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法在高职汽车维修专业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任务驱动法在高职汽车维修专业中的应用研究

冷帅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吉林长春130013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维修工艺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随着汽车维修工艺的发展以及市场对该工艺维修技术新型人才的需求,任务驱动教学开始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方法。与此同时,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教学中较好地掌握以及运用汽车新技术,可以保证学生离开学校之后,对接触到的岗位没有陌生感,实现学校与岗位之间的无缝对接。鉴于此,文章重点就任务驱动法在中职汽车维修专业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高职;汽车维修专业;应用

引言

在高职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内容会涉及很多实际操作的内容。任务驱动法可以将大块的教学内容拆分,细化为具体的教学任务,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任务,实际操作性强,可以很好地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任务驱动教学法充分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的培养方向,可以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1高职汽车维修专业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作为高职职业教育领域普遍应用的主流教学法,符合项目教学改革方向与需求。它通过合理组织学习任务驱动学生展开行动或实践,以任务为出发点获得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形成、发展与锻炼,形成良性学习循环。任务驱动法在中职课堂中的应用主要遵循“兴趣导入—提出任务—尝试实验—交流体会—完成任务—评价小结”这一实施步骤,利用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汽修教学实践,激发学生主动性,以教师安排的项目任务为目标积极展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尝试用多种思维、多种办法实验,让学生充分掌握教学内容并进行应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通过交流体会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学生知识与能力的锻炼、进步,并通过最后客观有效的评价对个人学习模式进行改进。

2任务驱动法在中职汽车维修专业中的应用研究

2.1以任务驱动学习热情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行动导向教学法,注重探究、协作、积极主动学习。汽车维修专业应用性较强,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让教学效果得以提升。任务驱动法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载体、以能力为目标。在任务驱动法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将教学内容设置为一个或几个能够包含学习内容的任务,学生在一节课中接到任务,之后的时间里就是通过学习、分组、实践来完成这项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乐趣的同时,技能方面也得到极大提高。学生只有通过课上教师布置的一系列任务,才知道自己在操作中该做些什么,通过完成一系列任务,才能获得在实际操作中的宝贵经验。

2.2分阶段实施

首先,学习情境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构建学习情境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与实际工作环境的结合,使学生的学习环境与汽车维修的现实情境相类似,让任务解决的过程与现实问题解决过程相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高职汽车专业的相关课程,工作情景的设计结合汽车维修企业一线的实际工作情况或者模拟汽车4S店的实际维修案例中选取,更有利于学生对工作环境的熟悉,更容易促进学生将来实习就业,而教师通过有效地加工让学习情境更适合学生的“学情”、让学生在任务情景中完成课堂教学内容,达成教学目标;

其次,任务驱动法在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主要的教学结构为设计任务—确定任务—完成任务—评价任务,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任务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任务的设计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基础情况,又要结合本校的现有设备、设施、场地等多方面因素;

再次,任务的探索阶段是一个自我提升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习新知识,并对新知识进行运用。学生要从工作任务的分析中完成工作所必需的信息,比如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维修车辆的信息等。学生在制订好学习计划之后,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从而保证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的训练;

最后,任务评价是培养学生成就感的根本所在,同样也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一项有力措施。因此,教师应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如果是一堂简单的课堂练习,教师可以采取现做现查的方式,也可让学生自己小结或小组之间进行探讨交流等方式。如果是以实践为主的任务,教师可以对学生每个步骤及完成情况进行考察,后进行过程性评价。评价方式:如学生成绩=A(教师给小组打分40%)+B(组长对成员打分30%)+C(学生自主打分30%)。

选择任务驱动法来组织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带着任务探究和操作,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修养,充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真正学会技能,学会学习。通过上面的整个教学任务的实施过程可以看出,过程完全贯彻了“任务为主线、教师起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学生学得也轻松有趣,教师教得也放松,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2.3因材施教

首先,任务教学不仅对教师具有较高的要求,而且任务的设计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设计,最大范围内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其次,任务设计时,要注意到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认知特点、能力接受的差异等,即使对相同年龄段的学生,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如执行力与学生个性等多方面因素的不同,也要对应的将学习目标与任务进行分层。针对不同学生的水平分别提出合适的基础目标、发展目标和开放目标,在此基础上设计具有一定基础、一定等级的任务,要求所有学生完成基础目标对应的小任务;最后,设计任务并不是每堂课、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对于基本概念、基本操作等就不适宜采用任务驱动教学。

2.4教学实例

汽车在正常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突然水温过高,且有“开锅”现象产生,陪随着发动机加速不良,动力急剧下降。请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通过创设企业工作情景,不仅能反映出学生是否真正了解与掌握冷却系统的组成与作用,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下是具体的实施过程:第一,设计任务,确定目标。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相关内容、维修手册、实际工作场地等制作一份完整的节温器故障检修作业流程表,尽可能细化到每一步骤。同学们可以互相合作,尽情展现自我才能,以最合理的方式完成流程表;第二,向各小组分发节温器故障诊断及维修流程表与打分表,然后小组分工,根据职责不同合作完成任务,教师及时提醒操作过程中的作业规范与安全事项。在本环节当中明确各小组的职责范围,小组成员的任务;第三,教师进行总结评定,选出最佳操作能手和最佳表现小组,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操作过程中重、难点及注意事项,同时进行布置作业和拓展思路。反馈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巩固本堂课的重难点等,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与课堂讲授法的教学效果比较。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汽车维修专业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创新和实践化,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真正的从中学到知识,与此同时感受到技术实践给学生带来的乐趣,从根本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冰艳.任务驱动法在五年制高职汽车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9):42+61.

[2]唐蓉芳.任务驱动探究型教学模式在中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3,(04):50-52.

[3]邢峰,王勇,曹建国,黄超群.任务驱动模式在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高师理科学刊,2011,(04):7.

[4]方明.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1,(14):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