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无锡市刘潭社区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及时率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2011年无锡市刘潭社区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及时率调查分析

马顺虹

马顺虹(无锡市北塘区黄巷街道刘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无锡214000)

【摘要】目的了解无锡市黄巷街道刘潭社区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分析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儿童计免接种及时率存在差异的原因,为制定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对2011年北塘区黄巷街道刘潭社区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及时率进行调查,使用卡方检验对率值进行比较。结果统计学分析后发现0~7岁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及时率显著低于常住儿童。Logistic因素分析显示,接种点距离、接种次多、家长文化程度、家长对接种疫苗的态度、家长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5项因素是影响“五苗”及时接种的主要因素。结论要提高计划免疫工作的质量,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提高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努力提高接种及时率,才能降低计划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保护儿童身体健康。

【关键词】计划免疫儿童及时率Logistic回归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性的加大,免疫规划接种对象的社会人口特征发生了的很大变化。由此产生了流动儿童和户籍儿童的机构也在发生变化。此次研究通过对2011年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免疫规划的预防接种情况,运动统计学分析,研究流动儿童与户籍儿童在免疫规划接种及时率方面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研究结果为制定相应的政策与进一步研究各因素是否对接种及时率产生影响提供依据,以便更好地推动计划免疫接种工作的开展。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无锡市北塘区黄巷街道刘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日期为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的531名儿童进行调查。其中常住儿童153名(28.81%),流动儿童378名(71.19%)。

1.2方法

采用问卷式调查,收集调查儿童疫苗的免疫接种情况、母亲文化程度,家长对计划免疫接种的认识情况、影响儿童及时接种的原因和获取免疫接种相关知识的途径等5方面的资料。

1.3及时接种率的判定

按江苏省规定的免疫起始月龄和接种时间间隔实施接种为及时,即卡介苗(BCG)在出生后1个月内完成,脊髓灰质炎糖丸3剂(OPV)在出生后5个月内完成,百白破三联制剂3剂(DPT)在出生后6个月内完成,乙型肝炎疫苗(含强化)(HepB)在8个月内完成,麻疹疫苗(MV)在出生后9个月内完成。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应用Excel输入整理,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

2结果

2.1疫苗及时接种情况

辖区内常住儿童除乙肝疫苗(HepB)外,其他基础疫苗及时接种率均高于流动儿童,除麻疹疫苗(MV)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5)。

两组儿童卡介苗(BCG),糖丸(OPV),百白破(DPT),乙肝(HepB),麻疹(MV)n大于40且T大于5,χ2分别为4.89,24.03,7.90,15.73,2.60。按ν=1查统计学χ2界值表得,除麻疹0.1<P,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2.2影响及时接种率的因素

以5种基础疫苗的及时接种为应变量(及时=0,不及时=1),将儿童性别、父亲和母亲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平均月收入、居住地、对接种疫苗的态度和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等纳入方程,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居住地与接种点的距离(χ2=14.04,P<0.001,OR=0.408)、接种次数(χ2=12.98,P<0.001,OR=0.342)、母亲文化程度(χ2=4.95,P=0.026,OR=2.072)、家长对接种疫苗的态度(χ2=5.59,P=0.181,OR=0.482)、家长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知晓率(χ2=9.68,P=0.002,OR=0.468)等5项因素对“五苗”的接种及时性有影响。

3讨论

统计学结果显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疫苗预防接种,无论是单苗还是全程,其接种及时率均较低,其中免疫起始月龄早的疫苗(如卡介苗和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较低,而起始月龄晚的疫苗(如麻疹疫苗)及时接种率较高。

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儿童疫苗及时接种率均低于常住儿童,与国内相关报道一致[1],可能与流动儿童来源广泛、构成复杂、流动快、家长文化水平低、缺乏计划免疫知识,以及缺少完整、确切的流动人口的管理机制和计划免疫办法有关。

多因素分析显示儿童性别、儿童胎次、家庭月收入、父亲职业等因素对接种及时率无影响。不同的监护人及其对预防接种知识知晓情况和按时接种是影响接种及时性的主要因素,应加强预防接种知识科普宣传,提高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重要性的认识,促使其主动,及时接种[2]。知识掌握的程度可以促进行为的改变,父母掌握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水平越高,儿童及时接种率也就越高。

因此,多渠道、多途径、多方位开展宣传教育,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是提高儿童及时接种率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郭飚,曹雷,曹玲生,等.世界银行贷款疾病预防项目计划免疫子项目:实施不同阶段疫苗接种率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中国计划免疫,2005,11(5):392-397.

[2]叶运莉,陈希宁,沈丽琴,等.四川偏远农村儿童计划免疫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7):3272-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