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甲型副伤寒退热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4-14
/ 1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型副伤寒退热效果观察

李涓涓朱国新孙洋陈杨(武警贵州总队医院内二科贵

【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0-0040-02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甲型副伤寒的退热效果。方法采用我科自拟退热合剂治疗确诊甲型副伤寒186例,14天为1个疗程,通过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退热效果明显,达到缩短退热时间的目的,说明退热合剂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且只需口服,价格低廉,能有效减轻病人痛苦,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甲型副伤寒效果

近年来,甲型副伤寒发病率逐渐上升,由于抗菌素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的出现,退热时间有所延长,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用自拟退热合剂联合头孢噻肟钠、庆大霉素治疗甲型副伤寒186例,退热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0年1月~2004年12月我科共收治甲型副伤寒297例,男性280例,女性17例,年龄最大45岁,最小14岁,平均21.3岁。

1.2诊断标准按《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1]。

1.3分组情况随机分为观察组186例,对照组111例。

2治疗方法

2.1观察组予头孢噻肟钠联合庆大霉素治疗,14天为1个疗程,同时加用我科自拟退热合剂。蒲公英15g,白花蛇舌草12g,生地12g,淡竹叶12g,丹皮12g,生石膏9g,紫花地丁12g,水煎服,3次/日。

2.2对照组予头孢噻肟钠联合庆大霉素治疗,14天为1个疗程。

3疗效标准及结果

3.1疗效判定标准(1)显效:症状和体征消失,体温降至正常。(2)有效:症状和体征大部分消失,体温接近正常。(3)无效:除去(1)、(2)者。

3.2统计数据使用SPSS11.0数据处理软件分析

3.3治疗结果

两组退热效果比较(表1)及疗效比较(表2)

表1退热效果比较

退热时治疗天数1-2d3-4d5-7d8-10d11-14d

观察组(例)6869040

对照组(例)0872301

表2治疗7天时两组疗效比较

组别显效有效无效合计有效率(%)

观察组661051518691.94

对照组12742511177.48

(Χ2检验P<0.05)

表3治疗14天时两组疗效比较

组别显效有效无效合计有效率(%)

观察组18240186100

对照组7431611194.59

(Χ2检验P<0.05)

4讨论

甲型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A群经消化道传染而引起的全身急性传染病。甲型副伤寒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节为发病和流行高峰;人体对本病普遍易感,但青壮年及儿童发病率较高,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中医认为本病为湿热之邪经口自外而入,湿盛脾虚自内而应,正虚邪入,内外相合遂成湿温,并且具有明显的季性和传染、流行性;本病总的特点是湿热蕴阻,其病位有重在脾、重在胃不同;其性质有湿重、热重之各异;病程起初多表现为表里同病,极期多呈现三焦湿热弥漫,后期多为正虚邪恋,气津两伤;由于湿热合邪,热居湿中,如油入面,病程缠绵,变证丛生。

由于广谱抗菌素的使用,耐药菌株的增加,使病原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大为降低,从而延长了退热时间,增加了病人痛苦,故甲型副伤寒的治疗关键是退热,从我们自拟退热合剂联合抗菌素使用结果看,观察组退热时间明显缩短,效果较对照组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退热合剂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通过利尿、利胆、泻下的作用达到退热之功效,

同时能增加白细胞吞噬能力,达到杀菌的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无毒副作用,安全有效。由于退热合剂只需口服,价格低廉,有效减轻病人痛苦,同时并不增加病人经济负担,对甲型副伤寒退热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6001-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