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涂装局部修补新技术实践与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05
/ 2

轿车涂装局部修补新技术实践与探索

黄勇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广西柳州545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各行业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轿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交通工具,行驶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车身经过长时间的风化、酸雨侵蚀、太阳强光照射、风沙等使漆面逐渐变得粗燥失光,另外行车过程中不小心与其他物体或车辆刮擦,以及车辆被人恶意划伤等,都会使漆面产生各种损伤。本文就轿车涂装局部修补新技术展开探讨。

关键词:轿车涂装;局部修补;钣金矫正

引言

现代汽车面漆五彩缤纷,给汽车增添了许多色彩但是,当涂膜一旦遭到破坏而需要修补时,由于近似色的干扰,配色非常困难,有时即使用色卡来对比也难免出现继漏。如果能查到该车颜色的标准色号,配色就比较容易。涂装工艺中,涂料的调制是涂装操作前的重要技术准备工作,涂料调制不当会引起许多涂层弊病,如涂料施工粘度调制不当,过滤不好;涂料与稀释剂配套使用不合理等,会使干燥后的涂层表面产生流挂、起皱、桔皮、失光等多种弊病。所以,在涂装过程中,对涂料的配制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常见汽修厂家尤其在轿车车身涂层修补中,效果往往不尽人意,面漆的质量达不到要求。人靠衣妆,车靠漆扮,油漆涂装得好,就能充分体现轿车的档次,同时,也反映了汽修厂家的修复能力。如何做好车身涂装,是修理厂家和车主共同关心的问题。

1汽车面漆修补的基本条件

专业的面漆修补首先要求有良好的作业环境。如环境中的灰尘和杂质、工作场所的照明、送排风等都会影响漆膜的修补质量。其次是面漆修补要有一定的操作技法。比如,为了增加漆膜的附着力,一定要将需补漆的部位打磨成羽状;为了避免修补后留下的漆膜台阶痕,需将待修补区打磨出“斜口”等;再如面漆修补一般是局部喷涂,把握各道漆喷涂幅面,确保修补处与原车漆面不留接口轮廓,力求做到无痕修补。再者就是注意钣金损伤。当车身有凹凸等平正度问题时,需要钣金处理把凹瘪处吸平,对周围的损伤较小。

2面漆装饰性不好的原因

(1)腻子涂刮不平整:腻子填充不够,刮涂次数少,技术较差,找不平整。(2)腻子接口过渡不自然:腻子面做得太小技术不够,打磨方法不对。(3)打磨不充分:腻子没有彻底磨平,边角有毛刺,砂纸型号不对。(4)底涂层没干透或漆膜未冷却就打磨;车身表面有较深的打磨纹。(5)喷枪质量差,雾化不良,喷出的漆粒大;喷涂距离不适当;喷涂的厚度不够,走枪过快,搭接边不够,喷涂次数过少。(6)易沉淀的涂料未很好搅拌;漆皮被搅碎,混杂在漆中。(7)涂料方面:烘干涂料的丰满度不高;颜料的选择、分散和混合比不适当;树脂的相互混溶性差;溶剂的选择和混合比不合适;由于分散不良,漆基对颜料的湿润性差;颜料的体积浓度过高,油漆粘度偏差大,原漆、固化剂及稀释剂配比不当等。(8)涂装方面:车身表面对面漆吸收量大,表面不光滑,腻子面砂眼及气孔多;车身表面粗糙,如打磨不充分,打磨砂纸粗;面漆膜薄,走枪速度过快,搭接边少,喷涂次数不够;烘干温度过高,如烘温过高而倒光,或烘干换气不充分;通风性差,或盖布没有盖好;漆膜未干透就抛光打腊或转到外面环境差的地方。

3轿车涂装局部修补技法改进

3.1巧用刀片修复流挂、麻点等缺陷

传统的车身漆膜流挂修补的方法是用适当型号的砂纸打磨缺陷点或面,将缺陷去除或打磨到喷漆能遮盖的程度后对打磨面进行喷涂、烘烤、打磨和抛光处理。而对于清漆流挂(或者是麻点、滴漆、大的颗粒等)高出漆膜面的缺陷,传统的手法是用800~1200#砂纸磨平流挂点,同时会将流挂点周围的漆膜磨穿,这样就增大了修补面积。改进后的修补方法是使用美工刀片直接刮除流挂点。具体做法是:双手持刀片,保持刀口与漆膜面平行,来回均匀用力刮平流挂点,然后用2500#砂纸打磨去除刀痕,抛光即可完成修补。修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用力均匀,避免挖出凹坑或破坏漆膜。改进前后的对比:改进后的作业方法(刀片刮平→打磨→抛光)比传统的作业方法(打磨→喷漆→烘烤→打磨→抛光)更简便易操作,前者不需要喷涂,约5min即可修复,后者需要约30min才能完成修补作业。从对比中可以明显看出改进后的作业优势,不仅修补速度快,还节约了辅材及能源成本。

3.2材料消耗定额

修补涂装过程中的材料消耗是经济核算和涂装质量管理的基础,一般进行材料定额管理主要包括:涂装前处理工序的各种材料消耗,如除油、除锈剂的用量、打磨材料消耗量、磷化处理和电泳涂装的材料、耗电量等;涂装过程中各工序的材料消耗量,如中涂材料、打磨材料、表面清理材料等的消耗量;面漆涂装工序中的材料消耗量等。材料消耗主要是根据消耗定额(单位面积的材料消耗量)和涂装面积的大小、喷涂道数的多少及最终的涂膜质量确定的。为防止在考核材料定额时产生粗心大意而使车主不满或修理厂经济收入亏损,建议按涂装体系卡严格考核。

3.3钣金矫正

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会遇见车身鼓包或凹坑现象。传统的修补方法就是将鼓包敲凹进去,将大凹坑用钣金机拉拔出来,经多次敲打后刮腻子填平再进行喷涂处理。笔者也经常查找修补方面的专业书籍、与同事探讨、借鉴同行先进的做法,如一汽集团的王洪军,自制出多种适用于江淮轿车钣金矫正的工具,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尝试使用自制工具,在不破坏漆膜的条件下用自制工具整平鼓包;凹坑根据车身板单、双层和是否有工艺孔而采取或拉、或顶、或撬处理,将凹坑整平,基本不用喷涂处理。改进后,车身基本不用刮腻子和喷涂处理,减少了修补工作量和修补成本,也提高了车身漆膜修补质量。

3.4打磨抛光

根据刮伤的情况,选用适当的磨石或磨片,如1500#磨石、的磨片或1000#-1500#的砂纸对刮伤的表面层进行打磨。打磨光滑平整至目测不出刮痕为止,当然,不能磨穿了面漆层。在此种情况下,有可能出现2种状况:(1)没有磨穿面漆层,在此情况下,就可以不必重喷面漆;(2)虽然刮伤时未刮穿面漆层,但在打磨刮痕时,却透出中涂层。在此情况下,就应该喷补面漆层。在打磨抛光时,一般用人工打磨,也可用抛光器或机动打磨器进行打磨抛光。打磨抛光之后,因为面漆层都有原来的涂层,颜色是基本一致的。

3.5油点点漆处理

修补车身漆膜油点的传统方法是将油点磨平后重新喷涂。有时整车可能出现多个油点,且可能分布在多处,这样打磨和喷涂处理的修补面就相当大。而直接点漆处理因表面光泽度不同,很明显能看出修补点。改进后的操作,先用2500#砂纸轻打磨以增加附着力,点色漆是避免色漆露底,点清漆要高出漆膜平面,是为了后道工序能抛出与车身一致的光泽。具体的操作技法如下:色漆油点:轻打磨→点色漆→点清漆高出漆膜→烘烤→刮平→磨平→抛光;清漆油点:轻打磨→点清漆高出漆膜→烘烤→刮平→磨平→抛光。该方法修补后,油点处漆膜与整车漆膜平整度和光泽度一致,且修补方法简单易掌握,比传统修补省时省力,比直接点漆效果好。

结语

现代意义上的轿车,其车身系统保养的重要性超过任何系统,也就是说,若钣金及面漆不良,而仍不注意保养,轿车使用价值会大打折扣。即使其发动机状况再好,也无法保证车辆的使用寿命,所以车主应该时时关注漆面是否染上“皮肤病”。定点定时为车做漆面美容护理。

参考文献:

[1]拓波.汽车面漆修补技术概况[J].材料与保护,2015,(8).

[2]魏斯博.汽车修补漆技术的历史[J].汽车维修与保养,2016,(10).

[3]翟大锋,吴涛.汽车涂装修补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