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河流域防洪能力分析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4-14
/ 2

泗河流域防洪能力分析及对策

朱庆辉朱明娟

济宁市泗河管理处朱庆辉朱明娟

摘要:本文从河流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工程现状等方面全面阐述泗河流域防洪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对策。

关键词:流域防洪;现状分析;建议一、河道基本情况泗河古称泗水,是南四湖湖东最大的山洪河道,属淮河沂沭泗流域南四湖水系的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山东省沂蒙山区新泰市太平顶西麓,西南流入南四湖,全长159km,流域面积2357km2,泗河多年平均净流量5.31亿立方米。泗河共有大小支流三十几条,主要分布在河道中上游,左岸11条,右岸19条,流域面积大于100km2共有5条。泗河上游大中型水库4座,小(一)型水库23座。泗河干流仅在曲阜市防山乡韩家铺以下有堤防,全长138km,金口坝以上堤顶宽度3-5m,金口坝以下5-8m,河槽平均宽度600m,干流总落差218.5m,平均坡降1.86‰。河道现状防洪能力保证流量1700m3/s,仅为二十年一遇设计流量的50%。

泗河流域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多风,雨少易旱,夏季湿热,多雨易涝,秋季天高气爽,旱涝相间,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711mm,降雨时空分布不均,6-9月份汛期占全年降雨量70%以上,容易出现春旱夏涝,秋后又旱和连续数年干旱和连续洪涝的现象。

二、泗河流域历史文化及洪水灾害泗河流域是我国著名的文人始祖孔孟之乡,沿河有众多的历史、人文、自然景观,素有“礼仪之邦”的美名。建国以来有两次较大洪水,1957年7月24日书院站最大流量4020m3/s,菠萝树站流量3390m3/s,白家店弯道处溃决漫溢,造成津埔铁路停运,并两次将马桥分洪口破堤分洪,致使泗河防洪保护区内成灾面积达78万亩,倒塌房屋3.5万余间。1991年7月23日—24日,书院站洪峰流量仅1730m3/s,相当于二十年一遇洪水的54%,共冲毁砌石护坡20余处,面积23084m2,堤岸坍塌20处,长5640m,大堤渗漏5处,长28.4km,受灾25.7万亩,房屋倒塌1795间,冲毁桥涵142座,直接经济损失达1亿元。

经初步估算,在当今情况下,若发生20年一遇、50年一遇洪水,将对泗河防洪保护区内的交通设施、工矿设施及其他工农业经济损失将达到7.91亿元和26.2亿元。

三、泗河防汛存在的问题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经济的大力发展,以提高防洪能力为主,对泗河干流进行多次治理活动,泗河防洪形势得以逐步改善。1991年,投资800万元,完成泗河0+000—8+596下游八公里治理工程,1997年,投资1500万元,完成泗河右岸40+500—50+000堤防加固工程,2007年,投资19800万元,完成泗河8+596—40+500南四湖湖内泗河治理工程。通过上面重点防洪工程建设,使泗河中下游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但是由于受经济技术条件限制,部分堤防土质较差,险工隐患未彻底治理;工程退化老化严重,穿堤建筑物年久失修,河道内阻水障碍较多,大大降低了泗河行洪能力。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问题:(一)险工隐患多,泗河是一条自然形成的山洪河道,河流弯道多,坡降大,受弯道环流影响,洪水易对河岸形成冲刷,造成险工险段。加之泗河砂源丰富,近年来由于城乡建设需要,砂土需求量剧增,乃至过度开采、违规开采、无序采砂现象时有发生,如泗河柳沟段采砂造成滩地坍塌,改变河道自然状态,影响河道流势、河势稳定,引起河道深泓摆动,危及堤岸安全。

行洪障碍多。泗河中下游滩地宽广,夏季两岸群众往往种植玉米等高秆阻水作物,加之河槽内芦苇丛生,阻水生物屡清不绝,至使局部河道阻水严重,特别是拦河坝上游,一般淤高1.0-2.0m,缩小了过水断面,抬高了河道行洪水位。阻水道路多,近年来由于河道内工程项目建设、采砂、采煤等活动日益增多,在河道内修建的阻水道路也越来越多,在汛期洪水到来时,容易形成壅水现象,抬高了水位,阻碍了河道行洪能力。

(三)堤防隐患众多。泗河左岸部分堤身单薄,堤身土质含砂量大,堤身透水系数大。堤基多为砂质基础,渗透能力强,汛期当遇河道高水位运行时,堤脚往往出现渗水、管涌等险情。1995年汛期济宁高新区王因镇郭营村、钱村段、1998年汛期郑庄段都出现此类险情。堤防道路交叉口多,沿河村庄为方便在河道内种地、采砂,破堤扒口100多个,有些扒口底部高程接近中常洪水位,汛前如不能及时堵复,汛期将形成重大安全隐患。

(四)穿堤拦河建筑物设计标准低,年久失修老化、损毁严重。泗河堤防共有穿堤涵洞和拦河闸17座,其中以红旗闸、龙湾店闸险情最为典型。以红旗闸为例:位于泗河75+000处,设计过水能力为2300m3/s,而该断面二十年一遇推算洪水流量为3071m3/s,设计标准低,下游护坦、海漫等防冲设施埙毁严重,高水位时出险的可能性较大,目前已经成为病险水闸。2005年汛期龙湾店闸下游护坦曾出现全部冲毁,水闸面临整体垮塌重大险情,经三天三夜的全力抢险,才转危为安。

(五)泗河干流湖口存在尾闾不畅问题。泗河入南四湖口段(0+800—-3+000),河槽宽带仅50-60m宽,加上河道比降上陡下缓,汛期受湖水顶托,河水加带的泥沙在河流入湖口处形成严重淤积,严重影响了洪水的下泄,2003年、2005年泗河行洪期间由于湖口淤积抬高泗河洪水位2—3米,影响河段13公里,致使泗河滩地11500亩夏季农作物全部绝收,泗河两岸堤防出现渗水等多次险情,严重威胁两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建议(一)结合即将进行的泗河中游段治理工程,尽早实施0+000-78+000段泗河中下游段综合治理工程,工程应按照“蓄泄兼筹”的方针,包括堤防加固、河道整治、闸坝除险、湖口清卡等工程内容,全面提高泗河中下游防洪能力,即由目前的20年一遇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最终实现“2015年沂沭泗中下游主要保护区的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的淮河流域防洪规划目标。

(二)加强预案修订、洪水预报、水政执法和汛期防守等非防洪工程设施建设工作。流域防洪机构和河道管理部门根据泗河防洪工程现状和汛期洪水预报情况,针对河道堤防及闸涵工程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对防洪预案进行修订,尽可能的做到既便于操作,又切实可行。

五、结语泗河流域防汛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在防洪工作中必须逐步完善由上游山区水库、中游行蓄滞洪区、下游河道堤防等工程措施和防洪管理措施相结合的现代化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加大涉河项目资金投入力度,强化河道病险水闸、隐患整修、险工险段治理及泗河综合治理,发挥工程效益,全面提高泗河防洪减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