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的疗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9-19
/ 2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的疗效研究

曾红青

曾红青

(江西省铅山县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站334500)

【摘要】目的:研究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的疗效和用药的安全性能。方法:用药第一天,早上患者口服米非司酮50mg,用药12小时后再次口服先前剂量的一半,第二天用药与第一天相同,两天合计药量为150mg。用药第3天开始配合米索前列醇,剂量为600μg。结果:120例患者自身孕囊整体向下排出体外,临床表现为患者平均出血时间为6天左右;孕囊在原始位置破裂开,最先将绒毛组织排出,而后,蜕膜逐渐脱落排出体外,此类患者21人,前后患者平均出血时间为12天。有7例患者在口服完米非司酮药物后孕囊自然排出体外。有2例患者无明显药效,为患者实施清宫手术使患者妊娠结束。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无不良反应发生,且患者药物流产成功率高。

【关键词】药物流产;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

【中图分类号】R714.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9-1239-02

药物流产为那些想终止妊娠的患者提供了较好的治疗方法,能够减少手术流产为患者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的产生,例如:空气栓塞、脏器损伤、脏器损伤、子宫穿孔、宫颈裂伤、感染等,但在实施药物流产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较多不良反应发生的病例,严重者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所以,药物流产的安全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我院一直以来,根据临床治疗的经验,从米非司酮的用量着手,适当增强抗孕酮药效,以保证患者在药物流产过程中,以较短的时间,较少的出血量,实现流产的顺利完成。通过大量临床患者实施治疗,极大地减少了患者不良反应的产生几率,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得以保证。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对米非司酮无不良反应,患者年龄在18~42之间,150例发生早孕,平均年龄为24岁,非正常妊娠,停止月经周期均不到7周。经过B超检查患者孕囊位置,患者孕囊直径均不超过30mm,患者均没有带器妊娠或异位妊娠。

1.2方法用药第一天,早上患者口服米非司酮50mg,用药12小时后再次口服先前剂量的一半,第二天用药与第一天相同,两天合计药量为150mg。用药第3天开始配合米索前列醇,剂量为600μg

2结果

2.1治疗结果120例患者自身孕囊整体向下排出体外,临床表现为患者平均出血时间为6天左右;孕囊在原始位置破裂开,最先将绒毛组织排出,而后,蜕膜逐渐脱落排出体外,此类患者21人,前后患者平均出血时间为12天。有7例患者在口服完米非司酮药物后孕囊自然排出体外。有2例患者无明显药效,为患者实施清宫手术使患者妊娠结束。

2.2副作用患者用药后产生胃肠道反应或腹痛等症状。腹痛不是很明显,属于孕妇能够承受状态。胃肠道的不适症状属于较轻程度,没用进行特殊处理工作,病症能够自信消失。有一小部分患者通过服用米索前列醇后,临床有手心痒、发热、发冷等症状发生,患者不用十分着急,不用做专门处理,经日后症状会自动消失。本组病例中的不良反应均症状较轻。

3讨论

自法国1982年开始将米非司酮应用于早期妊娠流产以来,国内应用法国制剂米非司酮已有20年,国产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流产在国内上市已有十余年。但其安全性一直受到广大妇产科与计划生育医务人员的关注,一些临床研究和病例报道中都不断反映出药物流产存在的不安全问题。一般不良反应有高热,过敏反应,阴道异常出血,卵巢囊肿,月经恢复延迟,尤以阴道异常出血为多见;并发症有滋养细胞疾病,药物流产后不孕,宫腔粘连;误诊有异位妊娠破裂。由于这些报道都是分散各地或零星的报道,必然存在大量的遗漏。

患者在服用米非司酮搭配伍米索前列醇实施药物流产后,主要问题在于患者易产生阴道长时间流血,导致流血量过多。患者出血量过多的主要原因为绒毛蜕膜组织残留、蜕膜脱落不全、内膜修复不全、宫缩乏力等一些列因素影响了正常的血凝纤溶系统。米非司酮使患者产生抗孕激素。米非司酮作为孕激素受体拮抗剂,抗孕激素的作用在蜕膜、蜕膜变性、坏死、继发滋养细胞变性致HCG水平下降,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使LH下降,黄体溶解致胚囊坏死流产。此外,米非司酮促进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PA)含量增多及活性增强。而t-PA对细胞外基质有明显液化作用,从而导致蜕膜、绒毛细胞外基质流动性增强,利于绒毛松动、脱落及蜕膜剥离,造成流产。若绒毛组织排出完全,蜕膜组织在较短的时间排出,则阴道流血时间短,出血少。

根据有关资料记载,全世界每年有5300万例早孕妇女实施人工流产,通常情况下流产的方法包括药物流产与手术流产。在实施人工流产人数中,32%的人采用药物流产,大约有1700万人。由此可见,实施药物流产占有较大的份额,其流产的安全性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所重视。尽量避免实施药物流产给患者所带来的不良反应的发生,必须在患者实施药物流产前进行正确的B超检查,确认宫内妊娠后,实施相应措施。第一,要求医生向患者认真询问患者的患病史,将药物流产所需的注意事项向患者说明,并详细阐明药物流产后患者可能产生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取得患者同意后,让患者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患者实施药物流产后,要按照医生要求及时留院观察,在对患者观察治疗期间,要求医生格外谨慎,对于发现的异常反应,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尽量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产生,保证患者的安全。患者在进行药物流产后,务必进行B超检查,检查子宫内是否仍有残留物,一旦发现有残留物存在,需进行清宫处理,并适当服用相应的抗生素。注意一点,只要医生认真负责,对患者细心检查,即使出现问题或有不良反应发生时,做到治理及时,可以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郭靖.药物流产术与无痛人流术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8,(05).

[2]金玲利,钟琴.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法药物流产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07,(10).

[3]杨艳青,程弘夏,钟大放,文爱东.米索前列醇片人体药动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07).

[4]张淑英.药物流产失败的相关因素分析及临床处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01).

[5]唐爱琴.人工流产术前应用米非司酮扩张宫颈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8,(12).

[6]沈文秀.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多次药物流产的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