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教学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中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教学浅析

拜翠英

青海工业职业技术学校机械教研室青海西宁810000

摘要:中职院校中开设的机电一体化课程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应该引起中职院校的重视。该专业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计算机科学和控制等领域。机电一体化是一种新型的科学技术,我国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广泛,发展也得到了进步。我国中职院校开设了机电一体化课程,但是却因为开设时间短,缺少相关经验参考,阻碍了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因此,本文阐释了机电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中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中职院校;机电一体化;问题;教学策略

前言:机电一体化技术成为众多高新技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同时,该技术的发展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联系。为了迎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很多中职院校都为学生增设了机电一体化课程。但是,机电一体化课程比较复杂,综合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提升了课程教学的难度。课程涉及的知识量比较多,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就不能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因此,下文重点阐释了机电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中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机电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机电一体化教学课程会涉及很多科学知识。机电一体化教学比较抽象,涉及的教学内容比较复杂。教学中设计的章节比较多,学生不能更好地进行复习和巩固知识,也不能对具体的课程知识进行更加详细地概括和分析。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也不能对课程进行更加扎实地掌握。学生难以在进行机电课程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提升学习效率。学生在进行实践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更加有效的掌握和分析。但是如果把一系列的实验联系起来,学生就不能够阐明实验之间存在的联系[1]。在进行机电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能联系实物和图纸学习,导致实践课程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二、中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教学策略

(一)从课程体系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1.注重教材选定与实际相结合

教师在结合教材进行讲课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教材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在选择教材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地与企业进行沟通和交流,能够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合理地选择教材。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课程教学。教学内容在进行专业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把专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相融合。还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水平。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比赛的机会。比如进行教学课程观摩、精品教学比赛等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提高教学实践在整体教学中的比重

机电一体化技术成为众多高新技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同时,该技术的发展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是,从本质出发,中职教学和本科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别。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实践的训练。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应该积极掌握理论基础。因此,在机电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点关注学生实践教学在整体教学中占据的比重,可以适当地减少学生的理论基础课程讲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就会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实际操作,能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情况下,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水平。

(二)优化中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教学的过程

1.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机电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实践性比较强,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积极地运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需要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更多的操作。由此可见,中职教师在进行一体化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下提升知识的掌握能力。比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发挥自身对学习的见解。同时,教师可以为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提供实践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和进步[2]。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

2.增设实训课程,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机电一体化课程的实践性比较强。教师在进行课程讲解的过程中就应该参照具体实物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在这样的情况下,针对那些比较枯燥的知识,教师进行实物讲解就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就会在此基础上更加扎实地分析和掌握知识。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让机电一体化教学变得更加高效。比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案的制作[3]。能够向学生更加直观地展示学习内容。通过图片、视屏等形式展示出具体学习内容,学生在静态和动态结合的情况下,就能够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结论:综上所述,在中职院校中进行机电一体化教学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地为学生创设教学重点,从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角度出发,为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奠定基础和前提。教师应该从机电一体化教学的课程体系入手,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重点关注教材和实际教学内容的结合。还应该有效结合灵活的教学方法,在增设实训课程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相信通过以上措施,教师一定会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机电一体化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高亮.浅谈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5,(04):114-115.

[2]林博文.提高中职学校机电一体化教学效率的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0):37.

[3]张砚松.中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职业,2013,(0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