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企业机务管理中的常见问题研究吕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公交企业机务管理中的常见问题研究吕菲

吕菲

长春市公共交通集团东盛汽车公司吉林长春130000

摘要:随着公交车辆投入的增加,企业正面对着低票价、高成本的压力。当前,如何在高成本压力的作用下追求控制成本的合理方法,成为公交企业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全国各地的公交企业都努力通过建设企业的信息化系统,来提升车辆的维修和物资管理水平,从而实现企业成本控制。各个公司在操作公交企业机务管理的信息系统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因此,怎样提高公交企业实施信息系统的效率,是公交企业机务管理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公交企业;机务管理;维修质量;安全生产管理

引言

机务管理工作在公交企业中有着重要的后勤保障职能和作用,其重要意义和作用重大。公交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运营线路上的机务管理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需要重点关注是否有后场维修的强力支持。另外,运修双方都具有各自的机务管理职责。公交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好坏与企业的机务维修成本的高低,以及机务管理工作相互联系。可见,运营与机务是公交运营企业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

一、公交企业机务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一)机务管理分工

机务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分别贯穿在运和修两个职能方面,有交叉也有合作,双方各有侧重方面,重点在于两者之间的协调。运营公司与维修公司分别要从“管、用、修、养”四个方面进行相应的职责安排,并使用可以方便管理,有利于考核的原则,进行合理化的分工。公交企业的环境污染有噪声污染、水污染、油污染和空气污染。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也是公交企业的责任,相关部门及管理者,需要加强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推动公交企业的机务管理工作具有可持续性。

(二)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

车辆的维修质量是运修关系协调与否的敏感点,因此,对质量的认可及监督即是机务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运修双方消除矛盾的关键。影响车辆质量的因素很多,贯穿车辆维修的全部过程,保证车辆维修质量的关键在于修理厂对质量的监控。厂内自身的质量监控必须要有双方都认可的,具有可行性的技术标准和严格规范的质量考核与监控体系。自身的维修质量不过硬,运修之间的矛盾便无法消除,因此,我们应该把质量管理工作放在企业管理的核心位置。

此外,我们还要积极关注车辆物资配件的质量和性价比问题。就物资配件的采购运作而言,有的是放在车辆维修公司,有的是成立模拟法人,但是不管组织形式有什么区别,基本上都没有脱离公交体系,由于经营模式的单一性和独立性,就可能会导致因片面完全定额指标任务或利润,而忽略配件质量的现场出现。而现有的汽车配件市场质量参差不齐,就大大增加了采购优质产品的难度,因此,对汽车配置质量以及购买的价格进行监控是物资供应部门的重点工作。

二、公交企业机务管理的解决措施

(一)创建利益共同体观念

运修双方生产是相互依托的关系,它们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它们有别于其它的纯市场经济的商务关系,不能随时改变运修双方之间的经济联系。由于设备技术的单一性,多年定向的维修服务,以及员工数量较多并且任务繁重等特点,在一个城市内不可能短时间内找到可以使自己赖以生存的其他维修服务业。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赖,即是唇齿相依、相互联系的经济结构和经营方式确定了运修双方只能围绕经营这个共有的中心来开展各自的工作,进而奠定了运修双方共同加强机务管理的经济基础。

(二)进行合理的机务管理分工

1.运营分公司

首先,运营分公司要负责车辆管理、采购、年审和各种税费的交纳,车辆的分配使用和驾驶员对车辆的保养作业,日常性的车辆安全检查,对驾驶员的爱护车辆和节约能源的教育与考核。其次,要负责损失事故的认定、考核与处理,定期向维修公司提供车辆运行情况及监督车辆按时回来保养、检测,参与对车辆的保修质量验收及车辆轮胎使用管理。最后,要参与对技术检测中心的管理与负责编制车辆维修保养计划等方面的工作。

2.维修公司

首先,维修公司要负责对运营公司所有车辆维修、保养、检测及对维修质量进行监控。其次,要负责协助运营公司进行新车的选型、车辆年审、节能调节及对技术员爱护车辆和节约能源的培训。再次,要负责车辆轮胎使用管理和负责阶段性的车辆安全检查和车辆技术管理。最后,还需负责阶段性的车辆安全检查和车辆技术管理与负责对技术检测中心管理与负责对维修生产成本、资料的使用管理、使用效率等养、维修等方面的工作。

(三)创建有力的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

对汽配质量及购进价格监控应是物资供应部门的管理重点,是消除运修矛盾的要点,也是大机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各物资供应公司应创建自己的监控和考核体系,要随时对配件的性价比进行阐明、研讨,切实把好配件质量关。

其一,应该创建日常性的质量管理和仲裁机构。对于车辆维修质量的认同,应坚持以厂自检为主,辅以相应的抽查验收,其组织形式有的由运营公司派驻厂代表进行验收,有的由维修公司技术质量部门派人驻厂进行监控,有的则由运营公司与维修分公司共同派人组成技术检测中心,履行驻厂代表及监督的职能、使技术检测中心成为日常性质量管理类监控机制,成为管、用、修、养的纽带和桥梁。同时,车辆维修、检验是一个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其技术检测中心又肩负技术、质量管理的责任,兼顾运修双方的利益,所以,双方都应该派有权威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保证认定的科学性、合理性。

其二,需要着重关注车辆物资配件的质量以及性价比问题。就物资配件的购买运作而言,有的是放在车辆维修公司,有的是成立模拟法人或法人单位,由于经营模式的独立性,就有可能会导致因单方面完成定额指标任务或收益,而疏忽配件质量的现象发生。

(四)创建相互制约的赔偿机制及激励制度

为了有利于大机务工作的协调管理,必须创建经营、修理、物资供应部门之间的激励制约,用以规范整个机务工作,并以经济赔偿的方式来协调运修关系。第一,车辆小修管理方法。包括小修机构的管理,车辆抛锚措施救的管理。车辆疑难重复故障处理程序及方法,双方的责任。第二,车辆维修。使用赔偿考核办法,包括运修物资各方面的职责范围,未到质量保质期,出现返工复修的赔偿办法及未按时回厂保养得赔偿办法,因操作不当,未做到例保检查或者发现故障未及时报修而造成机损的认定及赔偿办法。第三,车辆轮胎管理及节能考核办法。包括指标认定、管理、考核、奖励,运修的双方各自的责任各自承担。第四,车身维修管理及考核办法。包括运修的双方管理责任,车身的运行准则及出厂标准商定。

结束语:

将项目管理的理论用于公交机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项目中,对该项目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系统研究,对项目的建设具有现实意义。项目管理理论运用保证该项目建设的质量,避免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从而导致了系统功能需求很难一步到位。项目管理理论运用保证该项目建设进度,以项目里程牌为起点,分阶段、分任务地对项目实施精细化制定推进计划,明确了项目推进的关键路径和关键环节,最终实现项目的总体进度。

参考文献:

[1]白思俊.现代项目管理[M].机械出版社.2010:3-10

[2]濮宗元.浅谈公交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融合[J].城市公共交通.2016(08)

[3]刘子艳.中国西部城市公交企业第16届年会暨西部公交企业“互联网+”公交创新研讨会在贵阳召开[J].城市公共交通.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