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脑室穿刺引流治疗继发性脑室出血20例临床分析

/ 1

侧脑室穿刺引流治疗继发性脑室出血20例临床分析

王少兰陈兰英张月兰

王少兰陈兰英张月兰(河北宣化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075100)

【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6-0155-02

2008年7月至2010年3月,我科采用软通道行侧脑室额角穿刺引流术,治疗继发性脑室出血20例,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48-78岁,平均63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5例,糖尿病病史5例,冠心病病史7例。

1.2临床表现头痛、呕吐18例,癫痫发作3例,发病时立即昏迷6例,其中深昏迷2例,中度昏迷1例,浅昏迷3例。全部患者均有颈抵抗和脑膜刺激征。

1.3CT所见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24小时内行头颅CT扫描,20例均为继发性脑室出血,其中原发出血部位在基底节9例,丘脑出血8例,脑叶出血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破入脑室部位:单侧脑室4例,双侧脑室11例,全部脑室均有者5例。

1.4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行软通道(威海村松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颅脑外引流器)侧脑室额角穿刺引流术。具体方法为:选择原发病侧(出血量多的)侧脑室,局麻下进行,选前额中线旁开1.5~2.0cm(或依据术前或术中CT影像确定)与眉间上8cm的交点为穿刺点,锥(钻)透颅骨(直径3~4mm),刺破硬脑膜后置入引流导管(9F~12F)于患侧侧脑室的额角;用5ml注射器于硅胶引流导管尾端,轻抽吸出数毫升血性脑室液或陈旧血后,头皮固定引流管,尾端接三通阀,连接颅脑外引流器部件,继之行液化、引流术;术中,若发现活动性出血可向脑室内反复注入0.5‰去甲肾上腺素或立止血(冰盐水稀释)冲洗、止血。经三通阀注入尿激酶(2~5万u溶于生理盐水2-5m1)液化,每日2~4次,关闭2-6小时后开放引流,引流器的滴壶内滴管末端高出患者头部5~l0cm。引流时间为3-5天,配合抗生素、适量甘露醇等治疗。拔管指征为:引流脑脊液的颜色变清,引流量减少,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头颅CT复查血肿大部分吸收,脑脊液循环通畅,则可夹闭管24h,无明显头痛或高颅压可拔管。

2结果:

痊愈:11例,明显好转6例,死亡3例。

3讨论

继发性脑室内出血,是指脑实质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破入或逆流入脑室内。本组全部病例均为继发性脑室出血。因血肿穿破脑实质要破坏一部分脑组织,故除脑室出血的一般表现外,还有其各自的特点,故较单纯脑实质出血严重的多,其主要危害是:①颅嘉恢侣诟哐梗跋炷匝鳎虎谟捎凇澳阅诩费埂毕窒骩1],导致局部微血管缺血性改变,血肿周围脑组织出现水肿、坏死;③血凝块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如激肽、组胺及5-羟色胺等引起局部脑组织的缺血、缺氧[2];④血肿进入脑室堵塞室间孔引起急性梗阻性脑积水,颅内压聚然升高,脑室急剧膨胀,中线及深部结构遭受破坏引起患者脑功能衰竭,致患者迅速死亡;⑤远期并发症可有交通性脑积水、痴呆等。所以及时清除脑室内、蛛网膜下腔的积血,对于预后至关重要。采用软通道侧脑室额角穿刺引流术,既能尽快引流脑室的积血和脑脊液,迅速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的形成;亦能减轻脑膜粘连等后遗症。文献报道,继发性脑室出血经内科综合治疗,病死率47.7%[3]。而本组病死率为15%,显著优于内科治疗。

软通道侧脑室额角穿刺引流治疗继发性脑室出血,术式简单,操作方便,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钱洪松,张先.高血压脑出血的基础与外科治疗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脑血管病分册,1996,4(1):155-157.

[2]宋洋,崔益枷,万青,等.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几个问题(附687例报告)[J].东南国防医药,2003,5(5):346.

[3]刘王光,等.自发性脑室出血[M].第2版.济南出版社,199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