfunctionoftheircounterparts.Comclusion:Cerebralarteriosclerosis,includingarteriosclerosisofvertebro-basilararterywasverycommonamongteachersofuniversity.Becausetheirpressurefromworkwasveryheavy,andtheirlifestylewereunhealthy.Soweshouldearlydetechandearlyinterventtoimprovetheirlifequality.

【KeyWords】Teacherofuniversity;Cerebralbloodflowmap;Cerebralvascularfunction;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的提高,人们摄入了过多的脂肪、蛋白质,致使饮食结构不合理,加上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工作生活压力过大,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特别是是高校教师,因教学压力过大,体育活动减少,导致高校教师当中脑血管病人群明显扩大,且年轻化趋势非常明显,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1]。本文通过对河北某高校教师进行脑电图分析,以了解他们的脑血管状况,为便于针对性地对高校教师进行提前干预、处置提供理论支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们共收集了本组共386例资料,它们均来源于河北北方学院在职及退休教职工在2011年健康体检时所作的脑血流图,其中男224例,占58.03%,女162例,占41.97%;40岁以下104例,占26.94%,40~59岁136例,占35.23%,60岁以上146例,占37.82%。

1.2检测方法我们采用BSREG2100数字化血流图仪(由广州白云蓝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进行检测,要求被检查者于检查前的24小时内禁用使用血管扩张剂或收缩剂等药物,检测过程中被检查者闭目静坐,酒精棉清洁局部皮肤,将生理盐水湿润后的纱布双层包裹电极板,以增加其导电性能,我们选择枕-乳和额-乳两个导联进行检测,枕-乳导联反映的是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脑血流状况,而额-乳导联反映的是颈内动脉系统的脑血流状况,常规描记脑血流图。

1.3诊断标准采用该血流图仪附带的正常参考值作为诊断标准,选取其中的标准波形进行自动分析,观察其波形类型、阻力指数(转折高/主峰高×100)、反映脑血流量的波幅、流入时间、流入容积速度、转折高比、重搏波、弹性指数(重搏波高/主峰高×100)等,并参照郑豁然主编的《临床血流图学》为诊断标准[2],分析其脑血管弹性、脑血管紧张度、脑血流量是否异常以及血管年龄与实际年龄是否相符合等。

2结果

分析386例高校教职工的脑血流图后,我们发现从脑动脉弹性异常发生率方面看,椎基底动脉系统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颈内动脉系统;从血管年龄和实际年龄对比看,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老化较颈内动脉系统快;随着年龄增高,脑血管弹性减退发生率逐渐增高;从脑血流量异常发生率来看,脑血流量异常主要表现为脑供血不足,随着年龄增加脑血流量异常发生率逐渐增高,并且椎基底动脉系统较颈内动脉系统更为明显;从生理性血管年龄和实际年龄的对比方面看,60岁以前的人群,生理性血管年龄大于实际年龄发生率明显升高,40~59岁尤为明显,且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生率高于颈内动脉系统;在60岁以后的区间,生理性血管年龄与实际年龄基本相符。见表1

3讨论

首先从脑血管弹性方面看,以脑电图波形类型、血流入时间、转折高比、血流入容积速度以及重搏波等为观测指标,分析出脑血管弹性下降表现为一下几方面[1,3]:(1)波形类型主要表现为转折波、平顶波、低平波和圆顶波,而转折波最常见,转折高比随年龄增加,脑动脉弹性下降随之降低。(2)血液流入时间延长明显;(3)重搏波消失或仅隐约可见;(4)流入容积速度明显减小。从我们本次对河北北方学院的386例教职工的脑电图结果可以看出,40岁以下的较为年轻的教职工群体他们的脑血管弹性是最好的,而随着年龄的增大,在40~60岁之间的中年教职工群体当中,他们的脑血管弹性呈明显的减退趋势,该中年群体与40岁以下的年轻教职工群体比较,脑血管弹性减退的速度非常明显。而对于60以后的老年教职工群体,脑血管弹性减退的速度明显减缓。另外我们在研究中还发现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管弹性减退发生率明显高于颈内动脉系统。提示高校教职工在40~60岁的中年期是脑动脉硬化的关键时期,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这与以往研究报道一致[4]。

从脑血流量异常的情况来看,判断脑血流量的大小是通过观察脑电图的波幅,当波幅低于正常参考值是考虑为脑供血不足,当波幅高于正常参考值是认为是脑血流量增加。从本研究资料的检查结果看,脑供血不足是脑血流量异常的主要表现,分析不同年龄组的分布趋势可以看出,脑血流量异常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升高,尤其在40~60岁之间的中年教职工群体当中,脑血流量异常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并且椎基底动脉系统脑血流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颈内动脉系统,这与上述各年龄组的脑血管弹性减退情况相符,这也与以往研究报道一致[5,6]。

从生理性血管年龄评估方面观察,对于60岁之前的高校教职工群体,他们的生理性血管年龄大于实际年龄发生率相对较高,而且40~60岁之间的中年教职工群体与40岁以下的教职工群体比较,生理性血管年龄大于实际年龄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并且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生率明显高于颈内动脉系统。对于60岁以后的老年教职工群体其生理性血管年龄与实际年龄基本相符,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7,8]:(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进食高脂饮食增多,尤其是中年以及青年教职工,体育运动的减少,动脉硬化的进程明显加速。尤其对于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的中年人来讲,他们面临更大的竞争和工作压力。长期的并且是超负荷的伏案工作使得脑动脉硬化的进程迅速加剧,而特别是椎基底动脉硬化的进程尤为明显。(2)而对于60岁以后的老年教职工,已经基本退休在家,他们更加注重饮食结构的合理化,注意低脂饮食,并且在退休以后生活重点发生了转移,没有了繁重的工作压力,心情非常放松,并注重体育锻炼,所以动脉硬化的进程明显减缓。

高校的中年教师一般都担负着大量的教学和科研管理任务,竞争压力大,面临着进修深造、职称晋升等挑战,因为是学校的中流砥柱,所以整日埋头苦干,往往不重视体育活动,饮食结构上经常存在高脂、高胆固醇,所以容易并发高脂血症,高血压等疾病,从而加快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由于高校教师职业的特点,需要长期的持续的低头伏案工作,长期操作电脑,以及不良的读书姿势使颈部长时间处于被动状态,导致颈肩肌疲劳,椎间盘退行性变,容易诱发颈椎病,导致脑血管痉挛,脑血流量下降,脑部供血减少[9,10]。从大量的临床实践发现,脑血流图检查简单易行且无创伤性,反映脑血管的弹性和脑血流量比较客观,对于判断脑血管的功能状态比较准确,因而可以据此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够有效延缓动脉硬化的进程,最大限度地保障高校教师,尤其是中年教师的健康。

参考文献:

[1]王晓平.高校教师脑血管弹性状况的检查分析[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2(10):92-93.

[2]郑豁然.临床血流图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92-99.

[3]高翔虹,李增平,郭丽娟.脑血流图对脑血管硬化诊断的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10):1083-1084.

[4]杜培静,任晓林,姜红军.368例中年知识分子体检中脑血流图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6,22(20):3164-3165.

[5]张爱国.伏案4小时健康青年男性脑血流图的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46):9145-9148.

[6]董桂玉.18例某高校教师脑血流图检查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8):1138-1139.

[7]吴宇萍,刘洁,周月玲.152例高校中年教师脑血流图检查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4):490-491.

[8]白福祥,孟凡敏,闰兵.脑血流与年龄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09,3(3):13-14.

[9]谢锦棋,张时娥.颈椎病200例脑血流图分析[J].实用新医学,2001,3(1):43-44.

[10]林燕平,邵桂霞.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脑血流图分析[J].罕少疾病杂志,2006,13(6):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