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黄体血肿的超声诊断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卵巢黄体血肿的超声诊断价值

李琼兰杜春玲简丹丹

李琼兰杜春玲简丹丹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超声科湖北宜昌443003)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卵巢黄体血肿的各类型声像图表现,并分析误诊的原因,旨在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我院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均行超声检查并经临床手术治疗证实的98例卵巢黄体血肿患者,对其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及分类。结果根据声像图特征可分归纳四型:单纯囊肿型、多房囊肿型、混合回声型、实质回声型。结论卵巢黄体血肿的声像图复杂多变,容易误诊为其他疾病,但掌握了其规律性变化及超声特点可提高诊断正确率,减少误诊及不必要的手术。

【关键词】卵巢黄体血肿超声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0-0158-01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文共收集2005年至2009年我院经超声检查的黄体血肿病例98例。年龄19—45岁,平均年龄34.2岁,平常月经周期27-35天,手术治疗18例,术后均诊断为黄体血肿,80例保守治疗后经1月至3月追踪复查,全部消失,手术18例中,术后病理诊断与超声不相符7例,其中2例巧克力囊肿,1例畸胎瘤1例卵巢囊肿并感染,2例卵巢肿瘤,1例为黄体血肿破裂诊断为宫外孕。患者症状:部分有不同程度的下腹痛、坠胀感,少部分患者有少量阴道出血。

1.2仪器与方法:实用GE40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0MHz,二维超声观察病灶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彩色多普勒检查血流分布,脉冲多普勒测量血流速度、阻力指数。

2结果

本文98例患者,均进行彩超检查,超声所见:卵巢黄体血肿的大小不一,最大的8.8x5.6cm,最小的2.9x2.5cm,盆腔积液16例,范围1.6cm-2.9cm。

2.198例卵巢黄体血肿声像图,肿块内部回声不一,总结可分为以下四型:1)单纯囊肿型23例(23.4%),囊壁较厚毛糙,其内透声性稍差,提高增益见少许细密点状回声,回声较均质2)多房囊肿型13例(13.3%),囊肿内见光带分隔,光带较纤细,呈网格样,囊内透声性较差,不需提高增益亦可见光点较多,3)混合回声型32例(32.7%),包块内以无回声为主,此型包块回声更杂乱一些,壁较厚,无回声内部不规则分布着低回声或中等回声光团,4)实质回声型30例(30.6%):包块的壁隐约可见显示,内部不均质,较为杂乱,呈絮团状,可表现为强回声、低回声及等回声,亦可见少许的无回声暗区。

2.2CDFI:16例肿块内部血流信号不明显,82例肿块囊壁上可显示环形或半环形血流信号,阻力指数较低,RI:0.35~0.45。

2.3经超声随访,未手术的80例均在1~3月内复查,肿块见不同程度的缩小,其内的回声均有不同的改变。这与血肿在不同时期的转归相符。

3讨论

卵巢黄体血肿声像图表现为:一般体积小于5cm,肿块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囊壁较厚,需仔细观察的是肿块内部的结构特征,本组98例黄体血肿有12例初诊为巧克力囊肿,约占12.2%,巧克力囊肿有规律的月经期腹痛病史,可合并子宫腺肌症、腺肌瘤,肿块以双侧多见,且盆腔粘连,妇科检查可触及子宫内膜异位结节病灶。彩色多普勒:囊壁上不能探及环状或半环状血流信号。8例诊断为囊性畸胎瘤,约占8.1%,畸胎瘤有着特征性的声像图改变,容易鉴别,经随访肿块大小、内部回声无改变。5例诊断为囊肿合并感染,约占5.1%,患者均有下腹部疼痛病史,结合患者发热,血象升高,超声扫查见肠道气体较多,抗炎治疗后,肿块缩小可与卵巢黄体血肿鉴别,另外5例较大的卵巢黄体血肿,占5.1%,内部回声不均而且杂乱,误诊为卵巢实质性肿瘤,彩色多普勒:卵巢肿瘤内部多可见丰富血流显示,而卵巢黄体血肿中央没有血流,只是在肿块边缘、囊壁上显示环形彩流。

卵巢黄体囊肿的壁上的血管较脆容易破裂,患者一般无症状,可自行消失,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但是较大血肿破裂时,患者出现明显下腹坠胀、剧烈疼痛、少量阴道出血、腹腔内出血和腹膜刺激征时,此时需与宫外孕区分,后者有停经史及尿妊娠试验阳性,可鉴别,T.Tohya认为如果能在手术前正确诊断,许多患者可以避免手术而采取保守治疗,并指出患者症状好转与声像图变化密切相关。

卵巢黄体血肿容易误诊,根据月经周期和血流分布特征及随访后包块的变化可提高卵巢黄体血肿的诊断正确率。卵巢黄体血肿的血流频谱流速较高,血流阻力较低,嘱患者短期内复查,肿块缩小,声像图可由单纯囊肿型的内部仅见细密光点回声改变为多房样粗网状结构,此为血液凝固形成,晚期黄体血液被吸收后囊肿变小,成为混合性或实性包块。短期随访、复查应在于月经干净后进行,若4~6周内囊肿缩小或无增大,可继续随访2~4个月;若继续增大,尤其直径>5cm者,必要时,进行腹腔镜检查或剖腹探查,以作出明确诊断。

参考文献

[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四版.北京:人名卫生出版社,1998.21.

[2]孔秋英,谢红宁主编.妇产科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0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