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系统脆弱性的生成机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4-14
/ 4

金融系统脆弱性的生成机制研究

吴桐徐荣贞

吴桐WuTong;徐荣贞XuRongzhen(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300222)

(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Tianji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Tianjin300222,China)

摘要: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始于一场信用危机,最终演化为一场全球经济危机,给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对金融系统脆弱性的概念进行界定,总结出金融系统脆弱性的生成因素,包括信息不对称、有限理性与羊群效应以及金融机构内部管理缺陷等内在因素和金融自由化、金融同质化、经济虚拟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等外在因素。因此,应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管理和监管,舒缓金融系统脆弱性,保证金融系统稳健运行。

Abstract:TheoutbreakoftheU.S.subprimemortgagecrisisin2007beganinacreditcrisis,evolvedintoaglobaleconomiccrisiseventually,andhadbroughtgreatimpactonthedevelopmentoftheworldeconomy.Inthispaper,wedefinetheconceptoffinancialsystemfragility,andsumupthegeneratingfactorsoffinancialsystemfragility,theinternalfactorsincludingasymmetricinformation,boundedrationalityandherding,andthedefectofthefinancialinstitutionmanagement,andexternalfactorsincludingfinancialliberalization,financialhomogenization,economyvirtualizationandeconomicglobalization.Finally,weshouldfocusontheinternalmanagementoffinancialinstitution,theexternalsupervisionoffinancialinstitution,toeasethefinancialsystemfragility,maintainfinancialsystemstability.

关键词:金融系统脆弱性;内生因素;外生因素

Keywords:financialsystemfragility;innerfactors;externalfactors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0-0128-02

0引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系统作为经济系统的子系统,在经济系统中处于中枢地位。它是由相互关联的各金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包括资金的供给方、需求方、连接两者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以及对其进行管理的中央银行和各类监管机构,金融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调剂资金余缺,引导储蓄向投资转化,其基本功能的实现有赖于金融系统内部各主体协调发展。

1金融系统脆弱性的界定

金融系统脆弱性泛指金融系统内部风险积聚,易于受到攻击的状态。根据金融系统的构成方式,将金融系统脆弱性划分为金融机构脆弱性和金融市场脆弱性。金融机构脆弱性是指由于金融机构高负债经营的特点、资产负债的错期搭配、资金供给方和资金需求方之间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金融机构风险积聚的状态。金融机构作为金融系统中连接资金供给者和资金需求方的重要主体,其脆弱性反映了信贷市场中的资金供求状况和资金融通的难易程度。随着金融自由化趋势的加剧,金融机构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以投资银行为代表的影子银行体系的出现,极大扩展了金融机构脆弱性的内涵和外延,也使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金融市场脆弱性是指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及其联动效应造成的金融市场中一切风险的积累的积聚。作为金融系统中的重要融资渠道,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决定了一国金融发展水平的高低。随着金融创新的迅猛发展,种类繁多的金融衍生品充斥着金融市场,在满足不同投资者需求,提高金融系统运行效率的同时,也加大了资产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金融市场风险。

2金融系统脆弱性内生因素

2.1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及其由此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金融系统脆弱性生成的重要因素。在信贷市场上,存款人与金融机构和借款人与金融机构之间均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高负债经营和资产负债错期搭配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其资产比负债缺乏流动性,由于存款人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分布是不对称的,存款人的流动性需求相对于借款人来说是不确定的,金融机构无法了解存款人的流动性需求,存款人也无法准确判断金融机构经营状况的好坏。因此,一旦市场出现风吹草动,或某一家金融机构出现经营困难,都会使存款人对金融机构丧失信心,单方面变更与金融机构的合约,造成对金融机构的挤兑。而借款人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分布也使不对称的,借款人相对于金融机构,具有关于投资的预期收益、投资风险以及自身经营状况的信息优势。在借款人与金融机构的信贷合约达成以前,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筛选和监督并不能保证高效率,无法鉴别借款人的优劣,因此,只能以投资项目的平均风险收取平均利率,使市场上最终留下的是高风险的借款人,由此产生逆向选择问题,即:风险越高的借款人越有可能获得贷款的现象。在借款人与金融机构的信贷合约达成以后,取得贷款的借款人可能会违背金融机构的意愿,发生变更投资方向、隐瞒投资收益、盲目使用资金等道德风险问题,是金融机构生成大量不良资产,积聚大量金融风险,加剧金融机构的脆弱性。

2.2有限理性与羊群效应羊群效应源于生物学对动物聚群特征的研究,即某一两只头羊走向何方,其他群羊就会跟随头羊蜂拥而至,但是去的地方未必是草料最丰富的地方。引申到金融市场,主要是指金融市场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金融市场投资者会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的决策或过分依赖于舆论的报道,而不考虑自己所掌握的信息的行为。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都是具有有限理性的行为主体,由于认知过程的偏差以及情绪、情感、偏好等心理方面的原因,是投资者无法通过理性预期和效用最大化对市场做出无偏估计,导致其非理性行为,影响其投资决策,造成金融资产价格偏离其基本价值产生波动。而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会产生锚定效应,对投资者的决策产生反馈效应,进一步加剧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投资者集体的非理性行为最终造成市场的非有效性,使金融市场积聚大量风险。金融市场投资者普遍存在着由于非理性行为所导致的羊群效应,当某些投资者出于某种目的对金融资产进行买卖,导致金融资产出现上涨或下跌时,其他投资者看到资产价格上涨或下跌,会认为这种趋势会一直保持下去,于是跟进购买或出售,导致资产价格继续上涨或下跌。这种行为会传染到其他更多的投资者继续购买价格上涨的金融资产,抛售价格下跌的金融资产,进一步加剧了金融资产的上涨和下跌。由于羊群效应涉及金融市场多个投资主体的相关行为,最终导致金融资产价格偏离其基础价格剧烈波动,对金融市场的效率和稳定产生影响。

2.3金融机构内部风险控制与管理的缺陷金融机构作为金融系统中的重要主体,在金融系统中起着调节资金供求、配置社会资金使用的作用。金融机构高负债经营和资产负债错期搭配的经营特点决定了在金融机构经营过程必然承受一定的风险,金融机构能否稳健运行不在于可以承受多少风险,而在于可以管理多少风险,因此金融机构内部管理水平对于金融系统稳健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金融机构管理层对于金融风险的管理缺乏清醒的认识。在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中,由于金融机构的管理层对金融衍生品的潜在风险估计不足,尤其是对金融衍生品的种类、期限、杠杆率等细节不清楚,当标的资产的价格出现波动时,缺乏有效化解金融风险的措施,导致金融机构生成大量不良资产,陷入破产、倒闭和和被收购的困境。第二、金融机构内部的薪酬机制不合理,存在着不对称得激励相容机制。金融机构管理者的薪酬与其带来的收益直接相关,而与产生的风险无关,即使投资给金融机构带来巨大损失,也不会受到惩罚。这使得金融机构管理者存在着片面追求高风险高收益投资项目的激励。金融机构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使得金融机构运行中积聚了大量风险,金融机构低下的内部管理水平在金融风险积聚过程中非但没有有效的化解风险,反而对金融风险在金融系统内部的扩散和传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当前金融机构之间以及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无疑极大的加剧了金融系统的脆弱性。

3外部因素

3.1金融自由化金融自由化源于麦金农和肖提出的金融深化理论,其核心是放松利率管制,促进银行业竞争,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包括利率自由化、金融业务自由化和资本账户自由化三个方面。大量实证经验表明,金融自由化的发展为金融创新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对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伴随金融自由化产生的金融风险使得经济发展充满得了不确定性。利率自由化是金融自由化的核心,利率水平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不仅反映了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影响金融系统的运行。利率自由化后会使之前受到压制的均衡利率升高,相应增加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资本运用成本,效益较差的企业会出现经营困难甚至破产,增加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使利率风险转化为信用风险。利率的不断升高可能增加金融机构的风险激励效应,增加金融机构的冒险行为,使金融资产价格出现波动,信贷规模急剧膨胀,形成资产泡沫,一旦泡沫破灭必然加剧金融机构的脆弱性。金融业务自由化是金融自由化的重要内容,金融业务自由化的实施打破了银行业与证券业的限制,金融机构可以运用由客户存款而募得的资金投资于证券和房地产等对经济运行的波动极为敏感的行业。拥有大量资金的金融机构的进入,使证券价格脱离其正式价格而不断上涨,产生大量泡沫,同时使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一方面,金融机构的资金有可能因为金融市场的波动而亏损,由于其资金来源于客户的存款,一旦出现亏损,会加大金融机构所面临的流动性风险,使其面临挤兑的风险。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为化解流动性风险,通过变现资产的方式从金融市场抽回大量资金,进一步加剧了金融资产的波动。如此恶性循环会对金融系统的运行造成极大的冲击。资本账户自由化是金融自由化中开放力度最大的措施,资本账户自由化实施后,政府放松对本国资本账户的管制,使得国际资本进入本国市场,在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伴随资本账户开放而产生的风险对本国金融系统的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3.2金融同质化大量研究表明,保证金融系统维持合理的流动性和稳定性的基本要求是:金融系统内部存在大量具有不同目标并且具有稳定预期的主体,即异质性。在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趋势的交互作用下,金融机构的经营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银行业与证券业之间的防火墙被拆除,金融机构原有的经营限制被打破,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在经营相同或相似的业务,导致大量全能金融机构、金融超市的出现,金融市场中出现大量基于同一规则、采取相同或相近行为的投资主体,打破了以前的市场分割,加强了金融系统内部各主体之间的关联度,不可避免的降低了金融系统的异质性,使金融系统缺乏必要的收敛性,加剧了金融系统内部的传染性,对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金融市场的平稳高效运转造成了不利影响。从金融系统宏观角度而言,金融的同质化风险是众多不同的市场微观主体基于同一制度规则要求、按照相同或相近的思维模式或认知模型预期而采取相同或类似的行为,这些行为在系统内的作用力方向一致,无法抵消,从而强化了同质化风险的放大作用,在正的一面会催化金融泡沫的膨胀,转到负的一面则会加剧金融危机冲击的恶性循环,正负两方面同时削弱金融系统的收敛性,加剧金融系统的脆弱性。

3.3经济虚拟化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为虚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特别是金融机构经营方式由分业转为混业经营及金融衍生品的过度发展使经济虚拟化的程度日益加强。据统计,进入90年代后,在经济虚拟化趋势下,各类金融资产的总价值已经达到了GDP的三倍,金融资产及金融衍生品在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远远超过了各类实物资产的总和,经济结构呈现倒金字塔结构。金融系统是一个价值系统,在整个经济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经济虚拟化作为经济虚拟化的重要表现,已成为现代金融的重要特征。随着金融虚拟化趋势的演进,现代金融业以期日益丰富的金融工具和精巧的杠杆系统推动着金融系统的演进,进而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并在实质上维持着与实体经济的关联。另一方面,在金融资产价格剧烈波动和金融资本集聚速度上表现出日益分离的趋势,使得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联度日益弱化,存在着脱离实体经济的倾向。因此,金融虚拟化的演进已成为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过度发展的重要诱因。虚拟经济是依托于虚拟资本在金融系统中的循环运动而产生的,而金融资本作为虚拟资本,从最初的信用货币,到有价证券,再到当前蓬勃发展的金融衍生品,虚拟性不断得到加强。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是通过将储蓄有效地转化为投资来提高资本的运行效率,进而提高实体经济的运行效率,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资本虚拟化程度的加强导致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虚拟经济的发展,并最终影响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过度发展,导致金融系统内部生成大量系统性风险,当失去与其发展相适应的实体经济作为依托时,会加剧和强化金融系统的脆弱性,进而对实体经济的发展造成冲击。

3.4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实质是金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和配置的过程,金融全球化实施后,世界各国的金融业务和金融政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全球金融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金融全球化提高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效率,促进了资本流动和贸易发展,为经济带来了加速发展的机遇,但同时在金融全球化趋势下,资本自由流动对一国金融系统的稳定产生了巨大影响,使经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金融自由化实施后,政府放松了对金融机构和业务的管制,开放资本账户,为金融机构和业务的跨国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发展。由于银行业的激烈竞争及当前全球金融市场的高风险性,大量外资银行通过跨国并购和在国外设置分支机构的方式经营金融业务来提高收益,增强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金融机构的跨国发展,使各国金融机构资金利益联系日益紧密,形成复杂的金融链条,在提高跨国银行收益的同时,也使金融风险在全球银行系统内迅速传递。政府放松对资本账户的管制后,投融资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界限日益模糊。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拓宽了资金需求者的融资渠道和投资者的投资渠道,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然而,投机资本和国际游资在全球范围内的无序流动,加剧了汇率波动及伴随资本跨国流动产生的风险,使全球金融市场的脆弱性进一步加剧。

4结语

金融系统脆弱性已成为当前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根源,因此,应从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入手,一方面,应不断强化金融机构管理者的防范意识,完善薪酬机制,化解金融机构积聚的风险;另一方面,针对当前监管体制中存在的盲区和监管缺位,应建立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方式,加强对金融机构金融创新行为的外部监管,促进金融机构健康运营,以不断舒缓金融系统脆弱性,维护金融系统稳定,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金老.论金融脆弱性[J].金融研究,2001,(3):41-49.

[2]向文华.金融自由化与金融风险相关性研究[M].北京:中共编译出版社.

[3]马红霞,孙国华.美国投资银行危机及其转型剖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9,(3):43-51.

[4]杜厚文,初春莉.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根源、走势、影响[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1):49-57.

[5]王春峰,马卫锋,姜磊.虚拟经济与金融脆弱性[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3,(4):42-43.

[6]陈祖华,朱庆仙.金融全球化与经济虚拟化[J].生产力研究,2006,(7):67-68,73.

[7]李翰阳.从全球金融危机看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进一步发展[J].国际金融研究,2009,(2):7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