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影响水泥检测强度的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2

谈影响水泥检测强度的因素

张建平

张建平

(太原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山西,太原,030002)

【摘要】水泥强度是判别水泥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划分水泥强度等级的重要依据。而水泥强度检测的质量水平直接影响到水泥的正常使用,甚至会降低工程建筑的质量。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水泥强度检测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水泥强度;检测结果;因素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各种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而水泥作为其中重要的建筑材料,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在水泥强度检测过程当中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检测数据准确性降低,从而造成了一些基础设施过早的损坏。本文主要对影响水泥强度检测的因素以及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

二、影响水泥强度检测结果的因素水泥强度是评判水泥质量的重要指标,而水泥强度的检测数据是水泥在生产和工程应用的重要依据,数据的准确性对水泥的生产和工程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对水泥强度检测的影响因素有很多,目前水泥强度的检测在国家标准中采取ISO法,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检测环境的影响

水泥检测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人为操作因素对于检测结果会产生一定影响,但同时水泥检测的试验环境对水泥检测的结果也是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实验表明,如果在测量时环境温度不符合要求,测量结果就不准确。这就要求检测人员在设置试验环境时应充分的考虑检测的需求,对试验环境进行严格的控制,另外对检测的全过程中还应做好配置监控以及记录设施的操作,这样才能做到对试验环境的有效监控从而取得真实的检测结果。在国家标准中,对标准砂、水、水泥样品,操作间的温度应保持20±2℃,养护水必须是洁净的淡水并且温度为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试体养护池的温度也要在20±1℃,水泥砂浆应在正温度并且保持试块表面湿润的状态下养护。另外,养护温湿度、材料温度、操作间温度要确保至少每天都会记录一次,保证能够及时的发现异常现象。

2、人为因素

水泥质量检测技术的发展和相关检测装置的发明使得水泥检测工作越来越走向自动化和智能化,但是不管其智能化达到何种程度,终究还是人工在操作这些机器装置设备,所以在检测时仍然离不开人为操作的影响。在实际的操作检测过程中,时常会发生相同操作环境和条件下,水泥质量检测结果却不一致的现象。因为在水泥质量检测过程中,即使有专门的操作指导标准,但是由于操作者对于操作标准的认识和熟练程度以及肉眼观察存在差异,所以导致在实际的检测实验中存在检测结果的偏差,影响水泥检测结果的判断。水泥质量检测的过程有水泥的筛选、水泥安定性的确定、水泥胶砂的凝结时间、分析水泥检测数据等环节,所以在操作过程中试验人员要清晰、明确了解水泥质量检测额步骤和水泥检测中水泥的反应。如果发生检测人员忽略检测中水泥的反应或者漏掉水泥检测的项目等情况的发生,将会对水泥质量的检测数据造成直接影响,对水泥质量的评判将会产生一定的偏差。

3、检测设备因素

水泥质量检测设备是最终显示、确定水泥质量检测结果的,即水泥检测设备质量的好坏、其技术参数的准确性以及设备运行的稳定性等情况都会对水泥质量检测的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水泥质量检测的最基本的环节是经过实验室的水泥检测仪器设备的检测,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控制养护箱的温度,会使得水泥的水化、凝结、硬化过程受到一定的影响,使得水泥质量检测结果出现偏差。所以,在购买实验室检测仪器时,要充分了解检测设备的性能,熟记其实验操作方法及其技巧,保证正确安装,并做到正确维护以及仪器的校正,并让计量部门进行定期的仪器设备检查,如果出现不合格的设备,要及时维修和更新,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由于仪器设备因素而给检测结果带来偏差。

三、控制水泥强度测试的措施

1、对环境温湿度条件的控制

(1)应建立标准的养护室,确保试体成型试验室的温度在20±2℃,相对湿度不能低于50%。

(2)试体带模养护的养护箱或者雾室温度应保持在20±1℃,相对湿度不能低于90%。

(3)养护试体水池温度应控制在20±1℃范围之内。

(4)试验室空气温度与相对湿度以及养护池的水温在工作期间至少每天记录一次。

(5)养护箱或者雾室温度和相对湿度要每4h至少记录一次,若在自动控制的情况下,记录次数可酌减到每天记录二次。在温度给定范围之内,控制所设定的温度要为此范围中值。

2、对材料的控制

水泥、试验用水、标准砂以及试验用具都会影响水泥的强度检测。在对水泥的强度进行检测的时候,一些检测部门为了尽可能快的完成检测,在水泥送样后没有进行材料的温度调节就立即开始试验,由于材料的温度与环境的温度不同,这就会造成水泥检测的结果出现误差。还有的一些检测部门在对水泥强度进行检测的时候,用水龙头的自来水作为试验用水,这样也会影响数据检测的准确性。在进行试验时,要对水泥、标准砂、水等用具的温度进行24h调节,从而确保试验用具、材料和试验环境温度相一致,从而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3、试验操作过程的控制

水泥检验是一项复杂、精细、周密的工作,所以要求检验人员要具有良好的素质。水泥试验从来样处理→振实成型→试体刮平→养护脱模→破型的整个过程,每个环节都会对强度结果产生影响。

(1)水泥来样要采用0.9mm方孔筛过筛,筛完之后要将试样充分的搅拌均匀。

(2)在试体振实成型时,胶砂要用小勺平均分成二份并分两层装填,在装第一层时,将其中的1份再均分为3小份,每份约为300g,然后再将这3小份装进三个试管里。再装好第一层之后,再按照同样的方法装第二层。这两层装好之后,都要用小播料器播平,再振60次。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小心仔细,一定要保证两层装胶砂量是一样的,同时两层的三小份的分量也是均匀的。不然会使得水泥强度测试的数据相差很大。

(3)在将试体振实后,还要进行刮平的操作,若操作人员的手法掌握不当,就很容易使得试体胶砂的密度不一致,从而导致试体成型面会产生一定的缺陷与裂纹,这都会影响到强度检验数据的准确性.

(4)试体养护时,养护箱的温度、湿度和养护水的温度要控制在标准规定的范围内,并且还需要对养护箱进行定时的检查,一旦发现温度或者是湿度不符合标准时,需要按照规定的标准重现进行检测。

四、结束语

水泥的质量关系到工程的质量、企业的经济效益、人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要做好水泥强度检测工作,加强相关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让检测数据能够真正起到提高水泥质量的良好作用,从而确保相关工程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永平.影响水泥强度检验结果的几个因素[J].大众标准化,2010(1):10-41.

[2]刘微.水泥强度检测要点及误差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6).

[3]高俊双,贾晓霞,刘小伟.水泥检测的质量控制措施[J].科学时代,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