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熊去氧胆酸治疗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3

研究熊去氧胆酸治疗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姜艳

山东省乳山市人民医院山东威海264500

摘要:目的研究熊去氧胆酸对于治疗新生儿肝炎综合征能够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于2004年11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肝炎综合征新生儿患者选取为实验对象,2004年11月到2011年7月的新生儿患者为对照组,该组仅接受了常规的对症治疗。2011年8月至2017年5月的新生儿患者为观察组,该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了熊去氧胆酸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的病历资料,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Bil、DBil、TBA、ALT、GGT各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TNF-ɑ、IL-6水平也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患儿进行基础治疗的同时使用熊去氧胆酸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肝部损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熊去氧胆酸;新生儿;肝炎综合征

Theclinicalefficacyofursodeoxycholicacidinthetreatmentofneonatalhepatitissyndrome

Objective:Tostudytheclinicaleffectofursodeoxycholicacidinthetreatmentofneonatalhepatitissyndrome.Methods50casesofneonatalpatientswithhepatitissyndrometreatedinourhospitalfromNovember2004toMay2017wereselectedasthesubjects,andthenewbornsfromNovember2004toJuly2011werethecontrolgroup,andthegroupreceivedonlyroutinesymptomatictreatment.TheneonatesfromAugust2011toMay2017weretreatedwithursodeoxycholicacidonthebasisofroutinetreatment.Themedicalrecordsofthetwogroupswereanalyzedretrospectively,andthetherapeuticeffectsofthetwogroupswereobserved.Resultsaftertreatment,thelevelsofTBil,DBil,TBA,ALTandGGT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lowerthanthoseofthecontrolgroup,andthelevelofTNF-andIL-6intheobservationgroupwasalsolow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Theeffectiverateofthetreatment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useofursodeoxycholicacidinthetreatmentofchildrenwithneonatalhepatitissyndromecanachievegoodeffect.Itcanimprovetheefficiencyoftreatmentandimprovetheinjuryoftheliver.Itisworthyofclinicalapplication.

Keywords:ursodeoxycholicacid;newborn;hepatitissyndrome.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infantilehepatitissyndrome,IHS)是指发生在新生儿时期的以血清胆红素升高、肝脾肿大、肝功能损害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引起该疾病的因素包括病毒细菌感染、胆汁排泄障碍、家族遗传病等。该类疾病常常发生在新生儿被产出后的1~3周,临床症状表现为生理性黄疸反复出现,或黄疸持续、加剧。病情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肝硬化、肝功能损坏、肝昏迷等症状[1]。因此对于IHS患者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本研究通过对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治疗的的基础上使用熊去氧胆酸进行用药治疗,探究能够取得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50例于2004年11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肝炎综合征新生儿患者纳入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上对于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未使用熊去氧胆酸为对照组(2004年11月-2011年7月),患儿24例。使用熊去氧胆酸为观察组(2011年8月-2017年5月),患儿26例。观察组男14例,女12例。年龄29~102天,平均年龄(53.3±7.8)天。对照组男12例,女12例。年龄33~105天,平均年龄(52.6±8.2)天。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等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对症治疗,包括保肝、抗病毒治疗,维持电解质、内环境平衡、营养支持等[2]。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熊去氧胆酸(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3318)治疗,一次5mg/kg,每日用药两次。两组患儿的疗程均为3周。

1.3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均接受肝功能检查,观察记录两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法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ɑ)、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进行进行检测。对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判,其标准为: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有效: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有所恢复;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变,甚至加重。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12.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归纳,记数资料以率(%)表示,采取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取t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TBil、DBil、TBA、ALT、GGT水平为(169.4±38.5)mol·L-1、(102.3±17.9)mol·L-1、(136.5±43.4)mol·L-1、(115.2±25.6)U·L-1、(198.5±54.3)U·L-1;治疗后为(108.8±35.6)mol·L-1、(82.3±13.5)mol·L-1、(105.3±32.1)mol·L-1、(86.7±19.6)U·L-1、(124.3±42.1)U·L-1;观察组患者治疗前TBil、DBil、TBA、ALT、GGT水平为(168.7±38.6)mol·L-1、(101.8±18.1)mol·L-1、(135.7±44.1)mol·L-1、(114.1±26.3)U·L-1、(201.4±53.2)U·L-1;治疗后为(75.3±24.4)mol·L-1、(34.1±8.7)mol·L-1、(81.2±26.5)mol·L-1、(63.6±19.3)U·L-1、(83.4±35.1)U·L-1;治疗前两组肝功能各项指标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均降低,且两组患儿五项数据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治疗前后两组患儿TNF-ɑ、IL-6水平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TNF-ɑ、IL-6水平为(347.8±54.5)ng·L-1、(52.2±4.3)ng·L-1;治疗后为(237.6±24.8)ng·L-1、(32.4±2.5)ng·L-1;对照组治疗前TNF-ɑ、IL-6水平为(346.7±55.1)ng·L-1、(51.2±3.7)ng·L-1;治疗后为(276.6±34.5)ng·L-1、(38.9±3.5)ng·L-1;治疗前两组TNF-ɑ、IL-6水平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ɑ、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0.83%;组间比较X2=15.346,P=0.000。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引起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的原因很多,其多数是由病毒细菌感染所致,包括HAV、HBV、CMV、疱疹病毒、各类病原体等。临床上对新生儿肝炎综合征进行治疗时主要采取一些基础的对症治疗措施,例如保肝、抗病毒等。在临床应用中该治疗手段的也取得了一些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随着医疗和药理水平的不断发展,大量研究发现熊去氧胆酸对于治疗新生儿肝炎综合征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3]。熊去氧胆酸是从熊胆汁中提取的一种化学制剂,它是7β-羟基差向异构体,能够缓解疏水性胆汁酸对于胆管细胞的毒性效果,从而保护肝细胞。它还能降低MHC-1的过度表达,抑制白细胞介素-2、6,溶解胆固醇性结石。通过与糖皮质激素受体进行结合,发挥免疫调节的作用。同时,该药物还能发挥抑制炎症、抗氧化等作用[4]。TBIL、DBIL、ALT、GGT、TBA等指标是反应肝功能水平的重要数据,TNF-ɑ、IL-6则是炎症反应的敏感标志物。对于多种疾病的产生与发展TNF-ɑ、IL-6都发挥了介导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这两种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与胆汁淤积和肝损伤的发展具有紧密联系,因此本实验将之作为观察指标。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后两组的TBIL、DBIL、ALT、GGT、TBA水平均有下降,但是实验组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同时治疗后实验组的TNF-ɑ、IL-6水平也低于对照组。这就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熊去氧胆酸能够改善对于肝功能的保护作用,增强对于炎症因子的控制。

综上,熊去氧胆酸对于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有良好的疗效,能够增强肝功能保护作用,抑制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

参考文献:

[1]高明,任章平.熊去氧胆酸联合护肝药物对婴儿肝炎综合征生化指标的影响[J].肝脏,2016,21(2):123-125.

[2]朱磊,朱俊岭,钮明杨,等.熊去氧胆酸对婴儿肝炎综合征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5,31(6):1142-1144.

[3]陈玲玲.熊去氧胆酸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初探[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4):559-560.

[4]闫芳.熊去氧胆酸用于防治婴儿肝炎综合征的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17(104):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