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的心理暗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7-17
/ 2

教学中的心理暗示

刘美伶

刘美伶(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国际商学院,四川重庆401120)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7-062-02

摘要:一直以来,我们国家的教育对于心理学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如发达国家。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心理是否健康对于一个人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没有或者几乎没有影响。更有甚者,把心理问题等同于医学上的精神病。在这样的一些传统观念下,心理学方面的教育更是得不到有效重视。体现在教学环节上,学生们从小就少有正确的心理引导。而负担教育工作的教师们多注重教材,书本知识,却很少关心学生心理上的发展。更有些教师,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偏爱“优生”并给予更多关注。这样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而且会给学生的人格发展带来长远的毁灭性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中灵活地运用心理暗示,引发学生由内而外的思考和改变,引导其主动积极克服困难,自我肯定,增强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此外,也可以加强教学互动,使那些对学生整体相对比较困难的学科的教学变得更加轻松,易懂。

关键词:心理学;心理暗示;自我效能感

一、心理暗示的渊源于概念

从古至今,由远及近,心理暗示无处不在。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心理暗示多表现为对权力和不可知力量的盲从和依赖。在古老的礼仪,宗教,以及巫术的领域中,巫术就是心理暗示的雏形。虽然毫无病理和临床依据,但其中不少人也奇迹般痊愈。而本质上,这些巫术就是让病人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心理暗示。

到了文明社会,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从心理机制上讲,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

二、心理暗示的作用

(一)心理暗示是一把双刃剑。

人类具有受暗示性,而在相同的情景下,对人不同的心理暗示可以造成截然不同的后果。心理暗示可谓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

《心理学大词典》上提到关于心理暗示:“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暗示分自我暗示与他暗示两种。自我暗示指自己接受某种观念,对自己的心理施加某种影响,使情绪和一只发生作用。

他暗示指个体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别人使自己的情绪和意志发生作用。

(二)教学中不同的心理暗示的作用。

在笔者看来,对于一些难度比较大的学科的学习和教学来讲,光靠老师的讲授是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这个时候辅以心理暗示就尤为重要。它可以减少教学中老师教学生不学或不愿学,学不懂的状况发生,引导学生的心理状态往教学任务所期待的良性方向发展,减轻学生的挫败感,使学生能主动排除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养成自我激励,积极应对挫折的习惯性心理,从而主动的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达到很好的互动教学效果。

鉴于暗示既能对人产生不良作用,也能对人体产生积极作用。暗示运用得当可以发掘学生自己的某些潜力。反之则会造成一系列恶心循环。某学生在进考场前打了几个呵欠,马上联想到昨天晚上睡得不好,进而想到自己头脑不清醒,进而联想到考试失败的结果。于是在考试过程中一遇到需要思考的题目便联想到自己缺乏睡眠,于是整个人的思维迟钝,丧失信心,本来可以解决的问题也解决不了了,以致考试失败。这就是消极的自我暗示的影响。而积极的自我暗示则产生的效果不一样。如果某学生在进考场前打了几个呵欠,马上对自己说:“伸个懒腰,深呼吸,在楼道里跑几步精神就会好起来了。”于是他这样做了之后马上精神就好起来了,在考试过程中,一直保持清醒的状态,积极主动的分析试题,最终通过考试。这就是积极的自我暗示带来的正面效果。

同时可见,心理暗示带有一定程度的自我情感,即主观性。这也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穿插进心理暗示有很大的必要性

三、教学中心理暗示起作用的原因以及具体的方法

(一)原因。

首先,从广义上讲,每个人的人格里都有“自我的部分”。一个“自我”较发达比较健康的人,表现出来就是通常认同的有主见的人。但是人不是万能的,因此人的“自我”不总是正确的,完美无缺的。这种“不正确”和“不完美”给外来的影响提供了机会,为别人的暗示提供了空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可以把握住学生的这种“缺陷”,给予相应的心理暗示,以帮助他们理解难懂的知识,克服学习产生的无能感。

其次,有了可以提供心理暗示的机会,并不一定能促成相应的心理暗示。对于受影响者来讲,必须具备对于外来暗示者的自卑感。这样的自卑感,以及对于提供暗示者的崇拜和能力的夸大,但是却很少能被受暗示者意识到,这些心理过程通常都发生在潜意识。所以,暗示作用通常都发生在不知不觉中。而且,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表现在:觉得自己不如暗示者、觉得暗示者比自己高明、自己应该向其讨教、自己必须接受他的判断、自己必须接受暗示者的影响。其实,这样的暗示作用,在本质上,就是用自认为比自己强的别人的智慧、代替或者干脆取代自己的思维和判断。这种对于自主判断的部分放弃,使人能够接受智者的指导,作为不完善的“自我”的补充。而教师对于学生群体来说,不论从学识,外表,还是为人处世方面都正好容易成为学生的崇拜者,进而教师对学生的心理暗示就会比较容易地“干扰和修正”学生的“自我”。良好的心理暗示可以重塑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信心,对于人格还不成熟,不稳定的学生群体有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这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教学中可行的心理暗示方法。

著名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A.Bandura)最早在其著作中提出了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即:一个人对其完成胜任特定工作或者任务所需能力的自我判断或者自我评估,也是对其能胜任特定工作或任务的一种信念。他认为,人对于自身能力的判断在自我调节系统中起主要作用。即使个体知道某种行为会导致何种结果,但也并不一定去从事这种行为或者作出活动,而是首先推测自己行不行?有没有实施这一行为的能力和信心?这种推测和估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自我效能感。笔者认为,当代教育已经不限于学校教育的内容,因而,学校教育也不应当只限于教室内进行,特别是心理教育。即便

是课堂上的心理暗示,引导,和教育,其影响也会延伸到教室以外的范围。针对学生中比较容易出现的自卑,沮丧,退缩,缺乏自信的自我效能感较低的情况。有必要在教学中采取一定措施,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以提高其自我效能感。

首先,对于学生的取得的成绩和进步,不论大小,要给予比实际稍多的鼓励。太过的鼓励会使学生产生怀疑心,比实际稍多的鼓励会使学生真正受到鼓舞。尤其是当学生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完成了学业任务的时候,教师的及时和积极的鼓励和肯定会帮助学生。更好的获得自我效能感,增加信心,增强克服以后困难的能力。

其次,通过在学生群体中树立相应的榜样。不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教学中,知识不仅来自于教师课堂的讲课,还可以通过学生课堂和课外的亲身实践得到。榜样的成就行为给观察者展示了达到成功所需要采取的策略,为其他同学提供了比较与判断自己能力的标准,同时也为他们传递了只要通过努力就能成功的鼓励和信念。这些学生的同龄人的替代强化信息对于非榜样的同学增长能力和信心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教师的自身榜样作用也不容忽视。教师是教育中实施心理暗示的主体之一,因此要使自己的暗示能顺利影响到学生的“自我”,必须要以身作则,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学生。

再次,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在不经意的时候含蓄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经常强调“别人行,我也行”的观念的输入。引导学生不要总向自己强调负面结果。我们不要总是给自己一些这样的提醒“上次我就是这种题目错得特别多”、“我一看到这种文章就理解不了”等等。因为越是这样,他们心里就会越紧张。所以,应避免老用失败的教训来提醒自己,而应多用一些积极性的暗示,比如:“这种简单的题目多做几次就知道规律了”、“我多看两篇同类型的文章以后都可以看懂了”等等。这种积极的暗示和指导,比起总向自己强调负面结果要好得多。

另外,对于个别学生,教师应在教学中不经意地进行个人心理暗示。同时将个体带入团体中。用一个班级作为一个团体,用团体的效能感影响个人。

四、结语

当今社会竞争日趋增强,为了使未来社会发展重任的承担者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环境以及顺利学到社会要求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学校教学中的心理学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虽然现在还没有得到普及,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积极的良好的心理暗示会成为教学法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当然,这也必会推动社会的和谐和良性竞争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时尚·Esquire,2002年8月号

【3】王德清,杨东主编.管理心理学.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

【4】张建,郭德俊.自我效能感与人力资源管理.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