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护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护理研究

王洁1王净2

王洁1王净2

四川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646000

【摘要】目的探究全面整体的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出生的90例新生儿筛查的患儿,其家属均自愿患儿接受听力筛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在筛查全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面整体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通过42例,通过率为93.33%,需重复筛查3例,重复率为6.67%。对照组新生儿通过36例,通过率为80.00%,需重复筛查9例,重复率为20.00%。两组筛查复查率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针对性地采取护理对策,提高初筛、复筛通过率,降低假阳性率,以提高筛查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生儿;听力筛查;护理;研究

听力障碍是常见的一种出生缺陷。新生儿听力筛查则是对新生儿进行简单快捷的听力学测试,查出存在或可能存在听力损失的个体,并根据筛查的结果,开展进一步的检查诊断,提出下阶段处理的建议,或者进行追踪观察[1]。因此,加强围生期保健,积极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率将为提高我国新生儿、婴幼儿的听觉水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提高筛查率,减少假阳性率,我科加强了操作规范和护理对策。现总结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对象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出生的90例新生儿筛查的患儿,均自愿接受听力筛查,其中男59例,女31例;围生期高危因素主要有早产29例,低出生体重21例,缺氧缺血性脑病10例,新生儿窒息9例,高胆红素血症8例,感染7例,其他6例。将入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儿年龄、高危因素等一般资料比较,均衡性较好(P>0.05),具有可比性。

1.2筛查方法

(1)制定筛查程序:在两组新生儿病情稳定后行AABR初筛,未通过初筛的患儿发放复筛通知,用AABR在出院1个月左右复筛[2]。若仍未通过复筛,需在3个月内回院做全面整体的听力学诊断。

(2)测试方法:为短声刺激声,应用自动听性快速脑干反应测试系统,依据二项式算法对仪器进行内置,分析处理提取的听性脑干V波,可自动生成未通过或通过两种结果。

(3)护理:对照组患儿在筛查全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面整体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A、新生儿娩出建立呼吸后,取头低脚高位,将双耳侧向左,向右,使耳道内羊水流出并擦净耳道口羊水、分泌物。B、每天上午10:00集中为新生儿沐浴,沐浴时护士用手将其耳廓前折盖住耳道口,避免水进入耳道。沐浴后用干毛巾擦净身体,用消毒棉球清洁外耳道保持干燥。C、母婴同室中,护理人员应耐心指导产妇母乳喂养技巧和姿势,每次喂奶后宜将婴儿竖立抱在怀中,轻拍背部驱除胃内空气,减少溢奶,

保持耳道口干燥。当新生儿听力筛查不通过时,护理人员应向家长做耐心解释说明,出院前再测试一次,减少对产妇及家属的心理负担,促进产妇的康复。D、严格查对制度:严格核对新生儿母亲的姓名床号,及时在测试结果单上做好记录;有些新生儿在测试一耳后哭闹烦躁,不能继续测另一耳,应及时做好标记,避免造成漏测;保持测试环境安静,安抚婴儿,尽量避免假阳性的出现。E、避免交叉感染:新生儿的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低下,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因此,要求操作人员在检查前洗手,接触不同患儿用免洗消毒剂擦手,并使用一次性耳罩。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四格表卡方检验,取双侧95%的可信区间,检验标准为α=0.05,P<0.05则表示有统计学具有差异性。

2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通过42例,通过率为93.33%,需重复筛查3例,重复率为6.67%。对照组新生儿通过36例,通过率为80.00%,需重复筛查9例,重复率为20.00%。两组筛查复查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21,P<0.05)。

3讨论

新生儿听力筛查对于听力障碍儿童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康复具有重

要意义[3]。一般来说,不能通过听力筛查仅仅表示听力学意义上可能存在异常,可能耳蜗的异常及耳道狭小或堵塞影响了声音的传导,还可能是环境噪声过大或新生儿哭吵所致。另外,新生儿的性别、分娩方式、胎数、孕周、出生体重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初筛结果有显著影响[4]。检测人员经验缺乏有时也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初次筛查未通过的家长往往比较担心,应向家长解释可能存在假阳性筛查结果,可能只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不一定是新生儿听力障碍的问题。整个听力筛查过程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保证仪器的稳定率和伪迹率在正常范围内,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对策,提高初筛、复筛通过率,降低假阳性率,以提高筛查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参考文献】

[1]倪惠兰.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6):1532-1533.

[2]刘伟娜.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干预措施[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100-101.

[3]邢孟琴,闫艳.1080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0):62-63.

[4]许翠红,赵永存,于占刚,等.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操作与护理技巧[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z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