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复发性危险因素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1

脑梗死患者复发性危险因素观察

张连宏

张连宏

(农安县中医院脑病科,吉林130200)

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再复发的危险因素及复发性脑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对50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病、糖尿病、TLA史为复发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表现除肢体瘫痪外,痴呆、假性球麻痹、尿失禁、意识障碍多见。结论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具有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切功能恢复差。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对预防脑梗死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脑梗死复发危险因素

复发性脑梗死恢复较差,其病死率与致残率均高于这次发病者。为了更有效地预防复发情脑梗死的发生,以及对高危人群进行医学干预,我们对50例复发性脑梗死的临床和实验指标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复发组:50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发生脑梗死次数最少2次以上,最多1例发生5次脑梗死。对照组:50例为首次脑梗死患者亦来自同期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且出院后随访至少3年未见有复发的患者。

1.2调查方法对所有的患者吸烟、酗酒、高血压、糖尿病史、心脏病史、纤维蛋白水平、胆固醇、家族史,复发次数等指标进行了解观察,所有病人均按常规进行血糖、胆固醇、凝血因子、血液流变学、心电图、颈部血管彩超、头部CT等检查。

1.3统计学方法以X2检验统计学方法分析所得数据。

2结果

结果表明,胆固醇水平、高血压、血糖水平、纤维蛋白水平、颈部血管狭窄及粥样斑块形成,两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吸烟、酗酒等因素,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3讨论

随着脑血管病研究的不断深入,脑血管病尤其缺血性血管病发的危险因素以肯定,脑梗死本身及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为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血脂、血流变等异常为其次要危险因素。但脑梗死复发的机制尚未阐明,其复发的危险因素是否就是首次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尚不能肯定。本研究表明,高胆固醇血症及高纤维蛋白水平与发发型脑梗死密切相关。从血脂、凝血因子等指标综合分析发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得出,发现复发脑梗死患者中,胆固醇、纤维蛋白水平比对对照组先祖增高,有统计学差异,提示这两因素为复发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对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表明,高血压是缺血性脑卒中最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得出,复发性脑梗死伴有高血压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于张颖冬等研究结果一致,提示高血压不仅是首次发病危险因素,变是复发性脑梗死独立的重要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是引起脉动样硬化的重要因素,压实脑梗死主要危险因素,使高血压、血脂异常的发生率增高。本研究结果表示,糖尿病不仅仅是首次脑梗死主要危险因素,也是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本研究还发现,要复发性脑梗死病例组中,同时伴发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其复发次数更多,复发间期更短,且致残程度及血管性痴呆发生率更高,说明两因素在复发性脑梗死发病中可能存在叠加作用。近年来颈动脉狭窄及粥样斑块形成在缺血性血管病中引起高度重视,国外已普遍开展了针对伴有颈动脉狭窄的手术治疗。本研究显示,病例组中的颈动脉狭窄及粥样斑块形成发生率明示提高,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示颈动脉狭窄及粥样斑块形成是复发性脑梗死中不可忽略的危险因素。本组统计学资料显示吸烟、酗酒在复发组与对照组中差异无显著性。但同时吸烟、大量酗酒的病例组患者中其复发次数明显增多,在同组病例中与不吸烟、酗酒者对比复发次数明显增多,与不吸烟、酗酒患者对比复发次数明显增多,与不吸烟、酗酒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大量吸烟和酗酒可能对脑梗死复发起一定作用。

总之,本文的结果显示,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及高纤维蛋白水平、颈动脉狭窄及粥样斑块形成是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国内已有众多的研究证实,对危险因素给予合理的干预可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针结复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性别是不可干预因素,但针对高危人群,临床上对已经发生过一次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的二级预防应着重在降低血压、血糖、血脂及纤维蛋白水平,改善高凝状态,稳定颈内动脉粥样斑块,颈内动脉高度狭窄者条件允许可行手术干预。

参考文献

1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619—621

2随帮森。脑血管疾病—MR、CT|DSA与临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13

3张颖冬,石静萍,李作流,等,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8:15(4):23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