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检验方法学的建立及其在血脂生化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分级检验方法学的建立及其在血脂生化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李丽凤

李丽凤

(河北省晋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北石家庄052260)

【摘要】目的:探讨分级检验方法学的建立及其在血脂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方法:择于我院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血脂生化检验标本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一般组和观察组,一般组采取拉网式检验方法,观察组采取分级检验方法,对比两组标本血脂生化检验指标之间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检验结果中的TG、HDL、TC阳性率等指标对比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LDL、ApoAI、ApoB等指标的阳性率显著高于一般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两种检验方法的人均费用,观察组患者的人均检验费用明显低于一般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检验法可有效提高检验标本的可靠性、准确性,同时可明显减少生化检验产生的费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分级检验方法;血脂生化检验;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9-0189-02

血脂生化检验是临床常见的生化检验项目,检查内容主要包含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生化检验的特异性、灵敏度与检验结果的临床价值密切相关,可对临床医生的诊治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分级检验方法是在检验仪器上对所需检验的项目进行排序,先检验高灵敏度的项目,如果存在异常再检测灵敏度低准确性高的项目,层层递进的方式完成检验,减少不必要的检查项目,提高检验的精准度,当下已广泛应用于肾功能、肝功能检验中。本文择于我院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血脂生化检验标本为研究对象,探讨分级检验方法学的建立及其在血脂生化检验中的应用。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择于我院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血脂生化检验标本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一般组和观察组。一般组50例,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20~77岁,平均年龄(48.5±3.4)岁,其中糖尿病10例、高血压19例、高血脂21例;观察组50例,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49±3.7)岁,其中糖尿病12例、高血压20例、高血脂18例。根据以上基础资料对比可知,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病症分类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均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均无家族遗传病史、均自愿接受血脂生化检验;无精神障碍史。

排除标准:2周内服用降脂药物患者;并发恶性肿瘤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肾功能不全患者;肝功能不全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免疫功能障碍患者。

1.2方法

血脂生化检验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北京迈克检验试剂、分级检验软件包进行[1]。其中一般组采取拉网式检验方法,观察组采取分级检验方法,将TG、HDL-C、TC作为一级检验项目,TG下游项目、TC包含LDL-C作为二级检验项目,ApoB作为三级检验项目,HDL-C下游项目包含ApoAI二级检验项目同一个标本做分级检验的同时,按照常规方法行拉网式检验。

观察指标[2]:依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定联合委员会提出的标准设置阀值,TG阀值为0~1.7mmol/L,TC分级阀值为0~5.2mmol/L,HDL阀值为1.15~2.6mmol/L,上级检验项目值处于阀值内时,便停止下级项目的检验。记录两组研究对象检验的阳性率、漏检率。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运用SPSS16.0数据包开展数据分析,计量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即百分率(%)表示,并通过t检测;通过χ2检验,若P值低于0.05,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两组患者检验结果中的TG、HDL、TC阳性率等指标对比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LDL、ApoAI、ApoB等指标的阳性率显著高于一般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相比两组标本漏检率得出:观察组的漏检率明显低于一般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相比两组患者血脂检验费用得出:观察组平均检验费用为(33.0±2.7)元/人,一般组平均检验费用为(47.2±6.0)元/人,t=4.756,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在检验阶段均是无联系、孤立的,并受到患者病症情况的影响,对实际检测结果的需求也存在许多差异,因此,为避免漏检事件的发生,临床大多数采取增加检验项目的方式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全面性,但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检验费用,这也会造成一定的医疗资源浪费,因此,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必须有效控制检验项目并提高检验效率,有效避免上述浪费现象的发生[4]。

综合本文研究表明,拉网式检验方法和分级检验方法虽然在一级检验项目结果中无明显差异,但是分级检验方法在二三级血脂检验项目中具有更高的阳性率,观察组二三级检验项目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8%、40%、14%,明显优于一般组的54%、16%、0%;同时,观察组的漏检率显著低于一般组。分级检验方法按照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进行指标分级,按照上一级阳性结果的显示自动追加下一级的检验项目,可有效帮助临床获取关于血脂异常诊断有意义的检验结果,这与唐勇[5]等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分级检验方法可有效减少检验费用和检验等待时间。

综上所述,分级检验方法应用于血脂生化检验中有效提高了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克锋.分级检验方法学的建立及其在血脂生化检验中的应用研究[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6):00082-00082.

[2]李晓花.分级检验方法学的建立及其在血脂生化检验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9):3682-3683.

[3]唐勇.分级检验方法学的建立及其在血脂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17,4(2):247-248.

[4]姜景霞.分级检验方法学的建立及其在血脂生化检验中的应用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7,31(8):136-137.

[5]WangT.EstablishmentoftheGradingTestMethodologyandItsApplicationStudyinBiochemicalTestofBloodLipid[J].China&ForeignMedicalTreatment,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