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成像中双源CT双能量虚拟扫描与常规扫描效果比较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肝脏成像中双源CT双能量虚拟扫描与常规扫描效果比较分析

朱鸿婷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宜宾644000)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分析在肝脏成像当中采用双源CT双能量虚拟扫描与常规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样本从本院肝脏成像患者中选取50例,研究时间从2018年1月-2019年1月,对50例患者分别采用双源CT双能量虚拟扫描(以下简称虚拟平扫)与常规扫描,所有患者均采用上腹部平扫加增强的方式,对比在两种不同扫描方式下的成像结果。结果:对比两种不同扫描方式下的CT值,统计得知,动脉期与门脉期患者的虚拟平扫CT值较常规扫描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不同扫描方式下的SNR,统计得知,动脉期与门脉期患者中,虚拟平扫的SNR值较常规扫描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动脉期与门脉期患者虚拟平扫下的CT值与SNR,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此次研究得知,在肝脏成像中,采用双源CT双能量虚拟扫描的成像效果优于常规扫描成像效果。

【关键词】肝脏成像;双源CT双能量虚拟扫描;常规扫描;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1-0154-02

在肝脏成像当中,医源性辐射收到了人们的重视,为了在满足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CT辐射剂量,在扫描方式上展开了研究,相对于多层螺旋CT而言,西门子CT具有两个探测器[1],在以此扫描下可以获得两组不同的图像,而双能量虚拟扫描技术可以对放射剂量进行控制,从而对常规的扫描技术进行取代,本次研究特对本院50例肝脏成像患者采用不同扫描方式,探究双源CT双能量虚拟扫描与常规扫描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样本从本院肝脏成像患者中选取50例,研究时间从2018年1月-2019年1月,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选取21例,女性患者选取29例,患者年龄在22~58岁之间,年龄均值为(41.8±2.1)岁,本次研究在开始前先将病历资料交与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符合研究要求后开始研究。在着手研究时,保证参与研究的患者与家属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从5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上看,不会对本次研究科学性造成影响。

1.2方法

采用西门子双源炫速CT,将管电压设置在120Kv,对所有患者采用常规上腹部平扫,从患者横膈顶部扫描到其肝部下缘,层厚设置为5mm,采用CT高压注射器经过患者肘静脉注射碘海醇,剂量为80ml,注射速率为3ml/s,并注射生理盐水30ml,速率为3ml/s。对患者腹部主动脉对比剂的浓度进行监测,如果患者CT值在100HU,则可以对患者进行动脉期虚拟平扫,在延迟半分钟后对患者进行门脉期虚拟平扫。

1.3观察指标

①CT值;②SHR。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CT值

对比两种不同扫描方式下的CT值,统计得知,动脉期与门脉期患者的虚拟平扫CT值较常规扫描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常规扫描相比,P<0.05。

3.讨论

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重,而在肝脏成像诊断中,CT辐射剂量的问题收到了越来越大的关注[2],根据临床研究得知,应当将辐射剂量降到最低,从而使得患者收到的辐射最小,采用CT检查能通过降低管电压与管电流的方式来降低辐射剂量,但同时也会增加图像噪音,进而降低图像质量。而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可以取代常规平扫,并且还能降低辐射剂量,使患者受到的放射损伤降到最低,满足了临床需求[3],克服了传统常规扫描方式的限制,能够根据不同的能谱,来对碘造影剂进行自动分离,进而获得虚拟的平扫图像。相对于常规平扫而言,虚拟平扫所需要的辐射剂量更低,并且还能采用虚拟平扫的方式取代常规平扫,从而降低射线有效剂量的35%[4]。

在本次研究中,对比两种不同扫描方式下的CT值,统计得知,动脉期与门脉期患者的虚拟平扫CT值较常规扫描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不同扫描方式下的SNR,统计得知,动脉期与门脉期患者的虚拟平扫SNR值较常规扫描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动脉期与门脉期患者在虚拟平扫下的CT值与SNR值,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通过此次研究得知,在肝脏成像中,采用双源CT双能量虚拟扫描的成像效果优于常规扫描成像效果。

【参考文献】

[1]沈福强.双源CT双能量虚拟扫描与常规扫描在肝脏成像中的应用对比[J].肝脏,2017(2).

[2]曹学胜.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与常规扫描在三期肝脏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对比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1).

[3]莫家强,刘彪,黎军强.肝癌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与常规平扫的影像比较研究[N].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6,38(3):302-304.

[4]柴瑞梅,任克,曲胜,等.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肝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复查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5,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