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急诊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

伏清华张芳沈雪梅

伏清华张芳沈雪梅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方法对于医院2014年12月到2015年6月期间接待的115位急诊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评估其心理需求,并根据其心理需求实施护理干预,对比其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程度.结果99.13%患者家属首位心理需求是“患者现在被如何治疗”,“同医护人员讨论患者病情”和“能够感觉患者有希望”在心理需求表现中位居第二和第三,其比例分别是98.26%和95.65%;护理后,本组患者家属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分别为(9.4±1.3)分和(8.7±0.9)分,明显低于护理前的(17.8±3.5)分和(15.4±2.4)分,其护理前后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急诊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家属心理状态.【关键词】急诊患者家属;心理需求;护理对策ThesurveyforpsychologicalneedandnursingforemergencypatientsfamilymembersFuQing-HuaZhangFangShenXue-Mei【Abstract】Objective:Todiscussthesurveyforpsychologicalneedandnursingforemergencypatientsfamilymembers.Methods:Choosed115emergencypatientsfamilymembersfromDec.2014toJun.2015tosurveytheirpsychologicalneedtonursefortheiranxietyanddepression.Results:Therewere99.13%ofpatientsfamilymembersofthefirstpsychologicaldemandis"nowishowtotreatpatientswith"."Withthemedicalstafftodiscusspatients"and"canfeelhopefulpatients"insecondandthirdinthepsychologicaldemandexpression,Theproportionis98.26%and98.26%respectively.TheHAMAandHAMDscoreswere(9.4±1.3)and(8.7±0.9),lowerthanbeforenursing(17.8±3.5)and(15.4±2.4).Conclusion:Itisimportanttoknowthepsychologicalneedofemergencypatientsfamily【Kmeyemwobredrss】toimprovetheirpsychologicalstates.emergencypatientsfamilymembers,psychologicalneed,nursing【中图分类号】R2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953-01

急诊患者往往处于生命危急状态,因而其家属会出现程度不等的紧张、焦虑等负面心理,然而其心理需求容易被忽视,从而减低了患者家属对医院的护理满意度,甚至引发医疗纠纷等[1].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分析急诊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对其实施相应护理干预,评估其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入选本组研究的115位急诊患者家属均为医院自2014年12月到2015年6月接待,其均对本组研究知情同意.115位患者家属主要包括患者配偶、兄弟姐妹、子女,其中男75人,女40人;文化程度:小学12人,初中54人,高中28人,中专15人,大专4人,本科2人;患者疾病类型:急性脑出血57例,急性脑梗死50例,其他8例.1.2研究方法制定急诊患者家属心理需求调查问卷,统计急诊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表现,主要包括“想知道患者现在被如何治疗”、“能否确保患者获得最好的医治”等.共发放115份调查问卷,收回115份,回收率是100.00%.表1评估本组115位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具体表现(n,%)

1.3护理对策根据本组研究对象的心理需求,在恰当时机下实施相应护理干预,其具体护理干预对策如下:(1)护理人员需及时为患者家属提供患者相关的动态信息,并帮助其适应医院环境.告知家属相关疾病知识,使其了解患者当前情况,并主动探视患者及其家属,让患者家属感受到来自院方的人文关怀,获得家属信任与好感;(2)耐心解答家属问题,鼓励其主诉内心想法和鼓励,了解患者家属的精神困惑以及心理需求,从而缓解家属心理压力;(3)患者家属往往强烈关注患者的生命安全问题,希望患者获得最佳救治.因此,护理人员需及时告知家属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方案以及预后情况.同时,告知家属医院科室制度,让家属明确医护人员工作重点,以此缩短其心理等待时间.

另外,还可在患者治疗方案有所改变时,让家属知情,引导其参与决策,以此缓解其焦虑情绪,提升其依从性和控制力;(4)护理人员在同家属沟通过程中,需注意自身言谈举止,交流时言语温和,目光平和,护理操作准确、足心,治疗熟练,使家属感受到患者正在接受有效救治,从而缓解其紧张、焦虑感.(5)家属产生不良情绪时,常表现出紧张不安、流泪哭泣、心烦意乱等,而上述负面表现会感染患者,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因此护理人员要注意在有条不紊救治患者的同时,给予患者家属鼓励和安慰,同家属交流时遵循“先报喜后报忧”原则,告知其患者勇敢、平静、乐观情绪,劝解家属不可过于忧虑而影响患者情绪.(6)重视对中年人和退休人员的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心理疏导,确保其情绪稳定.退休人员年龄较大,加上患者角色突然改变,退休人员无法适应,容易恐慌.因而,护理人员需给予其精神支持,耐心为其解释患者病情,注意语气自然,语言精练,表达有逻辑性.

1.4观察指标本组研究对象的心理需求表现,并采取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2]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3]评估其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患者分值越低表示其抑郁、焦虑程度越低,反之则越高.2结果2.1评估本组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具体表现依据个体排第一位心理需求,将本组115位患者家属心理需求按顺序排列如下,其中将“患者现在被如何治疗”的__________心理需求排于首位的家属比例最高(P<0.05),是99.13%;“同医护人员讨论患者病情”和“能够感觉患者有希望”在心理需求表现中排第二和第三,分别是98.26%和95.65%,具体数据见表1.2.2对比本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护理前,本组患者家属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分别为(17.8±3.5)分和(15.4±2.4)分;护理后,本组患者家属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分别为(9.4±1.3)分和(8.7±0.9)分;本组患者家属护理前后抑郁和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心理需求,是指个人在心理上的需求,如果能满足其心理需求则可缓解或者消除其烦恼、焦虑等情绪,增加其幸福感和舒适感[4].所以,对于急诊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不能忽视不理,以免患者家属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持续增加,得不到缓解而产生较大心理波动,影响家属健康和患者治疗,甚至引发护患纠纷等.因此,明确患者家属具体心理需求,并采取相应护理对策满足其心理需求,对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有重要意义.据本组调查分析发现,急诊患者家属对于“患者现在被如何治疗”、“同医护人员讨论患者病情”、“能够感觉患者有希望”以及“确保患者获得最佳医治”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需求,医护人员可根据家属社会身份、文化程度等,采用相

应话语告知其患者情况,通过及时提供患者信息、耐心答疑、告知家属患者治疗方案、给予家属鼓励和安抚等护理干预措施,满足其心理需求,从而缓解其焦虑、恐惧和抑郁情绪,提升其心理承受能力和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本组研究中,患者家属护理后的HAMD评分和HAMA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可见根据急诊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实施护理干预对策,可帮助患者家属克服不良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1]殷睿宏,许丽,石远峰.心外监护室病人亲属心理需求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39—41.[2]陈晓初,蔡苗苗,吴可可.急诊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调查分析与护理[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7):469.[3]黄敏.急诊重症哮喘患者家属焦虑相关因素及心理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国临床护理.2012,4(2):175-176.[4]邵凤娣,李淦清,莫伟玲.急诊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调查分析与沟通技巧[J].中国卫生产业.2012,9(16):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