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研究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高会影

(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河北保定072750)

【摘要】目的:分析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4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4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的子宫体积和最大肌瘤体积明显少于治疗前,对治疗前后的不良症状进行分析,治疗前的不良反应率10.6%,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率为3.2%,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率明显少于治疗前,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其效果明显,能最大程度缓解临床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米非司酮;子宫肌瘤;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1.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1-0071-02

子宫肌瘤也成为是子宫平滑肌瘤,是当前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良性肿瘤,对患者自身有严重的影响。该病是当前妇科生殖系统中比较常见的症状,疾病发生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癌变的现象,演变为恶性肿瘤,针对其特殊性,在临床研究中需要尽快进行彻底的治疗,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担忧。米非司酮在治疗子宫肌瘤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能缓解临床不良炎症。医护人员需要提前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结合临床治疗具体要求进行给药。为了分析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选择94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4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4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33~50岁,平均年龄(40.5±2.8)岁,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均接受详细的检查,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研究标准,排除全身脏器疾病患者。

1.2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对所有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在月经来潮第一天进行治疗,药物剂量为12.5mg,一日1次。睡前口服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结束后观察治疗效果[1]。

1.3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当P<0.05说明比较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94例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体积和最大肌瘤体积进行分析,实践证明,治疗后的子宫体积和最大肌瘤体积明显少于治疗前,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如表1。

3.讨论

子宫肌瘤是当前常见的症状,甚至伴有月经异常或者疼痛等症状,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会导致病情恶化,甚至产生其他炎症,针对其特殊性,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药物治疗在治疗子宫肌瘤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女性患者心理压力比较大,可能会出现紧张或者焦虑等症状,针对其特殊性,必须结合药物属性进行治疗,保证治疗的合理性[2]。

米非司酮具有抗孕激素、抗雌激素以及糖皮质素激素的欧勇,有效的竞争性能抑制孕激素和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结合,其亲和力为孕激素的10倍左右,会使得绒毛组织变性质。米非司酮在治疗子宫肌瘤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该药物本身属于拮抗剂,能直接取代体内的P和其他受体,抑制P活性,溶解卵巢黄体功能。考虑到临床用药的具体情况,在用药过程中需要提前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解,根据肌瘤症状和要求进行干预性治疗[3]。米非司酮的应用,能最大程度减少雌激素受体,孕激素效应降低后,肌瘤体积缩小。米非司酮的用药效果比较明显,但是不能完全替代手术进行治疗,整体上能缩小肌瘤体积。针对临床治疗的具体要求,必须做好术前准备工作,结合患者的病情给予有效的缓解治疗。基于临床治疗的具体要求,在实践阶段需要提前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按照药物治疗属性要求落实[4]。米非司酮作为当前应用广泛的一种化学合成的药物,作用机制是竞争性和孕激素受体结合,能阻断孕激素的作用。根据临床护理指标的具体要求,在实践过程中要给予有效的护理,满足患者个性化要求。部分患者对该病认知度比较低,需要进行适当的指导和教育,满足临床护理具体要求。在用药治疗阶段,对患者认知度进行调查可知,很多患者对自身病情缺乏了解,预后治疗阶段,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出现干预治疗不合理的现象,针对其特殊性,在后续护理指导过程中从具体情况入手,按照临床护理流程要求,能最大程度减少不良炎症,保证护理指导的合理性。此外很多年轻的女性患者对子宫肌瘤缺少认知,导致后续治疗难度比较大,因此在实践阶段需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教育,使其掌握米非司酮的用药要求,积极配合接受预后护理和治疗。米非司酮的动力学指标比较明显,吸收后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皮质、卵巢和子宫内膜。血浆平均达峰时间0.7~1h,达峰浓度2.34mg/L,半减期平均为34h,服药后72h血浆水平仍可维持在0.2mg/L。在预后干预治疗阶段需要提前对受体水平进行了解,考虑到作用机制,能明显增加妊娠子宫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5]。

对94例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体积和最大肌瘤体积进行分析,治疗后的子宫体积和最大肌瘤体积明显少于治疗前,对治疗前后的不良症状进行分析,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率明显少于治疗前,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子宫肌瘤患者应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其优势明显,能最大程度减少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米非司酮在治疗子宫肌瘤中有重要的作用,患者对该治疗方式满意率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徐爱玲.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04(13):101-102.

[2]刘茹.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10(02):149-150.

[3]刘玲瑛.宫瘤清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2(12):140-141.

[4]杨仕荣,成志红,张尊潭,黄春玲.妇科养荣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分析[J].肿瘤药学,2012,03(03):204-207.

[5]施武媚.丹鳖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23(14):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