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父子情深,学习写作技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感受父子情深,学习写作技巧

李远萍

——《背影》一文给我们的启示

陕西商南县鹿城中学李远萍

第一次学习《背影》是上中学的时候,那时对文中所流露的出的真情并没有深入透彻的理解,仅仅是通过老师的讲解懂得了父子挚爱的伟大、无私、深沉。工作了十几年,每年都要引导学生感受《背影》所体现出的朴素而真挚的父子深情以及平中见奇的表现手法。真正教学《背影》才是第一次,静下心来,潜心探究,细细咀嚼,认真品味,才真正懂得了作者的用意和那种内疚的心情。

文中作者在淡淡的笔墨中,流露着一股浓浓的深情,没有半点娇柔做作之感,只有动人心弦的力量,因此,它被称为“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关于文中流露出的这种符合我们中华名族的伦理道德的伟大而高尚的感情,好多名人大家都做过详尽的分析,高度的评价。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在引导学生感受这父子深情的同时,更应把本文的写作技巧教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感悟的同时并能在写作时运用。

至于《背影》简洁的文字、朴素的文风、白描手法的运用,这里我们且不必多说,但就写作上的以下两个技巧谈一谈。

一、《背影》中铺垫手法的运用,值得我们仔细体味

在文中,作者先是交代了自己和父亲分别时的家庭境况: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变卖点置换旧债,又借新债办丧事。在这祸不单行的日子里,父亲外出谋生,自己离家读书,真是一次悲伤的离别,这些交代讲明了这次父子分别的背景,为后文凸显“背影”奠定悲凉哀秋的气氛,对深化主题起到了成功的铺垫作用。

其实,文中这样的铺垫还很多,如描绘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之前,父亲亲自送儿子到车站,照看行李,拣定座位,嘱托茶房,写父亲的这些细心照料,像叮嘱稚童一样的多次叮咛,看似与后文写“背影”无多大关系,但仔细揣摩,我们会发现,这些情节又无多余。正是这些细针密线的描绘,才把一个慈父的形象真真切切地树立了起来。行文至此,在平实中又见曲折,把文章推向抒情的高潮。这样父亲攀越栏杆的艰难费劲,那熟悉的穿戴,才能引起作者的瞩目,他那劳累的背影才显得那样高大,既感动着作者,又感动着每一位读者。因此,我认为:铺垫手法的合理运用正是本文能够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品味着朱自清自然的行文,写作技巧的高明,自然的想到了我们学生所写作文的一般格式;开头点题,紧接着便会出现“记得有一次”,“有一天”,“又有一次”,“还有一次”等等这样的句子,如此写成的文章往往太过单调,太过简单,没有起伏,也没有耐人回味之处,究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的学生在作文时少了铺垫,少了必要的过渡,就像一棵大树只有光秃秃的主干,没有为其润色的枝叶。又像平时走路一样,只想着如何能直奔目的地,而不经过必经之路,试想想,没有途中的劳顿,岂能有目的地的愉悦,耐人寻味?看来途中的经历或途中所发生的事,也许要不惜笔墨的写上几笔,而我们学生的作文正少了这简简单单的几笔,直接便进入了所谓的主体内容,所以写出的文章没有跌岩起伏,不够丰满感人。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向朱自清学习,学习《背影》中的这种写作技法,试着在自己的作文中应用。但我要说的是:这种铺垫必须要合理,并与文章的主体内容有关联,能为文章中心服务,才能收到良好的写作效果。

二、《背影》塑造父亲的形象,选取了特定环境下父亲形象的特点,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值得学生学习

《背影》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的淋漓尽致,但不同于一般作品描写人物形象,只着力于音容笑貌的描绘,而是抓住了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不惜笔墨细致入微的刻画。真正让作者感动,让作者真真切切感受到父亲那慈父的形象,就是父亲翻越栏杆买橘子时的“背影”,这一“背影”深深地打动了作者的心灵,顿时使作者获得了特殊的感受,留下了激动的眼泪。课文结尾写道:“在晶莹的泪光中,又浮现出那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可见,这个“背影”自然成了作者终身难忘的一个定格画面。

作为父亲的背影,在儿子心目中本是再熟悉不过的了,而作者却选择了特定环境下父亲的背影,可以说这是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独特发现,也是表现人物的一种艺术创造,而这正是我们在课堂上应该交给学生作文的又一个写作技巧。

于是,在学完了朱自清的《背影》之后,我便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话题作文:你的父亲是你最亲近最熟悉的人,或许你早想用笔墨写写自己的父亲,那就像朱自清学习,以“父亲”为话题作文。凡不用心,不善于运用我们所学过的写作技巧的学生,大都以“父爱”、“我的父亲”命题,这样作文中便有“父亲背我去医院”、“父亲为我雨中送伞”等千篇一律的材料,而有一部分学生能学以致用,以“父亲的鼾声”、“父亲的手”、“父亲的眼睛”等突出父亲特定形象的语言命题,而且写出了较为成功的作文。这里我不妨摘录一位学生作文中的几段:

“我是听着父亲的鼾声长大的,每天晚上,我都不得不在吵人的鼾声中入睡。”

“父亲的鼾声呀,是那么的难听又那么响亮。晚上睡觉时,即使关上门窗,可父亲的鼾声还是那么清晰,那种声音像吸不过来气儿一样听着真叫人难受。每每这个时候,我真想逃离这个家,实在没办法,只好捂住耳朵睡觉……”

当小作者无法忍受父亲的鼾声时便去找母亲诉苦,可母亲这样对他说:“孩子,你爸爸之所以常常大鼾,而且鼾声这么大,是因为太过劳累的缘故,你要学会适应……”母亲的话让她一阵心酸,同时也提醒了他,于是小作者写到:“以后每当父亲进入梦乡鼾声响起时,我还真像听到了乐曲。时间一长,晚上父亲如果不在家,没有了父亲的鼾声,我还真有些睡不着了……”

这位小作者的习作比较成功的原因:就在于他能学以致用,抓住了生活暗示给自己的独特发现,用一双发现的眼睛去写作,写作角度新颖,更容易吸引人,感染人。

的确,《背影》中有好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里我们只把学生在写作时容易掌握的两个技巧略作剖析,也希望我们的学生在感受这种父子深情的同时,使这些写作技巧为我所学,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