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亮

(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医学工程科843000)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行业的发展,医疗设备在医疗服务体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医疗设备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医疗质量、临床服务水平等均具有重要的影响。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对于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足,存在着种种问题。本文对当下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

关键词:医疗设备;管理;问题;对策

我国医疗行业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其医疗水平及服务质量和过去相比有了明显的进步。医疗设备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决定医疗水平及服务质量的基础[1]。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医院普遍存在医疗设备管理不当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活动的开展。因此,医院管理层应当意识到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分析目前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完善。

1.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设备档案管理不当

从目前医疗机构的工作情况来看,普遍存在设备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未委派专人负责档案管理,从而导致设备资料遗失、使用记录出现问题等。一旦设备出现故障,设备档案无法为维修人员提供有效的参考,增加了设备的维修时间,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1.2质量及检修管理不当

医疗设备的质量管理主要体现在风险管理中。目前,越来越多的先进设备开始用于临床,而对于这类设备的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旦发生管理漏铜,即可能对治疗、护理的质量造成影响,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对此,我国相关管理规范提出二级以上医院必须制定安全使用及管理制度,并建立医疗器械安管委,以医院领导为责任人,建立临床医疗器械安全管理体系。但从多数医院的情况来看,其建立的风险管理制度仅仅是一种形式,落实力度较差,难以达到质量管理的效果。另一方面,检修管理也是维持医疗设备正常工作的基础,而多数医院的检修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督,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医疗设备检修的效果。

1.3维护管理不当

多数医院在医疗设备的维护管理方面存在缺陷,未建立完善的维护管理制度。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多数医院都建立了相应的维护制度及管理标准,但执行力度较差,存在“表面化”的情况,维护质量较差,不仅增加了后续维护的成本,也为临床应用埋下了风险。另一方面,在医疗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科室未严格遵照标准进行登记,管理较为混乱。尤其是常规等临床护理设备,科室之间常出现互相借用的情况,未及时进行登记,当设备需要维护、维修时,难以明确具体的责任方,可能出现科室之间的纠纷。

1.4报废管理不当

任何的医疗设备均存在使用寿命,当设备无法维持正常的工作,且后续维护、维修性价比较低的情况下,必须要进行报废处理。但多数医院在医疗设备的报废管理方面均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部分医院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没有及时报废已经达到使用寿命的设备,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率大大上升,严重影响了医院的发展[3]。其次,多数医院没有建立专门的报废管理部门,管理模式混乱,医疗设备报废的过程中缺乏相关手续,导致发生设备流失、自行处理等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的经济收益。

增加:1、预防性维护2、质量控制3、档案管理等方面进行对医疗设备管理的转型(由传统的维修转变为医疗设备质量控制)

2.医疗设备管理的完善对策

2.1合理分配资源

医院首先应当重视对医疗设备管理的宣传,尤其是管理层及相关管理人员,加强其对医疗设备的认知,并明确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在维持医院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合理采购需要的设备,尽量保证成本及设备的最大化利用。此外,还需要对常用的医疗设备进行优化,保证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分配的合理性。

2.2建立档案信息管理制度

结合医院实际需求及档案信息管理情况,制定有效的医疗设备档案信息管理制度。管理内容应贯穿医疗设备的各个环节,即采购、使用、维修以及报废,委派专人进行监管,并随时更新医疗设备的信息材料。

2.3重视设备维护

医疗设备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故障,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因此,为了降低意外故障的发生率,相关管理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分析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包括光学系统检查、设施清洁、电源系统检查等。若管理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设备存在故障,应立即联系维修人员或厂家进行维修。此外,医院还应当定时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对先进设备及技术的了解,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从而为设备的安全运行奠定基础。

2.4建立管理监督制度

根据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定期对设备管理运行的记录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后督促其进行改善。要求设备的使用、保洁、保养、维系等均有相应的书面记录,委派专人负责。一旦发现设备出现故障,应立即通知相应的负责人员,对设备的维护、保养,若负责人员未及时处理,则委派医学工程科进行管理,并追究负责人员的责任。

2.5开发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建立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医疗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应当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计算机水平,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进行研发,保证能满足医院的需求。杂开发过程中,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应相互协调,保证系统的有效性,避免盲目开发。同时,开发系统时还要考虑到医院成本、未来发展方向等多种因素,优先选择操作熟练的人员对设备进行信息化管理,从而保证操作的精确性,提高医疗设备管理水平。

建议增加利用目前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

3.讨论

随着医学行业及技术的发展,临床中所使用的医疗设备越来越先进,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也越来越快,已经成为决定医疗水平及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医院应当认识到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分析传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完善。重视对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强其对医疗设备的了解,明确医疗设备管理的必要性,从而提高医疗设备使用的利用效率,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丁静,蔡军杰,张华等.探讨二级医院医疗设备管理问题及改进对策[J].医疗卫生装备,2018,39(7):80-83.

[2]向逾,潘克新,徐太祥等.精益六西格玛在提升医疗设备质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9,40(4):85-88.

[3]王明昭,洪范宗,陈燚等.浅谈维和任务区二级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J].医疗卫生装备,2018,39(1):82-84.

[4]寇振岭.PDCA循环对改善医疗设备工作效率及医疗设备管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0):9-10,15.

[5]廖容,马延令,姜小明,等.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绩效管理方法与实践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17,36(4):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