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系角度看他者伦理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7-17
/ 1

从关系角度看他者伦理学

罗洪

罗洪(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南昌33031)

摘要:国内对于勒维纳斯的研究多半是从西方的哲学特征入手,认为他打破了西方的哲学传统,批判了西方的本体论。可以说他的他者伦理学是对传统哲学的颠覆,带有后现代主义的特征,但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探讨他者伦理学。

关键词:他者伦理学;勒维纳斯

中图分类号:B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09)14-0191-01

在马丁·布伯的《我和你》中,他认为人于世界中包含两种关系,一是“我——你”,一是“我——它”。在前者中,凡陈述“你”的人都不以事物为对象,因为当诵出“你”的时候,事物、对象皆不复存在。“你”是无待无限的,在这里的“你”跟勒维纳斯的他者其实是一样的,只是称呼不同罢了。他者伦理学强调的是不要去同化他者,不要把他者当作物化的物体,他者是绝对的。

一、绝对性

他者是绝对的,不能被同化的。他人的他性是不能用任何方式被认为是某种被自我表象的相关物。这是因为如果是被自我表象的相关物,那么就被吞噬到我的对象当中来了,也就是被利用和物化了。勒维纳斯的他者是有独特内涵的,指出他者绝不是另一个自我,他者是一个不同于我的他者,也是一个不同于物的他者,不同于许多他者的他者,是一种纯粹的他者性、独特性、外在性、超越性和无限性。

那么在我们来看,以上的这些论断与马丁·布伯的“你”的概念是很相似的,被称述的“你”也是纯粹和无限的。当我称述“你”之时,我并不是把你当做我的对象或者是想利用,而是关注“你”这一唯一之伟力,是我之外的真实存在。也就是说我对于“你”没有任何的目的、欲望等杂念。我与“你”只是一种纯粹的关系,中间没有任何的中介存在。那么他者和这个“你”其实本质是一样的,它们的共同之处就是其纯粹性和无限性,或者说绝对性。

二、变化性

然而,这种绝对性和纯粹性并不是时刻都保持不变的。这也是我们这个社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纯粹行为的原因所在。任何绝对的东西注定是要转瞬即逝的,或者说不能长存的。可以说勒维纳斯的他者是非常绝对和不可替代的,因此我们要始终保持对他者的这种敬畏是不可能的。但也正是这样才显得他者的神圣性。人是很难始终把握与他者的这种绝对的态度,作为世间的人们往往经常把握的是对象的他或你,也就是马丁·布伯的原初词我——它的关系,这是人间的常态,但是,我们应该朝着高级的态势发展,也就是朝向绝对的他者。

三、他者伦理思想的局限性

1.勒维纳斯的伦理思想深受犹太思想的影响。公元70年,犹太民族在耶路撒冷的圣殿被罗马军队付之一炬,从而翻开了犹太历史上漫长而充满辛酸和血泪的篇章。犹太民族的经历使得身为犹太人的勒维纳斯的思想无不渗透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大屠杀、现实以及回忆一直伴随着勒维纳斯的思考,《圣经》的圣谕“不可杀人”不断在其哲学中回响。面对大屠杀,哲学并非只能袖手旁观,勒维纳斯在屠杀中看到的是对“他者”的压制的及至。也就是说犹太民族的经历和苦难是勒维纳斯他者伦理思想的来源,也是他思想的局限所在,他不能跳跃出这种民族感情和民族意识的范畴。

2.勒维纳斯过度的强调伦理的第一位的作用,甚至认为人的理性和智慧根本无法认识这个世界,并且还认为我们不能用知识和理性去认识这个世界,但是我觉得这种思想是否太过狭隘了呢?毕竟我们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之中的,我们与这个世界避免不了的要存在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之中,如果一切光靠伦理来支撑,那这个世界只能在道德上有所进步,而文化、科学等是永远都进步不了的。那历史的车轮又如何向前进呢?

3.在他的思想当中,他坚决反对西方哲学当中的同化、整合思想,但是在今天的社会当中,我们也适当地需要一些共同的理念,否则只强调异性,那社会还怎么向前发展了呢?如果一个社会只强调多元化,或者说没有一种共同的东西,社会也就没有了必要的规范了,就好比只有民主而没有制度来约束一样,社会就会乱套的。

参考文献:

[1]徐晟.伦理学及其方法——兼及作者的悖论[A].“法国哲学的现在与未来”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

作者简介:罗洪,女,江西吉安人,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从事伦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