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管理创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科技管理创新研究

张浩

黑龙江省科学院高技术研究院

摘要:技管理创新是实现科技创新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而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战略思维又是推动高校科技管理高效运行和管理创新的直接动力。高等院校是我国科技工作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根据系统环境变化和社会发展要求来制定和调整科技管理方针政策。

关键词:新时期;管理创新;科技管理

科技管理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关键所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科技管理创新提供了直接动力。建立科技协调机制,充分发挥科技管理的调控作用,这对于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标准,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现状

1.1科技管理部门宏观决策的有限理性

科技管理部门所处的环境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有限正确的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相继出现,科技政策的时效性也将逐步减弱。此外,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宏观科技政策的针对性弱。虽然,科技管理部门在制定科技政策时作了很为充足的准备,但是,我国区域发展是不平衡的,国家政策难免原则性强而针对性弱,“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难免出现,国家科技政策的作用将逐步减弱甚至丧失。

1.2科技管理人员综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科技政策研究与制定人员知识的有限性。科技管理部门的公务员是科技政策研究与制定的主力军,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素质将会严重影响到相关科技政策的制定。然而,众所周知,科技政策研究与制定人员的主观努力并不能改变他们知识的有限性,这就导致科技管理部门对未来科技与经济发展的认识也是有限的。科技进步对科技创新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科技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综合能力,形成高素质的科技管理队伍,才能提高工作效率。科技迅猛发展的同时在科技管理上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科技管理人员对科技前沿动态了解不够深入,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科技管理手段在工作中的应用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1]。

1.3管理模式相对落后

尽管科技管理在我国经历了几十年的不断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显现出一些不足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如停留在只注重投入产出、科研计划、组织以及协调科研中各种关系和工作的管理模式上,放缓了科技创新的脚步。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政府科技工作仍未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模式,各级科技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仍然是具体项目和研究团组的管理,管理过宽过细过死,影响了科研机构的自主创新能力。科技管理部门的这种微观管理方式产生的最为严重的后果就是科研经费使用的效果将很难保证。

2.新时期科技管理的创新思路

2.1电子政务的介入

电子政务建设是我国政府的重要任务,科技管理领域引入电子政务也是大势所趋。在科技管理领域,电子政务的建构对内可以实现公务人员网上办公、部门资源共享和部门之间的交叉立体作业,最终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提高了行政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对外可以通过/24小时0自助服务、单一窗口联合办公等多种在线方式为公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公民最终节约了时间,降低了开支。因此,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科技电子政务都是以顾客为导向的,这是与无缝隙政府理念是一致的;科技电子政务建成后,政府相互之间和政府与社会之间通过各种电子化渠道进行互相沟通,政府可以根据管理对象的需求、管理对象可以使用的形式、管理对象要求的时间和地点,向管理对象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选择,从而使得公民可以从多种渠道取用政府的信息和获得政府的服务,而不是采用传统的需要经过层层关卡进行书面审核的作业方式[2]。这是以民为本,以社会为本理念在政府治理中的贯彻;科技电子政务使政府信息和行政透明化,弱化了官僚体制的信息控制,同时使政务信息的传递途径更加直接、快速,减少了信息层层筛选的过程,使政府结构趋于扁平,部门之间的壁垒渐趋模糊。

2.2建立科研人员保障机制

建立科技创新专项奖励制度,调动科技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从事科技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建设鼓励科技创新人才机制。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可设立科技奖励基金,对在技术创新中做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及管理者予以重奖,尽可能地保护科研人员合法权益。要制定比沿海地区高层次科技人才引入更为优惠的政策,在工资、职称评审、住房等方面给予引入的高层次科技人才极大方便,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竞争,不断引进、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发挥出科技创新发展的潜力。目前,部分企业劳动技能较低,劳动者整体素质不高。大量科技成果不能尽快转变为生产力,一流设备和原料只能生产出二流或三流的产品,资源不能充分利用,造成很大浪费。因此,必须提高在岗职工的业务水平和从事高新技术生产的劳动技能,加强对在岗职工的知识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在岗职工参与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的能力。通过适度有效的管理制度创新,针对不同情况,创建有利于各类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使其产生工作积极性。同时,加大科技引资力度,发挥科技创新潜力,不断推动科技健康发展。

2.3建立适合于科技创新的动力机制

要逐步引进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以及服务体系,不断加强应用技术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产业化。在技术创新中充分发挥企业家的关键作用,企业家远见卓识、积极进取,对于某些技术以及寻找市场利润的愿望,都会使其实施创新行为。对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具有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及管理者给予重奖,充分调动优秀管理者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体现知识的巨大价值,鼓励科研人员不断研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科技产品。

3.实现高校科技管理创新的实践

3.1体制创新

科技管理创新包括管理理论、管理战略、管理体制、管理机制和管理方法等的创新,其中科技管理体制和科技运行机制的创新是科技管理创新的重点和关键所在,对科技管理创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校在申请经费、项目申报、成果完成和报奖、创建实验室、基地建设、获得知识产权等科研行为中,虽然有多年工作经验积累,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考核办法,量化指标也从无到有,但近年来受各种因素影响,急功近利,重成果、论文,轻基础研究的现象也屡见不鲜,科研考核往往重视从数量上完成指标,而缺乏质量监控指标体系保证[3]。

3.2建设高素质的科技管理队伍

以高校、科研机构为依托,以政府为主体,创造吸纳高层次科技人才的良好环境。形成以项目带动投资,以科技研发求发展,以事业发展吸引留住人才的良好局面。留住现有人才,引进外部人才,通过有形资源与智力资源紧密结合,使我省成为招贤引智的人才聚集高地,通过人才优势带动科技发展,不断创造高层次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同时,也要调整高校办学结构,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加强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意识,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技能为重点,集中力量培养复合型人才。科技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才能对本校的科研选题、立项、科研发展方向等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为科技人员提出有益的建议,当好参谋;科技管理人员必须懂得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这样才能主动为全校科技活动进行软件支撑服务

4.结语

科技创新的关键是制度创新,将全社会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变革,并对科技管理机制不断优化,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体系。高校科技管理创新是科技管理工作的促进剂,是新时期高校科技工作不断取得突破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李荣平,刘刚海等.技术创新能力与活力评价理论和实证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

[2]陈红亚.企业科技投入产出的综合评价与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

[3]秦勇,冯记春:浅谈科技管理创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