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桩基静载检测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及处理方案探讨刘含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06
/ 2

关于桩基静载检测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及处理方案探讨刘含杰

刘含杰

山东正元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岩土工程处271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在不断的提高。桩基工程为基建工程施工中常用的一类基础施工项目,分析良好的桩基工程施工落实,对于工程的施工质量保障,以及工程的结构安全性保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实际发展中关于桩基工程的施工质量检测,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就关于桩基静载检测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及处理方案展开探讨。

关键词:桩基检测;静荷载试验;承载能力

引言

建筑行业在测试桩基承载力以及摩阻力时开始广泛应用桩基静载试验。此种检验测试法能够降低桩基施工安全隐患,提升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施工人员采用桩基静载测试方法对桩基承载力进行检测,然而在实际检测期间还存在较多技术问题。

1桩基静载检测中的常见问题

1.1操作规范问题

分析静载试验检测在桩基中的应用,常见的一类作业问题即为:操作规范问题。操作规范问题的出现,严重的影响了桩基检测质量,同时对于桩基施工质量的合理评估,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其中分析操作规范问题主要表现为:检测人员在桩基检测中应用静载试验检测,对于相关检测前置条件落实不到位,如静载物质量不达标,测试点位与上部堆积物错位等现象,造成的静载测试参数不达标现象。

1.2检测设备对桩基的影响因素

在桩基静载检测过程中,检测设备是桩基静载检测的主要参与设施,其对桩基静载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具有决定性作用。例如,在桩基静载检测过程中,若检测中途设备发生故障而未察觉,将直接影响桩基静载的检测结果,从而无法确保桩基静载检测结果的真实性,与桩基静载的实际性能存在较大的差距。此外,在实际检测工作中,常发现检测设备未进行有效标定、或者标定周期已过等现象,无法保障检测设备的测试结果的可溯源性,从而对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存在较大怀疑。

1.3作业监管问题

作业监管问题为当前静载试验检测在桩基应用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其中分析作业监管出现问题,主要造成的不良现象体现为:检测作业中由于缺乏作业监管,造成检测作业人员的作业工序准确性,作业数据记录的规范性,以及作业中程序合格性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最终影响了检测质量,同时对于桩基工程质量的合理评估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4堆载不规范问题

(1)堆载量不足。建筑行业对于静载试验反力装置的要求与试验最大荷载之间的差距不小于1.2倍。在检测期间,部分检测人员为了获取最大效益,常常不注重检测质量问题,导致堆载配重不达标,并且时常出现低于最大试验荷载情况。(2)试块吊转问题。在堆载过程中,吊装人员不具备专业知识,导致上下层存在随意搭接预制块配重情况,试块咬合效果不佳,在摆放配重没有改变方向和顺序,导致压载平台松散和垂直缝问题出现,未形成统一化主体。(3)平台倾斜问题。在堆载过程中,支墩下地基土不均匀变形,钢梁不合理摆放,千斤顶合力与平台中心不一致等问题比较严重,以上问题都会导致堆载平台倾斜问题,影响试验的成功性。(4)压实问题。当在软土地基实施静载检测试验时,主梁压实千斤顶问题比较严重。这主要是因地基土承载力不足以及千斤顶与主梁预留距离不足问题,导致实验开始前,千斤顶传递反力会影响桩顶,导致试验桩产生沉降问题。在开机加载之后,静载试验沉降量与Q—S曲线间距持续减少,此时就不能及时记录压实桩顶沉降量,对桩顶总沉降量和静荷载试验曲线形态造成影响,导致结果准确度降低。

2桩基检测中的静荷载检测控制措施

2.1提升作业人员专业技能

具体作业中为切实有效的提升作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检测单位可通过两种举措进行改善,其一通过邀请专业人士,针对检测人员进行检测中检测技能,检测注意事项,检测方法的讲解,以此加强检测人员对相关作业原理,作业方法的理解,最终达到提升人员技能的目的;其二对外招聘具备专业技能,从业经验的检测人员,进行相关静载试验检测作业的实施。以此保障在桩基静载试验检测作业中,作业人员专业技能的合格性。

2.2试验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1)平整场地。在开展静载试验前,必须由专业检测技术人员平整施工场地,在验收合格之后才能够开展静载试验。在试验过程中不能随意搭建堆载平台。(2)注重自检。在完成所有试验检测设备安装之后,必须实施系统性检查。具体措施如下:对试验桩进行小荷载预压,以此降低桩头处理和人为操作影响因素,避免检测系统与试验桩间隙出现非桩身沉降问题,排除管路与千斤顶中的空气。详细检查阀门和管路接头的漏油问题。若以上检查结果良好,卸载至零。等到移传感器显示读数稳定后再进行检测。

2.3检测仪器、设备规范化管理

在桩基静载检测过程中,检测设备作为静载检测工作的主要设施,其对桩基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具有决定性作用。为了减小检测设备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需要对检测设备采购、使用、保养等制定适宜的保障措施。首先,在检测设备采购环节中,需要选择品质有保障的生产厂家,并在采购完成后设备进场时,由厂家技术人员对检测人员进行培训;对于设备使用,需要制定设备操作手册,严格按照操作手册的规范流程操作设备,不可随意变更设备操作顺序;对于设备保养,制定设备标定计划,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标定,保障检测结果的量值溯源性。

2.4规范操作程序

静载试验检测在桩基中的应用,落实规范操作程序对于检测作业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具体实施中关于规范操作程序的实施,业主单位可通过聘请第三方检测监理机构的方式,针对工程检测作业中的作业现状进行作业监管,及时的针对检测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和改善。以此确保桩基检测质量的合格性,并且降低因检测作业不准确,造成的桩基工程质量评估不准确的现象。

2.5合理摆放试块

(1)压重堆载与预估最大试验荷载之间的差值不能大于1.2倍数,在试验开始前一次性添加配重,并且均匀安设在平台上。(2)在堆载过程中,预制块配重堆放层大于5层时,应当确保每两层内缩进一块配重,并且做好收缩处理,确保堆载重心能够逐渐向中心靠拢。堆载高度需要控制在10m.(3)上下层预制试块必须错位和搭接安装,并且确保每一层的摆放方向和顺序都一致,确保压重平台配重交接为整体。(4)必须在压重堆载吊装现场设置安全警戒线,并且通过设置警示牌做好安全防护与隔离工作。堆载吊装施工人员必须加强安全防护力度,禁止施工现场出现人员和设备损伤事故。(5)支墩底座应力与基地反力特征值之间的差距不能大于1.5倍。

2.6合理落实检测作业时间周期

力学变化及力学的传导在介质存在的情况下,存在一定的传导时间以及传导周期,因此分析合理的落实检测作业时间周期,对于静载试验检测在桩基中的应用质量提升意义重大。具体操作中为合理的提升检测质量,依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中规定,从成桩到开始试验的间歇时间:在确定桩身强度达到要求的前提下,对于砂类土、不应少于10d;对于粉土和粘性土,不应少于15d,对于淤泥或淤泥质土,不应少于25d。以此确保检测质量的合格性和完善性,同时减少因检测时间不足造成的检测数据不达标的现象。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确保桩基具有充足的承载能力,需要对桩基进行静荷载检测,并根据桩基结构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加载测试方案,以确保桥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成栋财.浅谈桩基静载检测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12).

[2]吴龙飞.桩基静载检测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案[J].广东建材,2018,34(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