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馈治疗在精神科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生物反馈治疗在精神科中的应用

李亚莉

(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河南洛阳471013)

【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生物反馈治疗在精神科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所接诊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研究观察分析对象,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这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各有30例患者;对照组的30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的30例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物反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没有差异,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认知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生物反馈进行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生物反馈;精神科;精神分裂症;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09-0256-01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当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以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缺乏社会适应能力和认知功能缺陷等为主要临床症状和表现,对患者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都造成了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精神分裂症的治疗难度大,传统治疗方法通常以药物治疗为主,不仅效果不佳,还会引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1]。为了改善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对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采用常规疗法和生物反馈疗法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简要的探究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所接诊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研究观察分析对象,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这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各有30例患者;在观察组的30例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在23-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54±4.37)岁;在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在22-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15±4.34)岁;本次试验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的家属都签署了相关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的30例患者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

1.2.2观察组

观察组的30例患者在对照组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生物反馈法进行治疗,生物反馈法的具体操作如下:

脑电生物反馈采用CVFT-Q28M仁和脑电仿生电刺激仪进行治疗,然后指导患者先进行全身的肌肉放松训练,再将电极粘在患者双侧耳廓后乳突处表皮,然后启动仁和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并根据患者的具体耐受程度调节患者的电流强度,每周进行5次治疗,每次治疗时间持续30分钟。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两个月。

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采用韦氏记忆量表(WMS)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离测验(WCST)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分数越高,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越严重。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好转,患者的自我感觉和社会适应能力明显改善;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患者的自我感觉和社会适应能力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自我感觉和社会适应能力均没有变化甚至更加严重[2]。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并进行t值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进行X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n(%)

3结论

生物反馈技术指的是由旧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一种新的治疗观点,生物反馈技术与常规药物的主要区别在于在生物反馈技术当中,患者是主动参与者,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不少国家将生物反馈作为一种常规方法在临床中广泛开展应用。将脑电生物反馈疗法应用到精神分裂症当中,主要的治疗机制是通过现代生理化科学仪器对大脑病灶部位代谢的环境进行刺激,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微循环,促进受损脑部神经细胞的恢复[3]。

从上述结果当中可以看出,与常规疗法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和认知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与同类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采用生物反馈进行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辉.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72-73.

[2]张冬敏,郭云飞.生物反馈放松治疗广泛性焦虑肌电数值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4):105-106.

[3]董锋云,赵淑宜,刘洪梅.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