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气象设备维护及通讯网络保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自动气象设备维护及通讯网络保障

陈强刘承径

深圳市气象服务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我国自动气象设备的应用促进了气象事业的不断发展,自动气象设备是在社会经济和科技双重力量的推动下而产生的,也是气象观测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多种气象情况信息能够进行准确地采集和处理是现代气象科技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动气象站是以自动气象设备组合而成的气象监测系统,其能够实现气象信息监测的自动化,予以科学应用对于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自动化气象设备在经过长时间的工作过后,可能出现一些故障,不仅影响对设备的正常应用,更可能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在自动气象站中设备出现故障时,对气象工作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要想保证自动气象站的正常运行,必须做好对自动气象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并在其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地进行判断和处理,以保证自动气象站的正常工作。

关键词:自动气象设备;维护;通讯网络;保障

1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动气象站也逐步的取代传统的人工观测,广泛运用到平时的气象观测上。随着各种自动气象站的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和投入使用,自动气象站在气象观测的工作中越来越重要。这样气象站工作者就需要及时对自动气象设备进行了解,以便使用和维护,对通讯网络也要了如指掌,为信息的传输提供保障。

2自动气象站的日常维护和常见故障处理的基本原则

对自动气象站的日常维护和常见故障处理是在其应用过程中必要的工作内容。科学地维护和维修措施旨在能够提升设备应用的性能,降低因其出现故障而造成的损失。因此,在对自动气象站进行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这样才能够保证应用措施和技术实施的科学性。本文对其基本原则进行了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

2.1安全性

自动化气象设备在检修时需要切断电源,保证设备原件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性,避免触电危险的发生。同时,在自动气象站中设备出现故障时,首先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然后才能够进行对其故障的诊断和维修,如故障诊断和维修设计的电气原件,需要及时切断电源,而不涉及到电源的故障则只需做好防护措施即可。

2.2前后逻辑性

当自动气象站出现故障时,要根据自动气象站的工作原理或者电原理进行逻辑分析。先依照故障的外在表现按照逻辑规律,逐步推理,逐步排除,最后确定故障原因,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

2.3分解原则

自动气象站由很多元器件组成。若进行全部分解,则容易因为逻辑顺序不清楚而导致故障原因不好确定。尤其是当几种故障同时产生时,故障的排除更加复杂。当存在几个故障原因或者多个元器件同时发生故障时,要依据分解原则将自动气象站分成不同的组织进行分析。

3自动气象设备维护

3.1传感器维护

自动气象传感器主要有风向风速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地温传感器以及雨量传感器。每一种传感器由于用处不同,外形和零件也是针对其工作需要进行设计的,所以它们易受损坏的部分是不同的,主要维护部分也就不尽相同。

(1)对于风速传感器来说,它的轴承需要定期检查清理,污泥杂物等会影响风向标的灵活性,拉绳的松紧会影响信息的准确性。同时要注意格需码盘,码盘每转动2.8度,光电管会产生新的格需码,一旦这些出现故障,风向标就不产生任何作用了。

(2)温湿度传感器也是需要定期清理的,不过是清理百叶箱里的灰尘杂物,以及用软毛清洗保护罩。这是因为灰尘会污染感应原件造成数据偏差,而且传感器较为脆弱敏感,清理时要格外小心,并要及时更换过脏的保护罩。

(3)对于气压传感器来说,是通过大气的压强降低或升高作用于压强敏感的薄膜传感元件,受气流运动的影响,在传感器与被测气体之间有一个静压装置,因空气中存在大量的粉尘颗粒物,对静压口有堵塞的情况,容易造成传感器的故障,每次检查最好对静压管进行通畅测试,便于采集,保证数据准确。

(4)对于地温传感器来说,由于直接与地面土壤接触,地温传感器是最容易受到损坏的。因为土壤的酸碱度会随着天气、温度、湿度等原因出现变化,容易造成浅层传感器的故障。对于地温传感器的线路也需要格外注意,它与地面过近,容易受到地面杂物的破坏,雨雪天后要及时检修,以免影响传感器正常运转。

(5)对于雨量传感器,主要是在下雨前检查漏斗是否通畅,雨水出入口是否被堵塞。用水清理时需要关闭传感器,不然以为是在下雨,传输错误数据。每次检查最好做一遍计量测试,便于调节雨量器,保证数据准确。

3.2路线电缆维护

各种自动气象设备的线路对于仪器来说都是主要关注对象,就像一盏台灯,它的主体还是完好无损的,但是里面的线路一旦出现一点的故障,整个台灯就此告停,不能照明了,自动气象设备也是一样的,线路的维护是重中之重。而对线路电路电缆的维护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对各线路的接口情况及接地的短路情况。如果接口衔接出现问题或遭到破坏,接地接触不良发生短路,这些状况都会导致数据不能被正常采集,资料不能正常传输等后果。

第二个方面,主要是对安全距离的控制,避免传输的数据不准确。电路电缆与电路电缆之间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安全距离,既要可以防止线路中电流通过产生的电磁场相互影响造成干扰,又要节省材料合理分配距离,避免二次搭建。

第三个方面,是对传输电缆的整体检查,务必做到防潮防鼠,避免影响数据传输。在搭建安装时,电缆应当全部都按规范穿PVC管并入沟内,对接口地方要格外注意,要使用胶袋或其他密封物品确保密封,谨防老鼠钻入造成损失。同时要做好排水系统,避免积水引起短路或漏电的情况。

第四个方面,就是对自动气象站要定期的安排专人去维护。比如站内的所有计算机、集线器、交换机、UPS和路由器等仪器的日常维护,这些仪器各有特点,维护人员要有专业的知识和熟练的技术,避免二次破坏。

4通讯网络保障

自动气象站的通讯网络的传输正常流畅是整个自动气象站工作的保障,如果通讯网络瘫痪,自动气象站所采集到的数据信息都无法传输到数据中心。所以我们要建立完善的通讯网络系统,保证通讯畅通。虽然自动气象站能够独立的完成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传输等综合性能,并以高实效性和精确性被称赞,但为了保证采集的气象要素正常的传输,防止突发事故造成中心数据的丢失,自动气象站的管理维护人员必须懂得基本的网络维护方法,了解通讯故障维修,能够在突发情况下进行维护和抢修。计算机是整个自动气象站工作的核心,为了防止通讯网络受到网络病毒的攻击,气象站工作人员不仅要为计算机购买正版的杀毒软件,还要定期对计算机进行杀毒和升级,与通信商协议加密专属网络,防止信息外泄和外来入侵。了解网络的长期工作情况,制定周期性的网络维护工作计划和制定的抢修维护方案,在有突发事故时,能及时选定合适方案,使自动气象站的网络工作恢复正常。通过建立这一系列的完善措施,可以确保自动站的网络稳定,为网络数据传输提供良好的传输环境。

5结语

新型自动气象站吸收了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设备维护与通讯网络保障也成为较为复杂的技术体系。要做好这些系统工作,相关技术人员除了要掌握较为专业扎实的知识理论与技术经验外,还要拥有创新的思维技巧,具备应对新型故障与突发事故的高效处理能力。从而全面保障自动气象站的气象观测工作,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气象事业。

参考文献:

[1]张远洪,罗晓松,赵大清,等.浅析移动通信网络升级对区域自动气象站GPRS通信的影响[J].贵州气象,2017,41(1):74-77.

[2]赵隆香.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与保障管理探讨[J].青海农林科技,2016(1):55-57.

[3]邢博,气象自动站仪器及传感器的维护研究[J].科技资讯;2010年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