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的诱因与防治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1

龋齿的诱因与防治措施

李绮杏

湖南省长沙市广益实验中学湖南长沙410014

摘要:龋齿是由于牙齿硬组织破坏,有机质分解,牙齿溶解破坏而产生的口腔疾病,多见于小儿群体中,在人们收入水平的提升下,龋齿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本文主要针对龋齿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龋齿;诱因;防治措施

龋齿是牙科临床的常见疾病,发病始于牙冠,若未得到及时治疗,会形成龋洞,致使牙冠被破坏,龋洞是典型的细菌学疾病,是引发根尖周炎与牙髓炎的诱因,甚至会引起颌骨炎症与牙槽骨症,加强龋齿的防治非常重要。

1龋齿形成的原因

目前公认的龋病病因学说是四联因素学说,主要包括细菌、口腔环境、宿主(即指寄生物包括寄生虫、病毒等寄生于其上的生物体)和时间。其基本点为:致龋性食物糖(特别是蔗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紧紧贴附于牙面,由唾液蛋白形成的获得性膜。这种获得性膜不仅得以牢固的附着于牙面,而且可以在适宜温度下,有足够的时间在菌斑深层产酸,侵袭牙齿,使之脱矿,并进而破坏有机质,产生龋洞。形成龋齿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爱食甜食、细菌繁殖、食物残留低、牙齿钙化程度不强、不注意口腔卫生等,其中,细菌的繁殖对于龋齿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乳酸杆菌以及链球菌是引起龋齿的主要菌种,食物残渣、细菌、唾液粘性蛋白相互结合后会诱发牙菌斑,覆盖于牙窝沟与牙体表面,牙菌斑中有大量细菌,会腐蚀牙釉质,食物中蕴含的糖类会为细菌的滋生提供温床,细菌代谢的有机酸会进一步破坏牙釉质,导致牙齿溶解,形成龋洞。与成人的恒牙相比,乳牙更容易出现龋化,且乳牙抗酸化能力较差,更容易受到有机酸的影响。总而言之,龋齿的产生与牙菌斑有着密切的关联,食物残渣与细菌的相互结合会出现牙菌斑,要想避免龋齿的发生,必须要注意牙齿清洁,但是若牙齿缝隙过大或者排列不整齐,清洁困难,也容易引发龋齿。近年来的研究显示,龋齿的发展与唾液息息相关,唾液成分以淀粉酶、溶菌酶为主,可以起到促进消化和杀菌的作用,如果唾液分泌量不足,那么就会增加牙菌斑的形成概率。

龋齿的发病过程可以分为浅龋、中龋、深龋三个阶段,浅龋:病变仅局限于牙釉质或牙骨质,局部可见白色或灰黑色的龋斑,无自觉症状,探查时可卡住探针尖端,探针滑过病变部位有粗糙感,探之无痛苦。中龋:病变较深,累及牙本质浅层,局部变黑,可有温度或化学性激发痛,探之有明显龋洞且敏感。深龋:病变深及牙本质深层而接近牙髓腔,遇食物嵌塞或冷热酸甜等刺激均产生疼痛,局部多见黑洞,探针可探查洞底在牙本质深层,探之极敏感或疼痛,无自发疼痛史。对于龋齿,应该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措施。

2龋齿的防治措施

2.1掌握正确的刷牙方式

正确的刷牙可以有效减少病原刺激物,减少牙菌斑,维持口腔的清洁度,对于无法刷牙的幼儿,家长可以采用柔软的绒布或者毛巾来帮助其清洁牙齿。最科学的刷牙方式为竖刷法,沿牙龈边缘从上到下或者从下到上刷,牙齿内外都要刷到,此外,还要注意后牙咬面的清洁,仔细将牙面与牙缝的食物残渣清洁干净,刷牙后要及时漱口,避免采用横刷法,这种方式不仅会损伤到牙龈,清洁效果也不理想。

2.2减少饮食中的糖分

我国的主食为谷类,要利用控制饮食来控制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是不现实的,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升,对于各类含糖食品与饮料的消费量也越来越大,为了预防龋齿,应该做好宣传工作,让民众意识到甜食对牙齿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对于儿童,家长要帮助其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注意三餐质量,多吃水果蔬菜,以及富含钙、磷的食物,多吃粗粮,控制饮食中糖分的摄入。

2.3及时就医治疗

患龋齿之后,需要及时进行就诊与治疗,防治龋齿出现恶化情况,口腔保健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保健计划,其中最为常用的预防性充填法就是窝沟封闭法。窝沟封闭法就是将液态树脂直接注入到窝沟进行封闭,在窝沟中形成保护层,避免外部细菌的浸入,降低其龋洞的发生率,此外,替代疗法与免疫疗法也在龋齿的治疗中表现出了显著的优势。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要多摄入矿物质、微量元素与维生素,还可以利用氟化法来提升牙齿中氟含量,强化牙齿抗龋性能。

3结语

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但是很多人依然缺乏防龋意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卫生部必须要重视口腔卫生工作的宣传,广泛实施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只有人们从思想上重视口腔健康,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才能够有效预防龋齿的产生。

参考文献:

[1]柳敏敏,胡荣党.两种材料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后牙龈炎症及患者满意度的比较[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10)

[2]曾念彬,钟俊华,林中.口腔防治试点学校学生家长口腔健康素养调查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2(06)

[3]丛芳,张桂荣.沈阳市12岁学生口腔健康状况及口腔健康行为抽样调查报告[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2(03)

[4]李箐,范旭,李雪.口腔健康教育对改善中学生维护口腔健康意识的效果评价[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