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可可托海‐库尔木图一带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4-14
/ 2

新疆可可托海‐库尔木图一带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秦江龙1马海峰2

秦江龙1马海峰2

(1新疆地质矿产开发局第十一地质大队2新疆有色地勘局701队)

摘要:阿勒泰可可托海-库尔木图研究区位于阿尔泰山中段南坡,地势北高南低,东北高西南低。研究区属阿尔泰山稀有金属及白云母成矿区,长期以来引起中外地质工作者的极大兴趣,本文通过对阿勒泰可可托海-库尔木图研究区前人对该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的调查和研究地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该研究区地质征及区内元素富集规律,总结区内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关键词:元素地球化学元素富集元素分配

1.区域地质概况

1.1地层

研究区在地层区划上属天山-兴安区阿尔泰分区。区内出露地层有:

1、中-上泥盆统忙代恰群(D2-3md):为一套以灰绿色为主与紫灰色交互成杂色的海相硅质岩、板岩、泥质粉砂岩和砂岩,下部见安山玢岩及英安斑岩,以出现较多的紫色层区别于下石炭统。

2、上泥盆-下石炭统库马苏群(D3-C1Km):为一套海相沉积长石石英砂岩和绢云母绿泥石千枚岩,夹岩屑石英砂岩、泥质粉砂岩流纹质晶屑凝灰岩、紫色砂岩。

3、下石炭统红山咀(C1h):岩性为海相硅、泥质板岩、泥质粉砂岩、砂岩和酸、中酸性火山岩(火山岩主要出现在下部层位)。

4、第四系上更新统-全新统(Q3xm-Q3-4):冰碛层,冲积-洪积层(含砂金),沼泽沉积层。

1、中-上奥陶统哈巴河群(O2-3hb):为一套深变质的混合岩、片麻岩夹片岩、千枚岩等。

2、志留系库鲁姆体群(SKl):含硅线石石榴石黑云母斜长片麻岩、黑云母均质混合岩、二云母钾长变粒岩和变质石英斑岩,二云母变粒岩等。

3、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D1k):岩性为黑云斜长片麻岩、结晶片岩、变质流纹岩、变质凝灰岩、混合岩、大理岩透镜体等。

4、中泥盆统阿勒泰组(D2a):岩性为斜长角闪片岩、变质石英钠长斑岩、绢云母绿泥石片岩、中酸性凝灰岩、变凝灰质砂岩。

5、第三系中-始新统(E1-2h):分布于断陷盆地或谷地中,岩性为砖红色、棕红色半胶结的含砾砂泥岩。

6、第四系上-全更新统(Q3-4):主要为残坡积及河流冲积物。分布在河流两岸、沟谷、山坡坡角及阴坡地带。

1.2岩浆岩

研究区内侵入岩发育,主要是深成岩,浅成、喷出岩次之,岩体多,类型较为齐全,岩性、产状、形态都很复杂,具有多期次、多成因等特征。基性岩岩性主要为闪长岩-辉长岩类,属大洋岛弧拉斑玄

武岩系列。

区内岩浆活动可划分为华力西旋回和印支-燕山岩浆旋回。这两期岩浆活动十分剧烈,规模甚大,形成了广泛发育的花岗岩岩基,也是形成各类矿产,特别是稀有金属、白云母矿产的矿源。

1.3变质岩

研究区内变质岩发育,所有第三纪以前的地层及岩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变质作用。以库热克特断裂为界,分成截然有别的两个变质相带。断裂以北的库尔木图-忙代恰地区,为浅变质的低压低温相系的绿片岩相岩石,特征变质矿物有:绿泥石、绢云母、白云母等。断裂以南的广大区域主要为中压(部分高压)高温角闪岩相岩石,特征变质矿物有:十字石、堇青石、硅线石、石榴石,局部地段有蓝晶石等。构造变动的长期性和多样性均在变质岩里留下了明显的痕迹。变质岩的不同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充分体现了区域变质、接触变质、动力变质、混合岩化作用及其规律性。

1.4构造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西伯利亚板块阿尔泰陆缘活动带哈龙-青河古生代岩浆弧中部。该带地质建造以大面积的酸性岩浆岩为特征。

研究区位于蒙古弧形构造的西南部。以库热克特断裂为界,以北分成库尔木图-忙代恰褶皱带,南部为巴利尔斯-喀依尔提褶皱带。库尔木图-忙代恰褶皱带主要为区域东西向构造,由东西向的忙代恰背斜和侵入其间的东西向岩体组成。与之相伴生的有一系列东西向压性、压扭性逆冲断裂,以及与该构造线成直交的张裂面和与之斜交的扭裂面。巴利尔斯-喀依尔提褶皱带,为蒙古弧形构造,由一系列北西向线性褶皱和沿走向侵入其间的大量花岗岩组成。与之相伴生的有一系列北西向压扭性高角度逆冲断裂、与之相垂直的张裂面和与之斜交的扭裂面。

2.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研究区发现的Cr、Ni、V等元素,大都分布在库热克特大断裂南北两侧,且靠近断裂带附近。出露地层为奥陶系-志留系的片岩、片麻岩、混合岩、变质砂岩、板岩、霏细岩和少量灰岩,并有基性岩-辉长辉绿岩、角闪岩的贯入。Ni元素的背景含量均在20ppm以上,异常值为35ppm,个别达50-65ppm。Cr元素的背景含量为35ppm以上,异常值为65ppm,个别可高达150ppm。V元素的背景含量在40ppm以上异常值70ppm,最高可达150ppm。这三种元素多与基性岩脉和基性岩体有关。但是V元素也和混合岩、片麻岩的地层有关。

3.地层地球化学特征

根据岩石测量,与测区地层平均背景相比,元素在地层中分配差异较大,在C1地层中,As、B、Sb、Au及Li、Cu、W、U、Sn、Bi等元素明显富集,D2地层中,Cu及Cd、W、Mn、Co、Cr等元素明显富集,为本区最重要的同生聚矿层位。另外在D2-3地层中富集B、Ni、Cr、Sb在Skl地层中富集Ba、Pb、Cd。测区主要岩石类型元素分配具明显差异(K>1.1)。

地球化学元素在各地层单元分配特征参见表3-1。

4.结论

(1)测区主要成矿元素及伴生元素Au、Sb、As、W、Bi、U、Mo及B、Cu、Li、Hg、Cd、Th、Pb、Ni等,离差大、变化明显,呈分异、强分异型多重母体分布,表明具富集成矿特征。

(2)Bi、B、As、U、W、Pb、Sb、Th、Li等元素,区域丰度高,在后生改造作用下易于富集成矿,Au、Hg、Mo、Cu、Ni等元素区域丰度虽低,经同生聚集并在后生改造及叠加矿化下仍能富集成矿。其中Cu、Ni元素主要为后生叠加成矿,与区域丰度无明显相依性。

参考文献:

[1]《新疆富蕴县可可托海稀有金属矿3号脉深部普查设计书》2010年3月.

[2]《新疆富蕴县可可托海稀有金属矿床3号矿脉缓倾斜可利用矿产资源/储量综合地质报告》2010年1月.

作者简介:

秦江龙(1988-11-4),男,新疆呼图壁县人,助理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地质工程,作者单位:新疆地质矿产开发局第十一地质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