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变电运维风险与技术检修孙广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电网变电运维风险与技术检修孙广超

孙广超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武强县供电分公司河北武强053300)

摘要:伴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了强化对电网的控制效果,提升电网变电运维的质量,必须持续优化专业化的管理提高电网变电运维的技术检修。在实际的电网调控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许多因素导致电网工作质量遭受限制,从而发生相应的风险和问题。对此,应当采用行之有效的措施,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并提高相关技术的支撑力度,强化设备的检修并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性素质,从而不断优化电网变电运维的工作质量。

关键词:电网;变电运维;风险;技术检修

1电网变电的运维风险

1.1自然风险

电网变电的运维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有很多,风险的类型也非常鲜明。首先是自然风险。对于电网变电运维的过程中,天气变化会对其产生深刻的影响。例如:冬天的温度往往过低,电网中的导线内部含有一定的油量,当油在低温的状态下会进行凝结,从而使导线破损。如果遇到大风的情况,一些混合物会在物体的表面萦绕,进而出现电线紧缩的状态。而在夏天的时候,温度就会相对升高,油在高温的排挤下会上升到高于水平面的位置,甚至会在导线中分散开来,这样电线就会变得相对松弛,从而产生破裂。综上所述,温度与突发天气的实际状况使电网产生了危险。

1.2变压器操作带来的风险

在变压器的操作中,存在风险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其中人为因素起到了深刻的影响。在对电网的监督工作上,管理人员的手段非常重要。有以下两点事项需要特别注意。第一,变压器在高压的冲突下会排挤其中的电量,导致操作过程中出现电压剩余的情况,剩余的电压在离合器的转换下接近绝缘体,进而造成严重的损害。第二,电压会随着电量的增加而持续上升,当达到饱和状态时,会出现电量回流的情况,前后两处的电压发生偏差,外层的绝缘体作用消失,保护性也相对减弱,致使变电器出现风险。

1.3母线道闸操作带来的风险

母线道闸操作是运维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也是整个阶段的核心部分。它的主要风险形式有以下几种表现条件:第一,当电流达到一定速度时,电网会通过转化器将自我保护状态启动,变电运维和切换装置在交换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状况。第二,在母线进行空载充电的时候,互感器结合压力控制器会出现串联,电量会在混合性设置中断开,如果没有及时的发现,很可能会使整个电网短路。

2电网变电运维检修技术

2.1提升风险防范意识与预控管理

为了提高电网变电运维的技术检修质量,首要措施便是提升对风险的防范意识。单位需要在电网调控的过程中,对以往出现过、可能出现、即将出现的各种安全风险给予充分的重视,并强化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对各类型的安全风险提出预测与分析,并在这一基础上对电网的结构进行全面性分析、掌握,及时明确电网在工作当中存在的脆弱部位,从而针对性完成安全风险防范工作。

风险识别应当是管理循环中的第一步,其主要作用是对信息进行采集,然后对某个项目或某个具体位置的安全风险进行总结,并在这一基础上对风险进行预测,将风险进行归类。风险的识别方式非常多,最常见的就是情景分析、德尔菲法等;风险评估的评估方式也并不单一,可以根据评估方式、评估深度将风险评估的方式划分为两种,一种是模拟性的风险评估,其主要是借助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对风险进行分析,另一种则是定性评估方式,其主要是对风险可能发生的危害进行准确计算,从而分析危害的范围、危害的类型、危害的敏感性等等;风险应对是针对风险评估结果设计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针对风险可能形成的危害、风险形成的必要因素等,采用针对性措施,将风险的发生率、损失率控制到最小;风险监控主要是要求电网在变电运维的过程中,不断优化采用的风险控制措施,并及时分析监督控制措施的实效性,不断优化、调整,从而确保风险能够随时随地被控制。在一个循环完成之后,便需要再次回到风险识别中,从而确保电网变电运维的风险被及时发现、及时分析、及时处理。

2.2以科技创新促进管理创新,提升变电运行管理水平

寻求技术措施的新突破,积极研究变电运行管理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尤其是各变电站带有共性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利用现代通信、自动化、信息等先进技术,走与高新技术企业合作之路,以新的程序化技术措施固化人的不确定因素,取得安全管理创新的突破。

2.3加强设备管理

加强设备管理是变电运行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防止事故的发生起着重要的预防作用。强化设备全过程管理,加强设备运行管理,严格运行分析、缺陷管理制度的执行、加强运行维护及时发现消除设备隐患,防止设备障碍事故的发生;落实闭环管理要求,防止运行管理不到位引起的设备事故的发生。应该掌握电气设备的健康状况。当电气设备发生异常时,要对其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鉴定和分析。如不能坚持运行时,应及时向调度申请,将该设备退出运行。如不能退出运行时,应做好事故预想,提出反事故措施。对发生异常的电气设备加强监视,缩短巡视周期。对其所带负荷变化情况加强监视,有条件的可以改变运行方式,来缓解设备异常情况的进一步恶化,同时做好事故处理的准备。

2.4大力开展变电站标准化建设,实现精细化管理

大力开展变电站标准化建设,逐步实现从粗放型、经验型管理到精细型的科学化管理的转变。为提高变电站综合管理水平,推动变电运行专业管理工作全面创先争优,应出台变电站治理达标活动考核细则,下达专项治理资金,对电力企业集中组织开展变电站治理达标专项活动,并组成督导检查组对参与达标治理变电站逐一进行专项检查,全面提高变电站站容站貌、设备治理及运行环境、人员办公设施及工作环境,全面提升变电运行专业管理综合水平。

2.5优化技术支撑体系

近些年,伴随着技术与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各个行业当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在电网变电运维工作当中,技术支撑体系是确保电网变电运维工作的重要措施与技术,其是提升电网系统稳定性、提升风险抵抗能力的有效措施,所以在电网变电运维当中,必须采用针对性措施完善技术支撑体系。一方面,需要不断引进和研发全新的控制技术,从而逐渐提高体系本身的技术含量;另一方面,需要不断优化管理经验,按照自身实际的运维情况,优化管理效果与管理方式,将管理经验与技术相结合,从而促使技术支撑体系不断优化和完善,从而强化电网变电运维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时性。

2.6装设接地线

为了保证电网运行工作的快速与可靠,装设接地线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在停电的期间,电流与电压都处于静止的状态。但当检修工作完成,电力会及时供应,突然来电的现象是时常出现的。工作人员为了使变电器有一个缓冲的过程,应该将接地线安装在各感应节点处,停电线路一旦启动,静电感应电压就会接受到信号,从而确保电力检修工作的有序进行。第二,在装设接地线时,最少也应该要两人或者两人以上共同合作完成。工作人员按照具体的操作标准,连接导线的两个端口,在装设接地线的识别器,将正负两部分合并,完成整个接线工作。另外,这里要注意的是,在一个人工作的同时,另一个人要在一旁进行监督,以免绝缘体失效,毁坏电源变电装置。

3结论

安全生产是变电运行乃至整个生产行业的主题,也是一切生产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依靠科技进步,强化安全管理,不断深化、细化变电运行管理措施,以电网的稳定为我们的任务,以电网的安全为我们的目标扎扎实实的工作,为企业的发展、经济效率的提高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冬.电网变电运维风险与技术检修[J].通讯世界,2016,09:155-156.

[2]杨技萍.电网变电运维风险和技术检修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6,08:206+208.

[3]张德.电网变电运维风险及技术检修的研究[J].电子测试,2016,20:159+179.

[4]周静.智能电网下的广东电力通信网演进方向[J].广东电力,2011(6).

[5]陆慧.智能电网中现代通信技术的介绍[J].广东输电与变电技术,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