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护理服务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延续护理服务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刘圆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河南卫辉453100)

【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护理服务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2例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门诊随访模式,观察组给予延续护理服务,对比两组临床指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FMA评分低于对照组,而NHISS评分和PSQ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续护理服务实施于脑卒中患者,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改善其睡眠质量,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延续护理服务;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睡眠质量;影响

脑卒中,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起病骤然,病程进展快,病死率、致残率较高[1]。由于中风病程进展快,即使进行有效治疗,还是会因为疾病所产生的继发性损伤发生后遗症,比如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蹇不语、口舌歪斜以及偏身麻木等,造成患者语言、吞咽、运动等方面的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各项功能都无法恢复正常,必须予以长期护理[2]。此次试验旨在探究延续护理服务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基本资料

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2例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以数学领域的盲选法作为标准,将本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27:19;最小、最大年龄分别为48岁、75岁,中位数年龄(61.27±9.15)岁;最低、最高病程分别为9d、52d,病程中位数为(28.17±5.42)d。对照组46例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28:18;最小、最大年龄分别为50岁、73岁,中位数年龄(61.54±9.06)岁;最低、最高病程分别为11d、54d,病程中位数为(28.07±5.10)d。根据以上各项基本资料可知,两组对比不明显(P>0.05),存在对比研究的价值。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均经头颅CT确诊,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上发布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的诊断标准;②此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通过,患者均知悉此次试验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

(2)排除标准:①合并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②重度昏迷患者。

1.3方法

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均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出院后对照组实施常规门诊随访模式,告知患者家庭护理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定期到门诊复诊,检查康复效果。

观察组给予延续护理服务,具体方案如下:①成立延续护理小组,建立随访档案。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工作小组,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询问患者的病症治疗情况,有无按时服药,保持良好的饮食作息习惯,督促患者定期到门诊进行复查;②专业的医疗指导,提高病症认知水平。定期举行知识讲座,建立网络平台,共享疾病防治知识。帮助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餐谱,控制盐的摄入量,食用低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忌辛辣、生冷,少食多餐,循环进餐,根据患者的随访记录,制定个体化自我管理方案;③生活护理干预,保障睡眠质量。保证房间的干净整洁,定期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新鲜,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0至24℃,湿度控制在55%至60%,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保持床铺的平整干燥,在患者睡觉时家人应该保持安静,降低噪音,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睡眠;④功能康复锻炼。从基本发音“a”、“o”、“e”等开始,逐渐引导患者学习语言,逐步掌握字词句的发声,鼓励患者多与他人沟通,经过语言功能训练。卧床期进行患侧肢体的被动运动,自主练习翻身、坐立等,离床期练习站立坐下,尝试慢慢转移身体重心,同时进行上肢的伸肌训练、下肢桥式运动、髋的内外收展以及面部的刺激按摩等,步行期即可开始练习如何使用手杖独立行走,并开始尝试自主活动,练习穿衣洗漱等生活内容。

1.4判定标准

治疗后,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及睡眠质量进行评估,具体评估标准为:①神经功能的评价。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高;②运动功能的评价。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分越高说明运动功能障碍程度越轻;睡眠质量;③睡眠质量的评价。采用PSQI评分标准,其评分与睡眠质量成反比[4]。

1.5统计学分析

选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加以处理,在计量资料方面,采取(X(—)+S)加以表示,本次两组之间数据对比采取t进行检验,如果P值低于0.05,代表两组的数据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具备统计学价值。

2.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FMA评分低于对照组,而NHISS评分和PSQ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X(—)+S)

4.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根据其病因,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类型,其中前者发病率比较高,二者比例约为6:4,分别是由于脑部供血障碍和脑部血管破裂引起,发发病率较高。该病症起病急,若能在发病内3h进行溶栓治疗是最有效的,能够阻止脑部缺血或出血造成的继发性神经功能缺损,但是大部分患者经治疗都会遗留一定的后遗症,比如说失语、偏瘫等[5-6]。

延续性护理,是指患者在同一医疗机构的不同场所,甚至不同健康照护场所都能享受到连续的同一质量水平的护理服务[7-8]。脑卒中患者对于延续护理服务的需求时较大的,患者在出院后接受家庭治疗的期间,由专业的医疗人员为患者的自我管理提供专业的建议,根据患者的个性化,制定合理家庭护理方案,督促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饮食管理,予以功能康复锻炼指导,同时加强生活护理干预,为患者营造舒适安静额睡眠环境,能够确保患者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对于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此次试验中,对照组实施常规门诊随访模式,观察组给予延续护理服务,护理后其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睡眠质量均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延续护理服务实施于脑卒中患者,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改善其睡眠质量,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红,朱世琼,李亚梅,黄林,徐丽,余茜.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21(12):1466-1470.(

[2]杨红,朱世琼,李亚梅,黄林,徐丽,余茜.睡眠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睡眠颠倒及康复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6,13(02):88-91.

[3]罗晓春.中医干预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6,34(04):214-216.

[4]余玲萍,谢灵敏,王卫珍,葛秋华.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患者失眠伴焦虑的影响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06):1075-1078.

[5]滑培梅,范晓霞,孟云清,甄瑾.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7,29(06):873-876.

[6]岳丽君.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7,15(03):119-120.

[7]孙爱国,刘婷婷,刘晓丹,孙凤艳.脑卒中患者连续性护理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09):71-73.

[8]万莉,谢莉玲.脑卒中患者康复现状及三位一体的康复护理模式建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2):6533-6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