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肿瘤手术的护理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2-05-15
/ 1

椎管内肿瘤手术的护理配合

李红

李红(云南省文山州医院护理部663000)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5-0309-02

【摘要】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手术护理配合。方法对52例手术治疗病人术前进行访视向其介绍手术全过程,做好物品器械的准备工作,术中配合程序化。结果手术配合过程顺利,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手术效果满意。

【关键词】椎管内肿瘤手术配合

椎管内肿瘤是骨科及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椎板切除椎管内肿瘤摘除术是基本手术方法,现将2005年8月-2009年10月,我院神经外科对52例椎管内肿瘤病人行手术治疗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2例,男18例,女34例,年龄16-65岁,平均41岁。颈段6例、颈胸段9例、胸及胸腰段30例,腰以下7例。神经鞘瘤32例、脊膜瘤7例、脂肪瘤5例、胶质瘤3例、囊肿3例、恶性2例。椎管内硬膜外8例,硬膜内髓外40例,硬膜内髓内4例。

2手术方法

手术取侧卧位或俯卧位。以肿瘤的中央为中心设计切口,按脊髓造影或临床定位切除椎板后即见肿瘤,上下扩大手术野至肿瘤上下端增色已显露为止。肿瘤显露后如系良性肿瘤,从肿瘤上极或下极开始剥离。如系硬脊膜瘤,肿瘤附着的硬膜应一并切除,缺损处用筋膜修复。如系神经纤维瘤,附着的神经根如确定不能保留着始予切断。恶性肿瘤决定切除后,从肿瘤边缘开始,交替用剪刀、刮匙、活组织钳等沿硬脊膜把肿瘤切除。肿瘤已蔓延至硬脊膜腹测时,可轻轻推开硬脊膜,用活组织钳或刮匙尽力清除。将骶棘肌分2-3层缝合,严密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

3护理配合

3.1术前准备

3.1.1术前访视

多数患者对该疾病缺乏认识,认为做手术会导致瘫痪,有明显的恐惧感,术前1天巡回护士到病房查阅病历,了解手术方案,访视患者,向患者介绍该手术的优点及我院神经外科及麻醉科的技术力量,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体位、手术情况,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稳定情绪,增强信心。

3.1.2器械物品准备

除常规骨科脊柱手术器械外,还需要准备神经外科器械、显微器械。显微镜、高频电刀、细吸引器头一个,吸引器、冲洗球2各、15号刀柄及刀片各1各,明胶海绵数包。C臂X线透视机。

3.2术中配合

3.2.1巡回护士配合

3.2.1.1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建立2条静脉通路,连接三通,确保其通畅并可快速输液。

3.2.1.2协助麻醉师工作。协助做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及其他监测,并在术前留置导尿。

3.2.1.3体位护理选用侧卧位或俯卧位。摆放体位时在关节隆突处垫以软垫,妥善固定,防止血管神经受压,双上肢外展85-90°防止臂丛神经损伤。防止约束带过紧或过松,维持呼吸循环功能通畅,确保粘贴在患者小腿上的电刀负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防止电灼伤。

3.2.1.4密切观察手术进程,随时调节手术灯的照射角度,保障术野内的照明。并协助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心率的变化。与器械护士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物品及器械的清点工作,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3.2.2器械护士配合器械护士要熟悉手术程序,在手术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快速、准确地递送器械,使配合工作积极主动,保证手术的正常运行。

3.2.2.1后背正中切口,显露棘上韧带。插入骨膜剥离器,在骨膜下剥离骶棘肌,到关节突时,随机递上干纱布填塞止血,直到棘突全部剥离,然后收回按顺序取出的干纱布,剪断椎板上残存的肌肉,再换大纱布填塞止血。如肌肉有渗血,可用热盐水纱布压迫止血或电凝止血。

3.2.2.2递术者所需要的椎板咬骨钳,咬除椎板。骨缘渗出用骨蜡止血,硬脊膜外静脉丛出血可用双极电凝或明胶海绵压迫止血。

3.2.2.3探查椎管及脊髓前,切口处彻底止血,以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用带线脑棉保护伤口周围后可探查。递神经拉钩一把,保护神经根;递11号刀切开后韧带和纤维环。切开硬脊膜探查,用小圆针1号线在硬脊膜正中两旁各缝一牵引线,递蚊式钳夹住并提起牵引线,递有槽探针抬起硬脊膜。

3.2.2.4探查脊髓,递5号细长注射针沿后正中沟刺入抽吸,发现肿瘤组织,递小尖刀沿中线切开脊髓探查髓腔,根据情况切除肿瘤组织。

3.2.2.5关闭硬脊膜及切口,递冲洗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吸引器吸头吸净血液,递双极电凝,干纱布止血。[1]将骶棘肌分2-3层缝合,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放置引流管,严密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

椎管内肿瘤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医护密切的配合,需要手术室护士具有熟练的手术配合技能,并能熟练使用椎管手术所用的仪器和器械,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本组52例手术,护理配合顺利,圆满完成手术配合,手术效果满意。

参考文献

[1]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