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急诊药房退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门急诊药房退药分析

朱雁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药剂科上海200011)

【摘要】目的:减少退药,为病人提供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对上海第九人民医院2016年6月-2016年12月退方进行分析。结论:避免不合理用药,减少退药。

【关键词】退药;门急诊;药师管理

【中图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6-0284-02

医院药房是直接为病人提供药品的部门。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为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除药品质量原因外,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诸多因素造成了退药。“退药”是药剂科规范化管理中困惑的问题之一,虽然我院考虑到减轻病人经济负担、减少医患纠纷等原因为了规范退药,减少退药,建立了退药制度,包含患者用药后所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并需通过处方医师填写退药申请单,注明退药原因,盖退药审核章。不能办理退药的情况为:(1)特殊管理类药品(精神、麻醉药品);(2)拆零或外包装损坏的药品;(3)病人服用过剩余的药品;(4)没有原始发票的药品;(5)与病历不相符的药品;(6)与医院采购药品批号不相同的药品;(7)医院生产自制药品。但退药情况还是逐年上升这不仅给病人的用药带来不安全隐患,也给药品管理工作带来严重困扰[1,2]。我院2016年6-12月门急诊药房发生退药共486起。现将486起退药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查找退药原因,以进一步减少不合理退药。

1.资料来源

2016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门急诊药房486起退药申请单。

2.统计结果

2.1退药理由

发生药物不良反应213例占43.82%、病人不接受医生处方66例占13.58%、医生开错处方58例占11.92%、病人病情变化住院47例占9.66%、家中已有同样药32例占6.65%、病人自行改变治疗计划23例占4.73%、医生改变治疗方案19例占3.9%病好药多余17例占3.5%其他11占2.25%。

2.2退药科室及药物种类

科室以急诊最多,依次为内科、外科、儿科等。退药种类以抗菌素为首(多数为不良反应)其次为辅助用药(病人认为没有效果或效果不明显),退药人群以老年人和儿童居多(耐受性差、费用贵)等。

3.讨论

3.1药物不良反应

半年中共发生退药486起,占同期处方的0.24%。退药涉及药品50余个。病人用药后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为退药原因之首共213例,占退药总数的43.82%,尤以抗菌药物为主,这与病人滥用药物、长期使用抗生素有密切关系。不良反应表现以皮疹最为常见,其次为消化道症状,偶有发生过敏性休克,应引起重视。但从退药理由中可见,某些病人用药后发生轻微不适,医生为了减少医患矛盾,并没有向病人充分解释,直接退药,如用克林霉素时有恶心,氨茶碱片+依诺沙星片合用出现头痛等,应告诉病人有些症状是暂时性的,并在调整用法用量后会渐渐耐受,停用后可消失。对于不可替代的治疗药物,而不良反应又不可避免,应向病人耐心解释,利大于弊,以增加病人用药依从性。

3.2以病人不接受医生处方的退药有66起,原因往往是,药价太贵,厂家不对,要片剂的开成胶囊等等,这些病人大多数为自费病人和调整治疗方案的老年病人,这类病人的顾虑比较多一些,对这类患者医师需要多点耐心,详细和病人说明病情和用药的必需性,在药物的选择上遵从病人的意愿,此类退药即可避免。

3.3以处方出错而发生的退药有58起,其中大多数是医生处方错误,少数是病人要求开药时说错药名。现在门急诊采用电脑化(即电子处方),拼音输入法,由于读音相似,医师输入时没有仔细核对造成的错误,另外就是剂型开错了。但这些差错是可以通过处方医生在工作中加强核对来避免的。

3.4以病人病情变化住院而退药的有47起,其中以急诊病人居多,尤其是重症病人、诊断不明确的病人及老人儿童等特殊人群,处方以一天用药为好,这样可以根据患者病情及时调整用药,避免延误治疗和不合理用药的发生。还有一些以医生未掌握用药适应症、禁忌症或改变治疗方案而发生的,如药物成份重复等,这类情况主要与医生跨科开药,医生对病人病史询问、药物过敏史询问不详细等有关。纵观上述退药原因,大部分是可以通过医生规范处方、做好医患解释而避免的。减少不合理退药不仅能够避免治疗中的不安全隐患,同时可以减少医院的经济损失,增加病人对医生的信任度,提高医疗质量和病人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同时,临医生也应该向病人宣传,让病人理解药品是特殊的商品,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减少退药目的是为了保证用药质量,也是对病人用药安全有效负责一种体现。药剂员给患者发药时应对病人进行用药指导,并提示患者药品发出不得退换,争取患者的认同感。对医师失职引起的退药,应加大管理力度定期统计后通报其所在科室,避免人为造成的退药。

【参考文献】

[1]陈颖,魏振国.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情况分析与建议[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203-204.

[2]杜书章,岳晓红,张晓坚,等.我院住院药房退药事件致人力资源成本损失探讨[J].中国药房,2011,22(21):2008-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