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劳动安全管理的新思路李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加强企业劳动安全管理的新思路李欣

李欣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生活段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当前,我国企业来动安全管理工作形式日益严峻,成为衡量企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及问题处理能力的重要标准,在此过程中企业劳动安全管理工作的加强势在必行,是现代企业安全管理及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因此在企业加强安全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企业发展规划问题,通过设置合理的发展及管理方案来确保企业劳动及安全管理的实际效果,以便于保证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加强的实际有效性。

关键词:企业劳动;安全管理;措施

引言

文明和谐的劳动安全治理,是企业如何“以人为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仍然有很多无辜的生命被火灾、爆炸、中毒等接连不断的工业事故所吞噬。因此,为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我们就要不断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促使企业劳动安全生产实现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治理,这项工作也刻不容缓。

一、劳动保护工作的现状

1.范围狭小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技术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企业对设备更新换代,技术工艺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劳动保护工作管理条例已经与企业的发展不相适应,现有的技术管理水平,员工技能以及各种监督制度还需要不断加强,改变现在工作人员身兼多重身份、安全意识薄弱、责任意识差的现状。切实扩大企业劳动保护工作的覆盖范围,才能实现劳动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

2.理解不深刻

由于企业工会管理人员的教育层次不同,文化程度就有所差异,在实际劳动保护工作的开展中就会暴露很多问题。劳动保护监督工作不是对企业安全的检查,但是,当前很多企业工会对工作的性质存在误解,劳动保护监督工作的重点把握弄错了方向。工会在这项工作开展中的主要是参与、教育权,协助行政部门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将劳动保护误认为是安全检查是片面的,不深刻的。

3.形式落后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大多成立了自己的安全认证体系,使得企业的管理更加有效。但是,部分企业的劳动保护工作的开展内容和形式依旧按照落后的方式进行,例如开展三级检查,劳动保护网络的健全以及各种安全知识竞赛的开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模式格局也在时刻调整,劳动保护工作也要与企业的格局相适应,不断创新和发展,才能满足企业生产的需求。

4.素质有待加强

由于安全管理部门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人员精力有限,自身专业素质往往也不能满足劳动保护工作的需要,还有的企业中缺少高学历、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也使得安全管理整体素质适应不了工作开展的需要,特别是对于基层单位而言。如果负责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得不到提高,企业的劳动保护工作将受到很大的限制。

二、加强企业劳动安全管理新思路

1.积极建设安防工作,提高安全意识

为了减少劳动安全事故的发生,相应的部门应该积极建设安防工作,扩大防护内容和范围,增强防护措施的使用,为一线施工作业人员提供安全保证。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开展劳动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结合自身实际工作情况,全面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从而减少安全风险。还要积极建立警示馆和安全警示教育,开展安全防护培训,让相关的作业人员提高安全防护意识,树立正确人生观,自觉遵守劳动安全防护条例、总公司和路局相关规章制度,依法合规的进行劳动作业。另外,相关部门还应该定期召开职工家属座谈会,让家属了解工作内容,从而达到支持作业人员工作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作业人员放心施工,最终才能提高施工的效率。

2.把劳动安全基本制度落实到位

把劳动安全基本制度落实到位,是劳动安全事故防控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相关部门应该把完善的安全制度及安全管理职责落到实处,做好劳动安全作业指导书并推广使用,严格控制作业人员的施工行为。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对于那些违规操作的工作人员要进行相应的惩罚;对于那些工作中表现良好、时刻注意安全问题的工作人员要给予适当的奖励。相关部门要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杜绝偏袒姑息,抓好作业负责人安全责任,保证每个工作人员都能熟练掌握相应的劳动安全基本制度。

3.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经营)规章制度

首先,建立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企业要制定覆盖所有岗位、所有生产运行环节的管理制度,实现全体人员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最大程度降低事故风险。包括各级领导、各类人员安全责任制和各职能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如,安全生产教育制度、检查制度、措施计划管理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工伤事故管理制度、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等。同时,要求各生产经营部门在组织企业运行维护时,必须认真贯彻各项安全生产制度,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定期测试安全保护装置,发现隐患及时排除,遇有重大隐患及时报告;严禁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其次,要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使之在以后的日常工作中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必须具有真正把安全生产放在一切工作首位的意识;要加强全体员工的安全教育;配齐必要的安全设施设备;建立安检员值班负责制。

4.提高劳动安全管理风险防范意识

安全管理工作决不仅仅是安全管理部门的事,应该是全体员工的神圣职责,让我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在任何一项工作中,真正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努力提高安全意识,把安全工作做到实处。我们也要把职工安全意识从思想、工作中放入第一位,通过现场查看员工劳动保护用品穿戴是否规范、操作行为是否正确。也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来检查员工安全意识是否到位。另外,也要查基层干部对安全的重视程度。通过对现场环境及各种会议记录的检查,看领导干部是否做到“五同时”,是否将“安全第一”的方针落到实处,不能只听基层领导的汇报,而不到现场实地查看。

5.确保资金投入和管理层层落实

首先,确保资金投入。为了实现企业劳动安全管理,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保障安全生产资金的供给,确保安全教育、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及相关经费使用的及时、到位、落实。例如,机械设备、设施的安全装置、用于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检测仪器、用于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监控设备、其它与购置、改造安全防护设备有关的支出等。其次,强化管理层层落实。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负全面的领导责任,分管领导负具体的领导责任。要强化安全生产的主动意识,由过去被动抓安全变为自我主动抓安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生产理念,充分认识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制。第三,要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运用事故预测、分析、安全评价等科学管理方法,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预防和消除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一切不良条件和行为。

结束语: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要从职工的根本利益出发,切实将劳动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在工作的开展中,要提高安全管理的重视,改善保护措施,增强员工的技术和安全意识,做好管理模式的创新,这样才能促使企业各项工作处于安全的环境,企业的发展才能更加稳定和谐。

参考文献:

[1]冯尚德.浅谈企业工会如何开展劳动安全保护工作[J].东方企业文化,2014,(03):23-24.

[2]王璞.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地位和实现途径[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4,(04):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