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应用心理学知识,有效开展病理生理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2-05-15
/ 2

合理应用心理学知识,有效开展病理生理教学

李晓阳

李晓阳(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湖南怀化418000)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5-0364-02

【摘要】本文论述了在医学高专病理生理教学实践中,施教者依据学生的求知需求,从优化学生心理素质角度,合理运用有关心理学知识,有效开展病理生理渗透教学的方法与成效,为深化基础医学教学方法改革,提出了一个值得研讨和开辟的新途径。

【关键词】心理学知识病理生理教学渗透应用体会

在医学高专基础医学的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和自觉遵循专科层次医学生的求知心理规律,巧妙借助病理生理课堂教学平台,主动运用有关心理学知识开展病理生理渗透教学,以求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稳步提升病理生理教学质量,是医学高专基础医学教师务必苦练的一项基本功,迫切需要他们提高认识,消除歧见,紧扣目标,踊跃实践,切实按以下要求达到练硬这门基本功之目的。

1运用认知心理知识,激发学生求知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们对太熟悉的东西,因早已司空见惯,而往往不大加以注意。同样,对很不熟悉的东西,也因为与他已有的“图式”缺乏联系而又不会去注意。可见,要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除决定于事物本身的特性外,还取决于这件事物与主体以往经验的联系。具体而言,当一个人认知某种事物时,如这种事物相当陈旧则会令其毫无兴趣,深感厌烦;如这种事物完全陌生又会让其迷惑不解,难有兴趣。故只有比较新颖的事物,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与兴趣。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也认为,学习内容如低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就难以对学生产生新颖的刺激;如明显高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往往会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难以理解,无法引起学习兴趣。因此,根据因材施教的原理,我们确定教学内容时,应当注意联系学生已学的知识,适度增加必需的新知,力求教学内容中新颖、熟悉的知识点按比例整合,让学生通过“跳一跳”,就能“够得着”,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1]。由于兴趣作为一种带着良好情绪,能选择性认识某一事物的心理倾向,它对学生按需汲取新知,提升质量,拓宽视野,凝聚活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医学高专的病理生理教学可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应用认知心理学知识进行渗透教学,要让学生既不感到这门课程理论深奥,难以学懂,又能及时复习、应用学生已学过的解剖组胚学、生理学等知识,让他们觉得病理生理学与自己所学知识的联系密切,不可分开,是一门理论内涵新颖、基础知识熟悉的新课程,值得自己真正学好。

1.1注重更新教学方法,按需采取置疑导学、病例评议和问题讨论等新教学举措,用病生基本问题和实用病例使学生置身于既有压力,又感兴趣的教学情境中,通过教师主导释疑和学生竞争答题,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对病理生理学习的兴趣,为今后学好这门桥梁课奠定了良好的求知基础。

1.2主动从多种渠道广泛收集典型、实用的临床病例,按病生教学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适时结合病案讨论、病例分析和实例讲解,巧妙借助与临床实践的结合教学,把临床教学内容的新颖性、直观性和实用性用于维持学生的求知兴趣,使他们得以在良好、稳定的情绪反应中获取病理生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新知识。

1.3针对病理生理学教学以疾病发病机制讲解为主的特点,尽可能利用发病过程示意图来剖析发病原理,讲清作用机制,应用多媒体课件加强直观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和掌握不同病理过程的临床表现、发病特征、机制剖析和防治原则,逐步培养学生的临床理性思维,增强他们应用病理生理学知识防治疾病的基本能力,进而激发求知兴趣,产生学习动力,改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踊跃参与病理生理渗透教学,做病理生理知识与技能的有效涉猎者。

2应用建构学习理论,推进病生优质教学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并同时重视教师指导作用的基本理论。病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灵活发挥自己作为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育人作用,使学生逐步成为自主学习和有效合作者,通过主动求知,能初步构建起灵活自如的病理生理渗透教学基础,发展、增强高层次的临床思维能力。具体做到:

2.1借助病生教学平台,用好建构学习理论。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确立的学习最终目标是指导学生通过教学全过程,真正完成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因此,病理生理教学应注重在基本知识与技能传授的同时,适时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逐步实现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建构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作为病生教学的基本价值取向。积极帮助学生在掌握临床知识技能的前提下,促进自身求知心理的发展,不断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学会思考,学会自我监控,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学习病理生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同时,使应用心理知识的病生教学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真正实现心理知识、病生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和谐统一,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自主创新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奠定坚实的认知基础。

2.2抓好师生角色定位,建构学生良好认知结构。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努力抓好与之相适应的师生角色定位。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教师要努力把学生引领到认知教学情境之中,使他们掌握已有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信念,进而促进自我认知的发展[1]。具体来说,在病生课施教时,教师应积极创设民主、和谐、有利于师生互动的环境,引导和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意义建构。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重新认知病理生理学的新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与理解。继而使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因新知识的引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随后经教师的启发和同学的合作,进而加强病理生理的有效教学,建构起学生对病理生理学的良好认知结构。

2.3创设适宜“问题情境”,营造情境教学生动环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复杂的、有多种答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面临问题激发兴趣,促进思考,以致他们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意义建构。因此,病理生理教学一是要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的学习在与现实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二是要注意把握讲授内容的难度,力争做到难度既不能过份简单化,又不超过一定限度,呈难易适中状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三是要强调真实的病理生理学习任务和复杂的学习环境,不只教学生基本技能和提供过分简单的问题,而应鼓励学生面对复杂的学习环境来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真正明白校外的世界只需要基本技能和方法就能解决的问题太少,从而愿意经历和接受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为今后走上临床岗位,面对经常碰到的复杂、棘手的疾病问题时,能运用整体医学观和已有的专业知识与临床技能,从生物、心理和社会角度找准致病原因,分析发病机制,定好诊治措施,合理、有效地解决这些临床问题,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2]。

3强化自信进取意识,主动发挥主体作用

心理学研究证实,良好自信心的树立是提高学习效益的一个重要前提。为此,在病理生理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来培育,想方设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努力使他们发挥“促学利教”的主体作用。即在课内结合重、难点剖析,适时设疑提问,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大胆答疑,并及时采取表扬、肯定的态度评价答疑者,尽量保护他们求知的自觉性,力求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而在课外则坚持下班辅导,动态了解学生的课后反映及学习效果。通过巡回释疑、个别帮助和现场讨论等方式,有效的促使学生消除疑虑,增强自信心,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同时,建立师生双向沟通网络,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清除因教师的冷漠、歧视而在学生中产生的自卑心理,为病理生理渗透教学创造适宜的求知环境。

4联系实际摸清生情,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事实上,不同专业的学生因其今后执业的所需,要达成的培养目标各不相同,要索取的病理生理学知识各有差异。因此,重视按专业培养要求来调整教学内容,杜绝照本宣科,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和个性特征。基于这种认识,我在病理生理教学过程中,注重依据所教专业学生的特点,紧扣专业培养目标调整教学内容,使之能与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心理水平相吻合。如同样讲授“休克”一章,我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则着重讲清基本概念与发病机制,并结合临床病例分析传授临床诊治原则与主要方法。而对护理专业学生则重点讲明临床表现和护理办法,为他们今后的就业、创业提供实用知识和技能,进而达到因材施教之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文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医学心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西北医学教育,2010,18(1):102-104.

[2]毛向明,邹亚光.建构主义理论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西北医学教育,2009,17(3):428-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