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档案建设刍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文化艺术档案建设刍议

王兵

王兵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文化和旅游局山东菏泽27420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也指出,“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党和国家的战略方针。”档案与文化相互依存,形成独特的文化艺术档案,一方面,文化以档案为载体,另一方面,档案是文化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关键词:文化艺术;档案建设

一、文化与档案的关系

只有正确地认识文化艺术档案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文化艺术档案所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文化艺术档案工作者的责任,认识文化艺术档案的发展规律,才能主动地推动文化艺术档案工作在新时期加快发展。

(一)文化事业是档案工作的基础。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具有继承性,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把积累起来的文化流传下去,在流传中发展,进而形成档案。作为独特的文化产物,档案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档案是人类最重要、最可靠、最全面、最具有历史价值的“记忆”工具。

(二)文化建设是档案工作的助推器。文化的发展必将推进档案工作的发展,社会文化观念的进步,将推进档案观念的嬗变。社会文化、科技的发展不断拓展档案内容、形式及管理的空间。社会文化需求的增长,极大地促进了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档案工作在为文化发展服务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体系,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档案文化。

(三)档案工作是文化事业的承载者。档案既具有记录文化的功能,又具有整合文化、发展文化的功能。通过制定和落实档案工作法律、法规、标准、制度,保证文化资源的不断积累。同时,发挥档案的社会教育、文化传播、资政决策、知识生产等功能,可以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通过对档案的系统梳理,使积累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更完整地再现某一时期社会文化的真实面貌,为文化的进一步的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四)档案工作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事业是一项文化事业,围绕档案开展的一切工作,归根到底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发展档案事业必须大力弘扬档案文化。档案工作包括档案积累的质和量、档案的信息化程度、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档案馆舍的建设、档案工作队伍的建设等,这些可以作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个民族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二、大力发展文化艺术档案的意义

加强文化建设,既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又向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是充分发挥文化艺术档案馆(室)在文化艺术档案工作中的示范、指导、保护作用。学习借鉴先进管理经验,拓宽视野,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形成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强劲的运行机制。强化精品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藏品保护、陈列展示和社会教育水平。加强对文化艺术档案从业人员的培训,使广大艺术档案工作者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增强服务能力,主动面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战场,在新时期文化艺术档案工作中再创辉煌。

二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使编研工作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中发挥作用。注重编研工作与文化艺术档案收集、宣传、管理等项工作的有机结合,以编研促收集,以收集带编研。充分发挥编研成果的宣传教育作用,组织举办编研成果展、专题编研知识讲座,向社会公众宣传普及文化艺术档案相关知识,展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宣传文化艺术工作者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中的新形象、宣传文化艺术档案在文化艺术生产、经营和管理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编研过程中加强对文化艺术档案的清查,改善保管条件,利用缩微、影像、数字等手段进行存藏、检索、阅览,促进文化艺术档案的管理。

三是正确把握文化艺术档案事业发展的形势。近年来,文化艺术档案工作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局面,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文化艺术档案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齐全完整地收集整理在文化艺术活动中形成的文字、声像、照片、实物等不同载体的文化艺术档案,存留极其宝贵而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改善藏品的保管和展陈环境,才能推动文化艺术档案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四是增强做好新时期文化艺术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文化艺术档案是文化单位改革与发展的真实记录,是文化单位的重要资产和信息资源,是今后研究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史、改革开放史等不可缺少的重要档案资料。文化单位的生产、经营和管理,需要文化艺术档案工作的支撑与保障,也应承担建立文化艺术档案、保护文化艺术档案的责任和义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关于加强文化艺术档案工作有关要求,强化管理,完善规章制度,抓好队伍建设,加强资源整合,改善服务,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全面、扎实地推进文化艺术档案事业健康发展。

三、当前发展我国文化艺术档案事业的对策

文化艺术档案建设方兴未艾,不论是资源建设,还是软硬件建设,甚至人员培训、制度管理,都需要创新思路,扎实推进,确保文化艺术档案稳步快速发展。

一是加强传统档案文化资源建设。我国已确定每年6月的第二个周六为“文化遗产日”,档案工作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普查、登记、分类、整理工作,及时介入参与,做好相关档案收集整理工作,有计划地将民间文学、音乐、美术,传统戏曲、曲艺、手工艺和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文献接收进馆,将散存在社会上的社会名流、艺术家、民间艺人等个人保存的档案文献征集进馆,以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完整和全面。对地方政府和宣传、教育、文化、科学技术、城市建设等部门组织的文化活动,做到提前介入和事后及时征集,保证重大文化活动档案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二是加强网络环境下的文化艺术档案资源建设。加强馆藏文化艺术档案数字化进程,探索切实可行的电子载体文化艺术档案的保存、保真、保密以及利用方法,实现网络环境下电子载体文化艺术档案的统一接收、集中归档、异地备份、脱机保存,有效保证电子载体文化艺术档案的齐全、完整和安全。建立文化艺术档案目录数据库,为高效、便捷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奠定良好基础,实现文化艺术档案资源共享。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运行维护准则,确保文化艺术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争取理解与协作,把文化艺术档案信息化工作相关项目列入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信息化发展规划。

三是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编研新路。研究新时期文化艺术档案编研工作的新规律、新特点,不断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树立大编研的思想,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联合协作,善借外力,探索文化艺术档案编研工作的新思路。建立健全编研工作的管理机制,把文化艺术档案资源的编研开发利用工作纳入档案工作人员岗位年度管理考核体系,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档案编研工作评价体系,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对编研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进行全面综合考评。加大对编研工作的投入,确保文化艺术档案编研和出版的经费,保证编研工作顺利开展。

结语:随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工作的不断推进,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文化艺术档案工作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必须科学分析文化艺术档案的历史价值,深入挖掘文化艺术档案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推动优秀研究成果更多更及时地应用于文化工作,对加强文化艺术档案学科建设,繁荣发展文化艺术档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