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沙漠》中的寂静之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浅析《沙漠》中的寂静之美

丁珊

(安庆师范大学,安徽安庆246000)

摘要: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笔下的人物多处在不断流浪的状态,或迫于战争,或迫于自身因素。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寻找更加美好的生活盒更加自由的自我。在《沙漠》这部作品中,勒克莱齐奥揭露了工业社会的黑暗,努力塑造一个和谐的新世界,人们追求内心世界的和平与自由。本文通过对《沙漠》的分析,尝试揭开作者所追求的寂静状态及其内在涵义。

关键词:勒克莱齐奥;《沙漠》;寂静

引言

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作品的主题多围绕现代社会问题,后期作品的主题多涉及童年和旅行,并且叙述方式更加平和,有一种对自我文化的检验。他不再以西方中心论为审美依据,开始欣赏封闭、落后地区的文明和文化。

在他的作品中,风俗习惯、道德、法律等条条框框束缚着人的生活,大家都渴望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乌托邦。总之,勒克莱齐奥笔下的世界是自由和谐而又寂静悠长。这与作者自身的成长环境与亲身经历密不可分,作者开阔的文化视野为广大读者展示了一个迷人的大自然以及不同地域和民族的风情。本文借助《沙漠》这篇小说,浅析勒克莱齐奥作品中的寂静之美及其内在涵义。

1勒克莱齐奥在《沙漠》中对自然的寂静之美的描写

1980年法兰西学院将保罗莫朗文学奖授予勒克莱齐奥,获奖作品正是小说《沙漠》。20世纪70年代末,勒克莱齐奥的写作风格渐渐改变,作品的主题也有较大转变,由前期的现代社会问题转向童年和旅行,写作风格更加平和。

《沙漠》这部小说采用了双线结构,讲述平行发生的两个看似独立却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故事。故事之一讲述了北非沙漠的原住民——蓝面人,因为法国殖民者的迫害,被迫离开故土,颠沛流离的悲壮故事,该故事以当事人之一努尔的视角来讲述,描绘了一场史诗般的长征。故事之二的主角少女拉拉,是一位由姑妈抚养长大的孤儿,为了逃离姑妈的逼婚与聋哑牧童阿尔塔尼离家出走,来到了法国著名的港口城市马赛。但在见识了大城市丑陋肮脏的另一面之后,毅然决定回到家乡,回归自然。

存在主义问世之后,人们之间的不可交流成为很多作家探究的主题,“L’enfer,c’estlesautres.”(他人就是地狱)孤独是现代人生活中的困境,然而勒克莱齐奥笔下的人物却享受孤独。少女拉拉喜欢在沙滩漫步,聆听落雨的声音,感受炙热的温度,沉浸在大自然的静谧之中,与动植物为伴。牧童阿尔塔尼能够辨别动物的气味和足迹、各种植物,自如地在山地穿梭。作品以阿尔塔尼的视角描绘了一个聋哑牧人的世界,阐释了这种沟通缺失下的寂静。虽然阿尔塔尼不愿意与他人沟通,但这种能力的缺失却让他的其他感官,比如嗅觉、听觉等更加敏锐,他可以用心却感受大自然的话语,寻找内心的安宁。虽然“阿尔塔尼”不懂人们的语言,但是他和拉拉通过眼神、心灵的交流,却能在热爱自然这一点找到契合点。

例如文中写道:“阿尔塔尼可以听到那么细微的、轻盈的,甚至把耳朵贴到地面上都听不到的声音。它可以听到野兔在石山的另一边蹦跳,可以听到人们从山丘的另一端走上小道的声音,可以找到蝗虫鸣叫的地方,找到草丛中的山鹑窝”。[1]为什么聋哑人阿尔塔尼可以在自然环境中感受到正常人无法感知的声响呢?也许对于在沙漠中生活的人们来说,它们的时空只有一种永恒的语言——宁静:黄沙,岩石、烈日、蓝天、静默以及忧伤。再比如文中这样写道:“是他教会拉拉闻到所有这股芳香的,因为他熟知它们的处所。……但必须善于寻找才能知道他们的所在,必须像狗一样善于在风中嗅出微弱的气味而毫不犹豫地跃向洞穴。”[2]失去了与人交往的基本能力,使得阿尔塔尼有了更加灵敏的嗅觉,感知环境中的每一处细微变化。宁静的环境有着无穷的力量,可以引导人们体会潜藏的力量,使人的灵与肉更加贴合,合二为一,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对大自然宁静的向往和探索实际上是一种奢侈。

勒克莱齐奥笔下的自然世界,与其他作家描写的自然世界截然不同,它不再单调、微不足道、被一笔带过,而是散发出灵动的魅力,生机勃勃,变成了述说者,静静地阐述,交流不仅仅通过人类的语言或者文字,大地上一切有生命或者没生命的东西,都在说话。作者希冀在精神世界重返故乡,在那里万物肃静,有阳光、微风和蓝天。

2寂静——文化冲突后的回归

在《沙漠》的两个故事中都反映了失落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冲突以及人类和自然的对立。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打破了非洲沙漠的宁静。在这之前,非洲游牧民族在沙漠中生息繁衍,他们就是这片土地的主人,但殖民者打破了这原有的秩序,蓝面人奋起反抗,体现的正是现代文明与失落文明的冲突。小说中沙漠与贫民象征着自然,而殖民者的士兵和马赛的发达社会则象征着人的欲望,二者的对立也证实荒凉与繁华的鲜明对比。故事中的战争画面,也体现了文明与野蛮的对立,代表着西方文明的殖民者,其行径却比“沙漠野蛮人”野蛮百倍,《沙漠》这部小说向我们展示了:西方所谓的“文明”是真正的野蛮,而那些追求幸福自由的“沙漠野蛮人”才是真正懂得文明的人。西方社会推行野蛮的殖民侵略是西方文明的一大倒退,而异质文化的落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确是西方推行殖民化的结果。[3]勒克莱齐奥的作品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一定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平衡,人与人之间的平衡。只有这样才能回归质朴、幸福、自由的生活,回归宁静。

结束语

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某种程度上拉远了人与自然的距离,探索内心的旅程,对自我的不断挖掘,对于勒克莱齐奥而言,就好比一场冒险。他通过自己的作品给出了解决方案,就是聆听大自然山川树木花草的声音,走进自然,与自然融于一体,打开自我,在一个开放的多维空间,构建一个寂静的自然。

参考文献

[1][2]勒克莱齐奥[法]著,许钧,钱林森译,沙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105-106

[3]鲁京明,冯寿农,与沙漠的和谐结合——分析勒克莱齐奥的《沙漠》[J].当代外国文学,2009(2):86-93

[4]高方,许钧,试论勒克莱齐奥的创作与创作思想[J].当代外国文学,2009(2):62-71.

作者简介:丁珊,安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和法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