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及其检验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19
/ 2

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及其检验方法

周恩泽

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12

摘要:当前电梯已演变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当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构成部分,要想防止电梯轿厢意外移动所造成的安全事故,确保乘客的人身安全,我们需充分的掌握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类型、构成以及检验方式等,对其相关的安全保护基础问题予以明确,全面认识到保护装置所具备的重要性。

关键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检验方法

1电梯的工作原理

为了能够让电梯实现运输的目的,需通过曳引绳的两个方向分别连接对重和轿厢,依靠电动机带动曳引轮的运转的方式来拖动轿厢与对重进行垂直的上下运动。同时,为了能够确保轿厢在升降时能够维持稳定的垂直运行,需在高层建筑物的井道墙体结构中安装固定的导轨,同时电梯通过导靴沿导轨进行垂直运行。而电梯的运作则需要由电动机在运动的过程中松闸,要想实现这一操作需通过长闭式制动器。其次,要想确保电梯的安全使用,制动需维持在失电的状态之中,让电梯以静止的状态停滞,且轿厢能够准确地停止在乘坐者所选择的楼层之中。为了能够有效控制电梯的正常运动,还需要具备灯光、选层以及速度信息等相关功能,需通过电气系统来实现,以及保障电梯能够稳定运行的安全装置,而轿厢在运行状态方面的信息则需通过指示系统来实现。所谓轿厢主要是指乘坐电梯的主体部位,乘客进出轿厢必须通过轿门和厅门这一平面,若此时电梯轿厢发生意外的移动,乘客就容易出现剪切伤害,因此,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1号修改单中规定电梯必须增加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来对上述情况予以保护。

2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组成

2.1保护装置系统组成

电梯轿厢意外移动装置安装的目的是转移轿厢偏移荷载力并减缓轿厢冲顶压力。该装置由检测、制动、自检测子系统等组成,电梯管理平台能够及时得知电梯运行状况,根据电梯轿厢管理与检测要求,及时制停电梯进行检修。期间,检测子系统作为信号发出与传导平台,能够及时准确地分析出轿厢是否存在意外移动的风险与隐患,以便将实时监控数据传递至管理平台,当出现问题时便能够通过警报系统提示检修人员;制动子系统能够识别远程操控平台的指令,以此及时制停电梯轿厢,将电梯停留在方便检修的位置,以避免对乘客生命安全造成损害。

2.2检测子系统分类

检测子系统应用的目的是检测与传导轿厢意外移动的信号,以便检修工作能够及时展开。因此,检测子系统具备检测轿厢运行状况的转换器与传感器,并且具备数据识别与初步运算的处理元件,以便数据传输更加高效且便于识别。期间,传感器系统主要有位置信号开关、限速器与编码器,在数据采集与速度识别过程中,能够借助编码器实时反映数据变量,通过数据传输渠道递交至操控管理平台。

2.3制动子系统部件

制动子系统主要包括信息识别元件与制动元件。其中作用于轿厢的制动元件有安全夹与夹轨器等,作用于电梯悬挂绳与补偿绳系统内有钢丝绳制动器,而在曳引轮与曳引轮轴制动方面,则可以选择永磁同步曳引机的制动器,以便轿厢在运动过程中能够准确被制停,避免对乘客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害。另外,制动子系统触发方式可分为电气与机械触发2种,其中电气触发主要是通过夹轨器与钢丝绳制动器等部件实现电梯轿厢制动措施,而机械触发方式则主要由夹轨器、安全夹与钢丝绳制动器组成,以便在出现轿厢移动异常问题时,能够凭借元件识别潜在风险,由此对轿厢进行及时制动,以便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

2.4自检子系统部件

自检测系统的设置目的是核查监控信号顺序与输出正确性。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既需要符合电梯强制性标准内关于修改单的规定,将参数调控至有效区间,同时在日常检修等工作开展过程中,还需要借助现场检测设备判断自检测子系统是否满足手动关闭的可能性,以便为后续电梯制动等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全面的技术保障。

3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检测方法

3.1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检验要点

在检测与检验电梯轿厢发生几率较高的意外移动问题和保护装置时,应对检验的要点与重要事项予以明确。在整个电梯设备系统中,保护装置不可缺少,在对此类装置进行安装之前,需要严格检验与测试其生产厂家的资质、设备性能和质量,当各项条件均与应用标准相符后,才能正式使用。特别是要检测保护装置的各项指标参数的设备性能标准是否安全、平稳,认真检查与调试其具体的配置情况,一旦发现有不合格的配置部件,需马上指出,并要求返厂处理。全面调试与检验控制、平衡系统的各个设备组成部分,同时按照不同设备的运行要求与特点将检验工作的要点与主要环节给确立下来,不仅如此,还要仔细检查与调试整套电梯的设备系统中的关键设备,避免其出现运行故障。

3.2不同时间段检验

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方式就2016年7月1日以前根据GB7588-2003标准(不含第1号修改单)进行生产,并于之后进行安装,同时向负责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的相关质监部门备过案的电梯而言,在主要部件以及整机方面的型式试验依然根据证书当中的标注范围予以覆盖,不对其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作要求,还是通过GB7588-2003标准(不含第1号修改单)来对其予以检验。由于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属于一种新增的保护装置,因此在型式试验方面的规则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使得型式试验机构无法在短期内将全部厂家所提供产品的型式试验完成。对于2016年7月1日之前签发的部件产品型式以及电梯整机的相关型式试验报告、证书而言,新的型式试验报告、证书并没有获取到,相关制造单位若产品依然需要进行生产出厂的,在对其予以检验的过程中需让相应的制造单位提供型式试验机构提出新型式试验申请的文件资料。其次,因为新增加的保护装置型式试验可能无法通过,因此用户在购买到的属于不确定产品,这就需要用户要求制造厂家应该在其没有通过型式试验的状况下,对合格部件予以免费的更换。自2018年1月1日起,在对电梯予以安装监督检验的过程中,申请单位需提交满足《电梯型式试验规则》(TSGT7007-2016)相关要求的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型式试验证书或报告。

3.3现场检验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方式

需对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铭牌进行检查,其中需涉及制造单位名称标志、编号、技术参数、型号以及型式试验证书编号等相关内容,并确保铭牌与型式试验证书当中的内容一致。

存在着开门状态中的平层、再平层以及预备操作功能的情况下,保护装置需拥有较为完整的意外移动检测装置以及制停装置等等,若不存在着开门状态中平层、再平层以及预备操作功能的电梯,需结合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在风险方面的范围进行充分的考虑,电梯不可以开门运行,同时其制停部件当中涉及自监测系统(需要进行型式试验),保护装置不需要具有意外移动的检测装置。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建筑工程中电梯设备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普及,并且为居民的生活起居带来了极大地便利,但根据调查资料显示,近些年电梯使用故障问题正呈现出逐年攀升的趋势,不但极易造成居民生活不便,同时更可能对乘客生命安全带来不可预估的损害。因此,为确保建筑功能空间正常使用,并保障居民生命权益,必须对电梯进行检验措施。

参考文献

[1]何祖恩.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构成及故障分析[J].机电技术,2018(06):99-101.

[2]马晓奭,苗春风,朱峰.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现状分析与检验[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8,34(11):48-50+57.

[3]顾雯雯.电梯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实现与检验[J].中国设备工程,2018(21):96-97.