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消费金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

王文娟

光大银行合肥分行安徽合肥230000

摘要:探讨消费金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有利于促进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变,对引导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具有重要帮助。本文在对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现状进行综合阐述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消费金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并论述了利用消费金融拉动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有效对策,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消费金融;消费行为;第三方支付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消费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消费与投资和出口并称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为了确保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应充分发挥消费的作用,促进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引领社会民众的消费行为,促进居民消费观念的不断转变。因此,探究消费金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现状

1.1商业银行

消费信贷和支付服务是商业银行所提供的消费金融服务类型,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住房、汽车、教育和旅游等方面的贷款需求大多由商业银行提供服务。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的住房贷款占据消费信贷总额度的70%以上,其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随着汽车贷款的政策的出台,各大银行纷纷推出不同的汽车信贷方案,抢占了贷款市场,在为银行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导致了违约数额的增加。信用卡业务也是促进城镇居民消费的主要手段,信用卡具备一定的透支额度,能够充分满足社会民众的超前消费需求,伴随着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信用卡的发行量显著增加,对居民的消费行为产生巨大影响。

1.2非银行金融机构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消费金融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为了实现扩大内需的经济发展目标,我国政府于2010年在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和锦程消费金融公司开展试点工程,并加强与国内知名企业的合作,实现了自身经营规模的拓展,但与美、日等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存在资金来源单一和贷款成本高的特点,与商业银行相比不具备竞争优势,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较大,消费金融公司仍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

1.3互联网金融

随着财付通和支付宝的出现,互联网金融呈现了迅猛的发展态势。互联网通过实现互联网与金融企业的有机结合,为城镇居民提供在线办理金融业务的平台,实现了对传统金融线上办理业务的有效拓展。现阶段,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愈发承建,互联网贷款、基金的发展也呈现了向金融行业渗透和融合的发展趋势。与传统金融服务相比,互联网金融立足于互联网和金融企业,具有广阔的受众,能够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对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和信用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了解社会居民的金融需求,实现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有效解决,对传统金融企业的发展形成冲击。

2消费金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分析

2.1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城镇居民的年龄、教育程度和资产状况是其消费行为的主导因素,同时,城镇居民的消费预期和消费习惯以及国家宏观政策的改变也会对居民的消费行为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第一,居民收入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着居民的消费水平。工资是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改革,居民面临着较高的失业风险,使得居民收入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城镇人口失业率较高,导致了收入不确定性持续增加,限制了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同时,我国居民的收入结构较为单一,工资在总体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较高,一旦出现事业现象,会显著扩大收入分配差距,导致城镇居民消费的谨慎性增加。第二,城镇居民的支出具有不确定性,随着住房制度、医疗体制和教育制度的不断变革,居民的日常支出持续增加,也对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形成阻碍。

2.2消费金融影响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方式

第一,消费金融的产生和发展降低了城镇居民消费的谨慎性,居民能够将大部分经济收入用于储蓄,实现超前消费,有效提升了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第二,消费金融能够为城镇居民提供大额消费的支出,使得城镇居民不必依靠长期储蓄实现消费行为,推动了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第三,消费金融的发展降低了城镇居民的储蓄压力,增加了城镇居民对当期商品的购买力,实现了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拉动。

2.3分期购物平台提供的消费金融服务

分期购物平台是近年来新涌现出来的一种新型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主要覆盖传统金融机构没有触及的大学生等无信用卡消费人群,通过用户线上交易行为的数据沉淀和新技术运用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分期购物平台与知名购物网站或线下购物中心合作,向消费者提供线上线下分期购物或小额取现服务。这类平台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随着互联网不断渗透和再塑人们的消费方式,电商积累的用户交易数据逐渐成为新时期商业社会中的虚拟基础设施,能否合理高效地利用将成为各大公司发展前景的重要影响因素,分期购物平台将电商消费数据作为授信和风控的基础显然是一个可行的使用维度。其次,分期购物平台以大学生为服务对象,授信方式更简便,授信额度更大,能更好地对接大学生的消费需求。在资产端,“趣分期”平台根据大学生提供支撑材料的不同给予不同授信额度,大学生在“趣分期”平台上购买信用额度内的产品:一种方式是大学生直接在“趣分期”官网的商城选择商品,“趣分期”为学生垫付资金从合作的第三方电商代购商品;另一种方式是大学生在其他电商平台上选择商品,然后把链接提供给“趣分期”平台垫付资金代购。在资金端,“趣分期”平台靠自有资金、风险投资和P2P平台“金蛋理财”等获取资金回流。

3利用消费金融拉动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有效对策

3.1引导居民树立正确消费观念

引导居民树立正确消费观念是提升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基础和前提。第一,应重视对城镇居民开展消费金融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提升城镇居民对消费金融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同时,应重视学校对消费行为的引导作用,教师应夯实学生金融知识基础,为合理消费奠定良好的前提条件。此外,还应强化社会再教育的作用,由政府定期举办消费金融知识讲座,调查和分析城镇居民对消费金融的认知度,引导城镇居民树立风险意识。第二,应引导城镇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拉动城镇居民消费增长是消费金融产生和发展的主要目标。只有建立在和谐的消费理念基础上,才能够协调好消费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整体偏低,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明显。基于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城镇居民应提升对消费金融的认识程度,根据自身的资产实力和实际需求合理消费,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例如,政府应引导城市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增加服务型消费所占的比重,通过滴滴打车和优步等实现对出行方式的优化,增加家政服务和营养保健费用的支出,降低餐饮费用所占的比重,增加旅游、外卖、家庭护理和汽车租赁等费用的支出,促进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实现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引导。

3.2构建城镇居民消费保障体系

第一,应致力于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来源的优化。收入来源是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基础和前提。受城镇居民收入层次不同的影响,其消费行为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相关部门应根据各个地区城镇居民的具体收入情况,对收入分配体制进行改革,缩小区域间收入分配差距,提升城镇居民的整

体收入水平,将保障民生作为核心,利用经济发展促进城镇居民收入增加。第二,政府应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减低城镇居民的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为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提供有力保障。第三政府应建立城镇居民的消费金融保护体系,确保城镇居民的消费隐私权和知情权,形成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有效保护。

3.3完善消费金融市场体系建设

第一,应促进银行存款利率的多元化,依靠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依据城镇居民的资产状况和消费能力进行市场划分,采用差异化的存款利率,根据城镇居民的存款期限,金额和支取方式,制定阶梯式存款利率,提升对城镇居民的吸引力。第二,应加强对支付市场的有机整合。现阶段,信用卡凭借其操作便利的优势逐渐演变为城镇居民消费的主要支付方式,第三方支付软件的推出也方便了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通过对支付手段进行有机整合,加强对支付市场的监管,对引导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大有裨益。第三,应不断扩展信贷市场,扩大信用消费的队伍,利用信贷市场拉动城镇居民消费增长,从整体上提升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例如,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蚂蚁花呗是蚂蚁微贷提供的信用支付服务,城镇居民可通过蚂蚁花呗支付天猫、淘宝商品的消费。同时,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蚂蚁借呗也能够为城镇居民提供借贷服务,充分拉动了社会民众的消费需求。据调查数据统计结果显示,蚂蚁借呗的消费贷款发放总量已达到人民币6000亿元,是建设银行放款量的4倍左右。

4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引导城镇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有利于防止盲目消费现象的产生。在此基础上,构建城镇居民消费保障体系,有利于提升城镇居民对消费金融的信任程度。此外,完善消费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有利于优化居民的消费结构。因此,在利用消费金融拉动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过程中,可以借鉴上述方法。

参考文献

[1]张荣.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困境与路径探寻[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01):76-80.

[2]邵腾伟,吕秀梅.新常态下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表现、作用与前景[J].西部论坛,2017,27(01):95-106.

[3]张学江,荆林波.我国消费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及政策选择[J].南京社会科学,2010(11):35-43.

作者简介:

王文娟身份证号码:34252219880518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